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这样批改,让孩子越学越有劲文/ 张寒军 正如美国正面管教一样,顺势教育是专门指导父母如何进行教育的一套方法与理念,家长通过这套方法的学习,达到轻松育儿,成功育儿的目的, 敬请关注 兴趣或兴奋感是孩子孩子成长的内在动力,如何促使孩子保持兴趣或 兴奋感,是家长与老师必须面临的课题。为什么游戏能使孩子上瘾,其内在的机理也是保持游戏都持续的兴奋。 保持兴趣与兴奋,最主要的手段是激励!激励又分正激励与负激励,正激励如表扬、赞赏、肯定、奖状,奖金等;负激励为批评、责骂、处罚等。正确运手正负激励,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一般来讲,如果想让一件事情做得越来越好,那就必须是正激励;如果是禁止做某件事,那就必须使用负激励,如果用反了,就得不到相应的效果。 最近经常在网上看到家长与老师评论作业字写得好坏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孩子好上加好的要求,所以必须要用正激励的方法,用负激励的方法是收不到长期的效果的。 例如小学时,看孩子字写得差,家长一看,气得把作业本撕了,或者教孩子把难看的字用橡皮擦一遍又一遍地擦了再写,甚至搞得孩子一边哭哭啼啼地,一边还在写字。 如果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孩子把作业完成后,可能心早就不在写作业上了,这时家长硬让孩子擦掉重写,孩子心里面肯定的一肚子怨气,即使听从安排,但孩子一是不会用心写,二是对写字产生了憎恶感。如果孩子本身能力有限,还达不到写好字的水平,则家长粗暴的要求,只会增加孩子的畏难情绪,他就对写字产生了恐惧感,后面就是见写字就头疼,更别提写好字了。 还有些家长自以为是的认为孩子耍滑,故意不好好写,所以要将作业本撕了以儆效尤;实际上有时候孩子也是无意的,他们心里受了委屈,又没地方发泄,最后还是怪罪于写字与学习上。 那遇到这类事情如何解决呢?如何将不利的转化成动力呢,那就是使用正激励的办法。例如孩子今天写了一页字,家长检查发现字很差,但差的里面总有写得好的字。这时家长可不动声色,拿支红笔,将写的好的字旁注上重点圈,并赞扬孩子这几个字为什么写得好! 这里面就有一个教育的概念,其实表扬好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批评差的,这与把差的字指出来是同一个意思,但所起的作用,给孩子的感觉是正作用,孩子为他写的好字而自豪,激起了孩子写好字的欲望与兴奋感! 然后观察孩子,如果他高兴的时候,你就启示他,不过里面有些字比起这些字来可能要差一点,你看看哪些字。说到这里,一般的孩子都会自觉地将那些差的字擦掉,心甘情愿的再写一遍。如果你再这重写的里面再挑出几个好的画上重点圈,那孩子的兴奋度就会再一次被激活。他的心里面已经在期待明天的写字作业了! 家长们一定要有这个观念,写好字、写好作文等都不是只看今天的结果,而且也不是今天一天写了,明天就不写了,所以今天写不好对孩子的人生没有任何的影响;我们只需要做的是用什么方法来促使孩子明天做得更好,一定不能关注今天的现状。 同样,如果我是老师,如果对于一篇比较好的写字作业,在批“优”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将写的好的字标注重点圈。如果是“良或中、差”的学生,我是觉得不必要标注良、中、差的等级,而是将每篇中写得好的字标上“重点圈”,这样就激起差的孩子写字的兴奋度与自信力。 家长和老师们要注意,找到点燃孩子的兴奋点的那扇门,是教育成功与否的至关点。让孩子自已与自己比,不要把孩子放在一个集体中横向比,这样每个孩子的门就很好找,每一个孩子身上总有亮点,每一篇作业里总有写得比较好的,这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同样的作文,不论是跑题还是偏题,还是干巴巴的,却总会有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成语用得比较恰当的时候,这时候就应该鼓励,划上重点圈,点燃孩子们的兴奋与兴趣之灯,后面孩子们的进步就会越来越好!可惜的是好多家长都关注在孩子孩子作文扣了多少分,而从不关心孩子作文中优美的词句,难怪孩子们对作文越来越不愿写,越来越害怕!家长指导孩子作文的时候,也都是你这个地方应该这么写,那个地方不能这么写,最后是扼杀了孩子写好作文的欲望! 总结: 1、要想让孩子做好,必须采用正激励 2、教育,就是找到点燃孩子的兴奋点的那扇门,找到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 3、与孩子自已与自己比,就能很容易找到那扇门 4、肯定孩子作业的亮点,忽略缺点;孩子每天都在做作业,亮点多了,缺点自然就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