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宦官李辅国太嚣张 皇帝无法忍受 遂派刺客将其暗杀 割下脑袋扔到厕所

 半城湖之缘 2019-03-11

(说历史的女人——第634期)古代历史上,不管是强汉盛唐,还是富宋大明,都出现过宦官专权的现象,尤其是东汉和唐朝,可以说这两朝的衰败以至于灭亡,都跟宦官的把控朝政有直接关系。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个宦官专权的故事,此人从小进宫当宦官,开始只是在马厩里干扫马粪的脏活,最后一路飙升,进朝廷,赶走丞相,然后开始权臣之路后,又杀皇子,囚禁皇后,先后立了两个皇帝,就这样他从一个扫马粪的做到了丞相,权倾朝野,可谓嚣张。以至于此宦官太过嚣张,皇帝无法忍受一怒之下想杀他,但不敢明着来,遂派刺客将其暗杀,杀掉后割下脑袋扔到厕所。那么这个嚣张却不得善终的宦官是谁?他又有什么能耐操纵朝廷?欲知详情,本回分解。

这个嚣张的宦官就是唐朝赫赫有名的李辅国。李辅国(704年―762年),本名静忠,史载其人相貌奇丑无比,自小家贫,进宫中做了一名低贱的宦官,就是干最脏最累的活。后因脑子管用,能说会道,被推荐做了唐玄宗的太子李亨的小马官,就是马匹饲养员,经常给太子喂喂马,到马厩里打扫打扫马粪之类的。大概因他长期跟马匹接触的缘故吧,学会了拍马屁之类的技术,故也颇得太子李亨的喜欢和赏识。不过在李辅国50岁之前,也没有什么太大发迹的机会,但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乱世出英雄,他便一路飙升,数年工夫,就进朝廷,当了唐朝第一位宦官出身的丞相,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宦官之一。

李辅国成名第一招,天下大乱时果断拥立李亨为帝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携杨贵妃仓皇出逃长安。但他逃走时却命太子李亨在后安抚百姓,以打算叛乱结束后继续回来当天子。李亨临危受命,在大唐子民、老百姓的期待下,决定留下抗击叛军,重整大唐河山。此时聪明的李辅国也以国家大义为名,鼓动李亨扛下唐玄宗抛下的大唐的大旗,劝说李亨与玄宗兵分两路,唐玄宗向南逃,太子则北上抗敌。当李亨到达宁夏灵武时,李辅国抓住时机,又极力鼓动李亨称帝,以便更好率领唐军平定叛乱,于是在李辅国的拥立下,李亨称帝,即唐肃宗。

此事因为仓促,大概并未得到他父亲唐玄宗的同意,不过玄宗逃命要紧,知道了也没用,这个太上皇不当也得当。唐肃宗李亨性格比较懦弱,见李辅国对自己忠心拥戴,便视其为左膀右臂,赐其名“护国”,后又改名李辅国,把军政大事都委托于他。此后,李辅国开始了他煊赫的政治生涯。

李辅国以拥护唐肃宗为名,极力“迫害”太上皇李隆基

公元757年十二月,安史之乱得到初步控制,朝廷开始恢复办公,李辅国便随唐肃宗回到长安。因李辅国拥戴李亨继位有功,便被封郕国公,李辅国开始公开成为朝中重臣。

同年,唐玄宗一行也回到了长安,李隆基虽然失去了杨贵妃,失去了皇位,但老来无争,起初也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太上皇的生活。不过有老皇帝活着,新皇帝终究心里不太爽,所以李亨心里还是担心李隆基会不会复位,因为毕竟唐明皇这名号太大,万一他在某些人煽动下重新出山,叫他李亨往哪搁?李辅国也知道皇帝的心思,再说,他李辅国的权势还得凭借新皇帝呢,于是他就想方设法打击排挤或者“迫害”太上皇李隆基。

于是在唐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开始对唐玄宗下手。先把唐玄宗喜欢的三百匹马收回大半,仅留下十匹;后又假传圣旨把李隆基迁到皇宫内宫,即比较偏僻的太极宫,把老头的众多随从都赶走,只留下几个老弱病残的人伺候他。对李隆基一直忠心耿耿不离不弃的老宦官高力士表示不服,于是李辅国又干脆把高力士也给流放了,又把李隆基的亲信官员陈玄礼等赶走。做为儿子,唐肃宗李亨觉得李辅国做的有些过分了,他曾数次想看望重病中的老爸,但也因李辅国的阻挠而未能成行,面对嚣张跋扈的老李,性格懦弱的李亨也只有咽口吐沫,忍气吞声。

李辅国娶妻名门之女,把丞相赶出朝廷,权倾朝野

李辅国在唐肃宗李亨的庇护下,权倾朝野,从迫害太上皇唐玄宗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此后越来越嚣张跋扈,他派了许多爪牙监视朝廷各级官员,谁要对他不满意,立马予以陷害诛杀。使朝中诸臣对之诚惶诚恐,同秦朝的赵高有一比。唐肃宗又封李辅国为元帅府行军司马,专掌禁兵,又为他娶了吏部侍郎元希声的侄女为妻——这简直是太坑了,谁嫁他还不是守活寡?一个宦官不仅娶妻,还是皇帝钦赐的名门之女,可见他的地位。当时天下大事几乎全决定于李辅国,朝臣所奏之事往往先经他手然后才告知肃宗,连地方上的节度使也是他一手委派。当时的宰相李揆也称李辅国为“五父”。 就连皇室宗亲也要尊称李辅国一声“五郎”,可见其权势之通天。

对于李辅国的不法行为,宗室李岘多次举报给唐肃宗,然而在李辅国的操纵下,唐肃宗却把李岘贬出了京城。一手遮天的李辅国已经是位极人臣了,但他还是企图做唐朝的第一位宦官丞相,这遭到了丞相萧华的激烈反对。李辅国怀恨在心,多次诬陷萧华,并威逼皇帝用自己的亲信元载取代了萧华的相位,最终将萧华赶出朝廷。

李辅国杀皇子,逼杀皇后,立第二位皇帝

为了尽可能把持朝政,李辅国还与唐肃宗皇后张氏的勾结。他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人,立马除掉,即便是皇子也难以避免厄运。唐肃宗的第三子建宁王李倓聪明过人,尽心辅佐太子广平王李豫,深得皇帝的厚爱。然而由于张皇后与李辅国的陷害,以致最后皇帝下诏赐死了建宁王。李辅国与张皇后狼狈为奸,但也各怀鬼胎,在危及到到自己的利益时又互相残杀。

唐肃宗病重时,为了皇帝继承人问题,李辅国和张皇后二人又展开了惨烈的争斗。最终李辅国又占了上风。当时李辅国支持太子李豫,但张皇后想让自己的儿子越王李系继位,所以皇后就想要诛杀李辅国。公元762年,唐玄宗先病死,唐肃宗闻知后,病情迅速恶化。这时张皇后开始加紧密谋杀掉太子李豫,当然李辅国早有防备,二人针锋相对。

张皇后与越王在宫中组织二百勇士,准备发动政变。此事被宦官程元振发现,告密李辅国后,李辅国首先把太子保护并监视起来,然后假传太子的命令,鼓动禁兵闯入宫中,将越王李系及部下百余人抓捕,投入监狱中。张皇后知道后,慌忙逃入肃宗寝宫长生殿躲避。但是胆大包天的李辅国竟带兵追入皇帝寝宫,逼张皇后出宫,张皇后不从,哀求丈夫皇帝救命。肃宗大受惊吓,一时竟说不出话来。李辅国当着皇帝的面,将张皇后拖出宫去。肃宗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当天就死于长生殿,享年五十二岁。张皇后被李辅国囚禁起来,后被李辅国勒死。但也有说是张皇后被逼自杀的,总之李辅国逃不了干系。越王李系等皇子也被李辅国诛杀。

唐肃宗死后,第二日,李辅国拥立唐代宗李豫继位,李辅国因拥立之功,被代宗册封为司空兼中书令,李辅国终于当上了丞相。自此李辅国日益骄横,曾对唐代宗说:“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意思是,皇上您就在后宫享清福了,这朝中大事,我一人去张罗就是了。李辅国也太嚣张了,这简直是赵高对秦二世一样了,唐代宗当然不快,决意将李辅国翦灭。但由于李辅国权倾朝野,势力过大,自己刚刚继位,地位还不稳固,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忍气吞声,咽口吐沫,还得尊称李辅国为“尚父”。“尚父”有伟大的父亲之意,在唐朝也只是郭子仪有这称号。

唐代宗派刺客诛杀李辅国,并割下头颅,卸掉一只胳膊

唐代宗李豫对李辅国的嚣张跋扈早已不满,他可不是性格懦弱的唐肃宗,李豫也是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千军万马中闯出来的,在平叛中,他曾任兵马大元帅,赫赫有名的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都是他的部下,他决定干掉李辅国,还大唐一个太平盛世。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此时李辅国的心腹,宦官程元振跟李辅国已经不再是队友,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很大矛盾,程元振也野心勃勃,欲取代李辅国的地位,于是他找机会在唐代宗面前告发李辅国,历数李辅国专横跋扈的几大罪状,让皇帝除掉他。

正合我意。唐代宗感到机会来了,于是他私下联合程元振,以绵里藏针的手段,以李辅国年龄大为由,让其退休,令药子昂代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禁军,夺了李辅国兵权。李辅国失去兵权后,朝野一片欢腾,他也知趣,知道自己不得民心,干脆做个高姿态,把中书令也给辞了算了,也就是说连丞相也不干了。皇帝正好成全他,免了他的丞相,只让他挂职博陆郡王。

李辅国被免了中书令后,想到中书省写一份谢表,就是去单位给大家告别一下。结果他刚走到中书省的门口,值班人员便大喝道,“你已经被罢免,本单位不许外人进入,请走开!”老李吃了个闭门羹,很不爽,于是去找代宗皇帝诉苦,并说要回家,有告老还乡之意。代宗就顺水推舟,答应派人送他出京。

就在李辅国将要走人的一天晚上,即公元762年10月18日晚上,一个刺客翻墙进入李辅国府邸,将其刺杀,并割下他的脑袋,扔到厕所中。又斩掉他的右臂带走了。李辅国58岁结束了自己专横跋扈、罪恶昭著的一生。后来他被埋葬时,因其头颅已经丢失,只能弄了个木头做的脑袋凑合安到他的尸体上,稀里糊涂就葬了。然后按照惯例,他也又被起了个谥号,叫“丑”。 这个谥号也恰到好处,因为他长得也实在太对不起观众了。

说来李辅国也是够强大,连皇帝杀他也不敢明着来,还派了个刺客暗杀他。不过这事是后来才被人确认的。当时唐代宗李豫也只是假装派人捉拿刺客。但并没有捉到。后来一个叫杜济的曾任梓州刺史的人,在一次喝醉酒时,才披露出真相,原来那刺客就是他,皇帝派他行刺的。这件事被记在《资治通鉴》上。

唐代宗李豫派人杀掉李辅国,又斩其头颅扔到厕所,并卸掉他一只胳膊,可见他对李辅国有多恨。因为这个胆大包天的宦官曾经欺负过他的祖父唐玄宗,杀过他的几位兄弟,吓死他的父亲。尽管李辅国拥立过自己和父亲称帝,但功是功,过是过,不可混淆。所以唐代宗李豫还是一位明君,在后来的中兴唐室中还是开了个好头。(文/一米暖阳)

(参考史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