1 士貴立志,有萬世之志,有千年之志,有數百年之志,如耶穌、孔子、釋迦牟尼,壽命最長,萬世之志也。科學發明家佛蘭克林、牛頓諸人,有功德於人民,數千年之志也。中國如鄭康成、伏生等,亦立數千年之志,紹開古來也。 ——<於劉成禺的談話>(1902年春) 2 凡職業無論大小,官階無論高卑,若不能立志,雖做皇帝,做總統,亦無事可做;若能立志,則雖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 ——<在杭州督軍署宴會上的演說>(民5.8.17) 3 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也。 ——《建國方略·孫文學說·自序》(民6~8) 4 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業成功。如果一件事業能成功,便能夠享大名。所以我勸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在廣州嶺南學生歡迎會的演說>(民12.12.21) 5 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社會國家者,互助之體也;道德仁義者,互相之用也。人類順此原則則昌,不順此原則則亡。 ——《建國方略·孫文學說·第四章 以七事為證》(民6~8) 6 仁與智不同,於何見之?所貴乎智者,在能明利害,故明哲保身,謂之智。仁則不問利害如何,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求仁得仁,斯無怨矣。 ——<在桂林對滇贛粵軍的演說>(民10.12.10) 7 我們要人類進步,是在造就高尚人格。要人類有高尚人格,就在減少獸性,增多人性。沒有獸性,自然不至於作惡。完全是人性,自然道德高尚;道德既高尚,所做的事情,當然是向軌道而行,日日求進步,所謂「人為萬物之靈」。 ——<在廣州全國青年聯合會的演說>(民12.10.21) 8 夫事業以活動而成功,活動以堅忍為要素,世界萬事,惟堅忍乃能成功。必有樂觀之精神,乃有堅忍之毅力,有堅忍之毅力,而後所抱持之主義乃克達其目的焉。 ——<《國民月刊》出世辭>(民2.5.20) 9 以公道正義為主張,本乎良心之所安,努力奮鬥,排除瑕穢,庶真理總有戰勝之日也。 ——<覆黃如春函>(民8.3.13) 10 大凡人類對於一件事,研究當中的道理,最先發生思想;思想貫通以後,便起了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 ——《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一講》(民13.1.27) 11 惻隱之心人人有之,而濟人之術則非人人知之。不知其術而切於救人,則誤者恐變惻隱而為殘忍矣,而疏者恐因救人而反害人矣。 ——<《紅十字會救傷第一法》譯序>(1897年春夏間) 12 無論做什麼事,成功都是在有好方法。方法是自何而得呢?是自學問知識而得。先有了學問,便有知識;有了知識,便有方法。 ——<歡宴國民黨各省代表及蒙古代表的演說>(民13.1.20) 13 如果要等到知了才行,那麼行的時候,便非在幾百年、幾千年之後不可,恐怕沒有定期了。所以我們人類,有時候不知也要去行。 ——<在桂林學界歡迎會的演說>(民11.1.22) 14 要人心悅誠服,不是一朝一夕、一言一動能夠收效果的。必要把我們的主義,潛移默化,深入人心,那才算是有效果。 ——<在廣州對國民黨員的演說>(民12.12.30) 15 人類進化之目的為何?即孔子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耶穌所謂「爾旨得成,在地若天」,此人類所希望,化現在之痛苦世界而為極樂之天堂者是也。 ——《建國方略·孫文學說·第四章 以七事為證》(民6~8) 16 現在的青年,便應該以國家為己任,把建設將來社會事業的責任擔負起來。這種志願究竟是如何立法呢?我讀古今中外的歷史,知道世界極有名的人,不全是從政治事業一方面做成功的;有在政權上一時極有勢力的人,後來並不知名的;極有知名的人,完全是在政治範圍之外的。 ——<在廣州嶺南學生歡迎會的演說>(民12.12.21) 17 世界一天進步一天,我們便知道現在的潮流已經到了民權時代,將來無論是怎麼樣挫折,怎麼樣失敗,民權在世界上總是可以維持長久的。 ——《三民主義·民權主義·第一講》(民13.3.9) 18 中國人民不但愛好和平,遵守秩序,而且也浸染了選擇自己的代表管理自己事務的觀念。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是把這種民主觀念付諸實行。 ——<中華民國>(民元7月中下旬) 19 望人人有民治之思想,出而負責,出而力行,務須達到毋求他人扶助地步,真正民治之精神,方能貫注。真正共和之幸福,始能久享。 ——<在梧州群眾歡迎會的訓詞>(民10.10.17) 20 對於世界諸民族,務保持吾民族之獨立地位。發揚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與諸民族並駕於世界,以馴致於大同,…… ——《中國革命史》(民12.1.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