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土汤,脾胃虚寒者的救星,教你如何吃土!

 逸农农 2019-03-11

黄土汤,一个诠释吃土的完美方剂,里面包涵了丰富的中医药哲学智慧和生活智慧。黄土汤是出自《金匮要略》的著名方剂,主要作用就是治疗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出血,或者上消化道出血。

黄土汤的君药是黄土,也叫作伏龙肝,大多数作者对于伏龙肝的认识都是停留在黄土的层次,其实黄土变成伏龙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伏龙肝其实是黄土加上百草霜,这也是为什么黄土能够止血的根本原因之一。

黄土,作为中华大地上最为神圣的物产,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所以中国人向来的历史传统是注重黄色的,黄色代表的是中,是土,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因为我们的祖先是起源于黄土地的,所以黄土对于我们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草纲目》中对黄土的评价是相当高的评价,几乎把黄土抬到了王者的地位,不仅可以补脾胃,还有各种神奇的作用,比如我们知道的霍乱,其实就可以用黄土汤来治疗,黄土汤可以只是由黄土组成,也可以是黄土和其他药物共同组成。

《金匮要略》中的黄土汤是有黄土、白术、阿胶、附子、黄芩、防风、甘草、地黄共同组成,整个方非常严谨,药味也非常少,但是能发挥的作用非常大,除了治疗因为寒湿导致的肠道出血,还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出鼻血,几乎所有的出血症状都可以适当考虑使用。

黄土汤治疗出血,最重要的就是黄土,黄土经过灶心千万次煅烧之后,其实已经百草霜和黄土的混合物,黄土是具有很强的补脾胃作用的药,而百草霜则是治疗各种出血的王药,两者合体,自然能够治疗肠道脾胃虚弱导致的各种出血了。

其中,还有白术补脾胃,加上阿胶滋阴,附子稍微可以扶阳,甘草补脾胃,等等。其中,黄芩止血,地黄可以补血,黄芩止血是不分种类的,几乎所有的出血都可以止住,热性的出血自然不在话下,如果是因为寒性出血,在方中还有附子之类的药物,疗效自然好了。

地黄是很好的补虚的药,大家知道种过地黄的地方,其实很多土地就会变得很贫瘠,所以地黄是地中之王,将土地中的营养都吸收了,所以熟地补,是非常的补,很多人肾虚的不行了,只需要吃点地黄,很快就好了,肾脉就有力了。

黄土汤因为有附子的原因,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的疾病都是寒性的,所以用黄土汤的契机就是脉沉无力,或者脉紧。沉脉一般来说就是病在里,在里就是阴性的疾病,一般来说也会是寒性的疾病,而脉紧,不管是中取还是沉取,都是代表了一定程度的寒气重。

通常知道的治疗妇科疾病出血的方剂有胶艾汤,这个方与黄土汤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其中阿胶、甘草、熟地都是两个方共有的,但是胶艾汤治疗的崩漏是脉革,中间是空的,而黄土汤治疗崩漏的脉是紧脉,或者沉脉。

出血有很多种类型,《金匮要略》把出血分为近血和远血,所谓的远血其实就是内消化道出血,而近血则是外消化道出血。

黄土汤治疗的出血,是脾胃虚弱的性质,而其他治疗出血的方剂,比如胶艾汤治疗的是肝血虚导致的出血,而三黄泻心汤则是治疗的中焦湿热导致的出血;桂枝茯苓丸也治疗出血,但是桂枝茯苓丸治疗的出血其实是因为淤血导致的,治出血的方剂有千百万个,每个方剂的原理是不一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