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越王墓出土金银器工艺初探

 汐钰文艺范 2019-03-11

金银器,是指以黄金和白银为原材料加工制作而成的器物的总称。中国古籍中的“金”字,原始意义大多是指铜,大约东周以后的古文献中“金”字才多指今天所说的黄金。《战国策》、《山海经》、《禹贡》都记载了产金的地点和采金的方法。从考古的材料来看,古人在夏商时期已经开始了对黄金的利用。

珍贵稀有、色泽亮丽的金银器吸引了大批学者对其进行鉴赏、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研究,其中齐东方先生最早对中国秦汉以前的金银器工艺进行研究,引起了不少学者对中国古代金银器工艺的关注,近年来江楠、李宇等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秦汉时期金银器工艺进行了归纳,把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划分为成形工艺和装饰工艺两大类,其中又把金银器的装饰工艺分为装饰金银器物本身的工艺和以金银为原材料附着于其他器物上装饰的工艺。最近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周大福大师工作室、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以及香港康文署文物修复办事处的专家学者们联合出版的《中国古代黄金工艺》一书中从历史文献、科学分析、模拟试验的角度研究了锤鍱、錾刻、铸造、珠化、错金、鎏金、金丝、点翠等古代黄金工艺及其发展脉络,特别是从细节处着手去发掘和揭示了黄金传统工艺和内涵。

1983年在广州发现的南越王赵眜墓出土了约1000多件(套)精美文物,其中金银器约有290件,包括:印章、饰物、容器等。这些金银器制作精美,反映了南越国时期岭南金银器工艺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南越国建立于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处于中国历史上的秦末汉初时期,因此对秦汉时期的金银器工艺的研究方法也适用于探索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出土的金银器工艺。

成 形 工 艺

01  铸刻


铸刻包含了铸造和錾刻的工艺。铸造是指将液态状的金属倒入预先制作好的空腔范具内,待其冷却凝固成器。在细节处由于液态黄金凝固后因收缩产生一些不规则的凹坑从而留下可供观察的痕迹。錾刻是指黄金成形后雕刻纹饰。南越王墓出土的金银器中,铸刻工艺的代表器物有“文帝行玺”金印、“泰子”金印、“右夫人玺”金印(图3)。这三枚金印均为纯金铸造,印面均阴刻篆文。

其中“文帝行玺”四字划的文道很深,沟壁垂直光滑,表明印文是铸后加工刻凿的,沟底鳞片状,满布一条条等距的利凿刻凿过的痕迹。印钮为一条游龙,龙鳞和爪是铸后凿刻的。

“文帝行玺”金印(局部)

“泰子”金印的铸造工艺比“文帝行玺”金印还要精细,文道较深,沟道两壁光平且直,沟槽底的刻凿痕呈波浪形起伏。印钮龟背点线组成的鳞状纹也是铸后刻出的。“右夫人玺”金印文道略有深浅,刻凿痕明显。

“泰子”金印

“右夫人玺”金印

02  锤鍱


锤鍱,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金属加工工艺之一。锤,即是锤打、锻打;鍱,是将金属捶打成薄片。这是充分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的工艺。锤鐷成形的金片,可以使用“冲模法”进行加工。这一方法可能起源于西方,制作出来的金饰片体形、纹饰一致。

金属器的锤鍱模具有凸模和凹模两种。使用凹模,如果敲击得法,纹饰会十分清晰,不需要再在金片的正面进行錾刻修整。凸模制作的金银器最后脱模,金片表面会留有锤击的痕迹。

杏形金饰片

南越王墓出土的杏形金饰片估计就是使用了凹模锤鍱的方法。因为这8块金片的形状和纹饰都一样,主题图案都是二尖角羊头纹,两相背向。金叶顶尖处有一个图案化的羊头,下部正中以穗状纹作分隔,周边錾出连续点线纹。出土于墓主人棺椁“足箱”中具有典型波斯风格的银盒,盖身部分对向交错的蒜头形凸纹应该也是用这种凹模锤鍱的方法制作而成。银盒盖与身相合处上下边缘各饰一匝鎏金穗状纹带,谷粒样凸起,应为錾刻,因内壁相对部位光平。银盒盖顶部宽带纹外侧焊接3个银锭形的凸榫,凸榫上分别刻有“Ⅰ”、“Ⅱ”、“Ⅲ”的记号。

银盒(局部)

装 饰 工 艺

01  錾刻镂空


錾刻是指使用各种大小不同的錾具,用小锤进行敲打,使其沿着预先设计的纹路行走。不同的錾头,不同的角度,令錾痕成为各种不同的花纹轮廓。錾刻时使用如锥子状的工具,则会呈现出针刻的效果,如泰子金印上乌龟印钮的龟背,凤纹牌形饰上“H”形的小金攀、玉龙上的金钩等。镂空则是用锋利的刻刀按照设计的图案花纹进行镌刻,使之透空。南越王墓出土的博局金饰片等应该是用这种方法进行制作。

玉龙上的金钩

博局金饰片

02  焊珠


焊珠工艺是金银器珠化工艺的一种,将金属制成细珠然后焊接在器物上用作装饰。这种工艺可能发源于约公元前26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开始向西传播至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等地,公元前1000年前后在亚平宁半岛的伊特拉斯坎文明中达到顶峰,然后随着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向东传播,到达中国的西北边境,中国在战国晚期的墓葬中发现焊珠工艺的饰品。南越王墓出土的金花泡一共32枚,泡体为半圆球形,底口处为平折沿,泡壁很薄,直径1.1厘米,高0.5厘米。泡里在底口稍下处焊接一根横梁,以供连缀。

金花泡

其中2枚泡体上金丝和小金珠组成的9组焊花图纹繁缛,余下30枚相对简单但也有8组。有9组焊花图纹的组合为:顶部1组,面下8组。顶部的一组为内外两圈的圆圈纹,内圈由扁金片绕成,环心内原来嵌有1颗小绿松石,已缺失;外圈为绞索形纹,紧贴着内圈。下面8组图案,堆珠纹和心形纹各半,以顶部为中心,在半球形弧面上呈对称相间分布。这些金花泡的绞索形纹是用极窄小的薄金片作相对方向搓捻而成,小金球是用金丝剪成小段高温吹熔凝聚而成。这些金花泡为南方地区首见,很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

03  错金银


错金银装饰工艺是将金银丝或金银片等镶嵌入器物中形成各种纹饰图案的工艺。这种工艺在先秦时期主要应用于青铜器和铁器上。通常认为这一工艺的步骤是在镶嵌前在器物表面錾刻凹槽,或铸造是先预留凹槽,然后用錾刀修整,最后打磨。南越王墓出土的错金铁矛鞘筒上的错金银套叠式三角形图案和铜镦上的错金银流云纹、错金铭文铜虎节上老虎的斑纹、伞柄箍、带托铜镜背面的错金银等都是这种工艺的完美体现。

铜镦、骹上的错金银流云纹

04  包金


包金工艺,即将金箔包在需要装饰的器物上。需要事先把黄金锤揲成金箔,然后根据所要装饰的器物或器物的某个部位进行剪裁,或压印花纹,最后将剪裁好的金箔包贴于器物之上。包金工艺与贴金工艺最大的区别是不需要粘接剂。南越王墓出土的错金嵌绿松石龙形铜带钩,钩体为铜胎,外表包金镶嵌绿松石。钩背自龙首以下的一段贴金箔片,刻有极细的线纹,龙头是用金箔片锤鍱成形,眼珠、耳背原来都有镶嵌物,已脱失,额顶正中处的1颗圆形绿松石小珠尚存。在弓形的钩体正中以一个“T”形图案为主体,用金丝编结成鳞状网眼,每个网眼当中都嵌一颗绿松石作为地纹,在此基础上两侧再辅以朱雀等图形相衬,做工极其精细。

布满小金鸟的钩体

05  鎏金


鎏金是金汞剂加热鎏金法的简称,这种方法又被成为火鎏金法,将在室温中呈半液态状的金汞合剂涂在铜器上,再进行加热令汞蒸发,黄金就可以留在器物表面上。由于鎏金可以在器物的任意部位进行,汞的沸点又低,因此鎏金的技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历代都有。通常情况下鎏金的基底都是用铜,而在银器的纹饰上鎏金则不好控制,故汉代发现银鎏金的器物很少,但是鎏金的铜器非常多。南越王墓的银器中也只有在银盒接口处发现鎏金。

鎏金铜匜

金银器的制作过程中成形工艺和装饰工艺并不能完全地割裂开来,往往会应用多种工艺技法,相互融合。同理,在金银器的装饰上也是一样。如果要细致深入地去辨别,光凭肉眼观察还不够,可能需要借助一些仪器去实现。

(原载《文物天地》2019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