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之父 著作:《教育心理学》《动物智慧》等。 观点: 1.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2.相同要素说(学习迁移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 著作 《意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问题》《思维与语言》等。 观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1)两种工具的理论 (2)两种心理机能 2.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3.“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包含的两层含义 在维果斯基看来,教学的可能性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决定。“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这里有两层含义: (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著作: 《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掌握学习》等。 观点: 1.教育目标分类 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从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 2.掌握学习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先行组织者的提出者。 著作 《有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等。 观点 (1)遗忘理论(同化说) (2)学习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3)学习的分类 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按学习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以学习 (4)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组织学习的原则和策略(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作原则、先行组织者) (5)现代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的知识更容易迁移)
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 著作 1.1930年出版了《儿童的道德判断》,在这本书中皮亚杰提 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2.皮亚杰的晚年代表作是《结构主义》和《发生认识论》。 观点 (1)建构主义发展观(图式、同化、顺应、适应、平衡) (2)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3)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公正道德阶段 PS:教育学—德育模式—认知模式—代表人物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著作 《行为矫正原理》《社会学习理论》等。 观点 (1)认知-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 (2)学习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 PS:教育学-德育模式—社会学习模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著作 1.1962年出版《学习的条件》,首次提出关于学习的学习结果分类。 2.《教学设计的原理》。 3.《学习结果及其作用》。 观点 (1)认知主义—信息加工理论(八阶段) (2)学习的分类 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学习水平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解决问题)学习
德国实验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最早对遗忘进行了实验研究。 著作 1.《论记忆》,实验心理学文献中的一个里程碑,“它被看作是实验心理学突破了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障碍”。 2.《心理学纲要》 观点 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著作 《思维之研究》(与人合作)《教育过程》等。 观点 布鲁纳认知主义(一二三四) (1)一实质:学习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2)二关键词:结构、发现学习 (3)三过程:获得、转化、评价 (4)四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冻结城墙) PS:教育学-课程-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观点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