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史笔谈97:雄安新区千年前大战,开战半月交战五场赵光义才出发

 金色年华554 2019-03-11

本号打算以连载的形式,从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为基础,用通俗语言、清晰逻辑再现北宋100多年政权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笔谈:北宋王朝盛世梦》。此为第97篇。


为报满城之仇,契丹耶律贤厉兵秣马准备了一年,决定带兵亲征,目标瓦桥关。

瓦桥关位于今雄安新区西南,地当白洋淀之北,拒马河之南,据古代九河下游,河湖相连,水路交通便利。由瓦桥关向西,可至河北重镇保定,东可循拒马河下游大清河入海,北连军事重镇幽州,南通冀中诸重镇,地位重要。显德六年(959),柴荣、赵匡胤率军伐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和“三关”,并改瓦桥关为雄州,于是“三关”以南始为国境。

宋史笔谈97:雄安新区千年前大战,开战半月交战五场赵光义才出发

两国皇帝都要亲征

980年十月初一,契丹祭拜天地及兵神。

七天后,初八,赵光义已经得到消息。他命附近的五州刺史分别率兵,屯守关南、定州、镇州,做为增援。

十一日,契丹众军集结,祭旗鼓,出兵南伐。两天后到达南京幽州。这次他们选择的路线是从幽州南下雄州(瓦桥关)。

耶律贤不跟你客气,赵光义你想取回幽州,我就直指当年柴荣夺取过去的瓦桥关。

契丹国主都要打到家门口了,赵光义也不好意思待在家里,否则都叫大家看扁了。

十七日,赵光义决定,自己也要亲征。

但他不像契丹一样,上马就走,他要万般准备,不然又坐驴车怎么办?况且他的一贯动作是,先派人清扫障碍,之后自己再隆重登场。

所以,两天后,他再次下令,从京师至雄州路段,组织百姓整修道路、建设驿站,说是供大军使用

说实话,以前大军爬山涉水,哪用得着专门整修道路?

二十四日,他再次命马军都指挥使米信等人增援定州

瓦桥关三战

耶律贤可不等赵光义。二十日,耶律贤就到达了固安,又以青牛白马祭天地。这是立誓要成功的节奏。

之后,他直接南下百里,于二十九日到达并包围瓦挢关

瓦桥关与益津关(霸州)同在大清河北边,跨河过去几十里,即是莫州、高阳关。只要攻下关隘,即可南下中原

此时,瓦桥关城内兵力不足万人,守将为张师。但他并不惧怕,因为大清河南岸,增援大军陆续赶到。

所以,城内守军已经坚定目标,就是死守瓦桥关

宋史笔谈97:雄安新区千年前大战,开战半月交战五场赵光义才出发

契丹围攻了两天一夜,没有效果。

第一战,平局!

南岸宋军观看了两天一夜,没有动手。

十一月初一,夜暗无光。见有机可乘了,宋军渡过大清河,夜袭契丹,打了一夜,被击退

第二战,契丹胜!

宋史笔谈97:雄安新区千年前大战,开战半月交战五场赵光义才出发

契丹大军兵多将广,第二天,他们换批人,由耶律休哥指挥,继续围攻瓦桥关,又是一天一夜。

南岸的宋军呢?又在围观。多么诡异的一幕

不过想想也正常,皇帝说亲征都说了半个月了,还是没有动静。南岸这么多军队,有关南的、有陆续增援的,没有统帅,互不隶属,谁也管不着谁。看到对岸有便宜可占了,大家就抢着过河,打杀一阵,希望侥幸得胜;一见不妙,谁也不愿意冒风险。

张师就初一那天晚上休息了一阵。现在又连续干了一天一夜,熬不住了,再这么下去估计城守不住,命也没了。突围吧,出去还能与南岸大军合围。

初三,他率领已经杀红了眼的守军突围

耶律贤一看,亲自出阵督战。耶律休哥率数百骑兵直驱而入,围攻张师。张师阵亡!

宋史笔谈97:雄安新区千年前大战,开战半月交战五场赵光义才出发

宋军见守将被杀、突围不成,赶紧四散奔逃,有的逃向莫州,有的又回到城内。

第三战,契丹仍胜!

第四战,渡河!

耶律贤见瓦桥关守军有突围心思,守将又被杀,知道瓦桥关已不足为虑,就分兵一部分继续围攻,大部军力则调转目标,瞄向南岸。

此时初冬水浅,容易过河。所以,两军就对峙于南北两岸。

宋军这边,对赵光义是望眼欲穿,都希望皇帝赶快过来。

瓦桥关守军见靠人不如靠己,拼命死守。南岸宋军则是谁都做不了主,各干各的,既不主动进攻,也不积极防御

初九中午,耶律休哥来了,他率精骑万余过河。

宋军大败,且战且退,从中午一直被追到快日落,奔逃到莫州。瓦桥关之战,由此也被称为莫州之战。

此战,耶律休哥杀得宋军鬼哭狼嚎、尸横遍野。

宋史笔谈97:雄安新区千年前大战,开战半月交战五场赵光义才出发

耶律贤大赞道,若人人像你,何愁宋军不败!

第四战,契丹再胜!

诡异的第五战

大败的宋军总算迎来了一个好消息,赵光义准备出发了。

前两天,赵光义已经任命赵光美为东京留守、王仁赡为大内都部署、枢密承旨陈从信副之,自己准备一下远行行装。

初十,准备了三天,赵光义终于发出命令,要出发了。

当天,退到莫州的宋军经过一晚上的休整,都觉得丢人,于是中午再集合队伍,前往大清河南岸,再回头,与契丹大战一场。

这第五战,契丹说“宋兵复来,击之殆尽”;宋军说“破契丹万余众,斩首三千余级”。由此导致战局结果不明

为什么会这样呢?

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南岸多路宋军,初九那天跑起来都是各跑各的。耶律休哥追杀了其中大部,另一部分趁火打劫,干掉了少许契丹军。第二天,宋军整顿完毕再次过河,结果又被大败。

所以,就出现了各说各事。

赵光义终于出发了,两国皇帝连面都没见着

赵光义这边,他下诏出发三天后,终于真正迈开脚步了。此时,双方已经开战半个月,交战五场

十四日,他走到长垣(今河南新乡长垣县)。

开始接到报告,说初九那天宋军大败。那还怎么亲征?他开始犹豫,这到底是继续走呢,还是回头呢?

不行,陛下,你不能走!我们需要你!前方部队估计都要喊出来了。

傍晚,又传来消息,说的正是“破契丹万余众,斩首三千余级”。

好!好!继续前进。对了,那前面为什么大败啊?

是因为前方没有统帅,最高级别的将领好像只是袁继忠和荆嗣,这级别太低了

哦,这样啊,好,连夜下诏,任命崔彦进为关南兵马都部署

十七日,到达澶州。

当日,契丹班师返回南京,封耶律休哥为于越。这是契丹最高贵的爵位,列百官之上

耶律贤怎么不打了?耶律贤已经达到他的目的了,大败宋军,报了满城之仇。而瓦桥关的守军简直是打不死的小强,坚守那么久,再攻下去赵光义又到了。

宋史笔谈97:雄安新区千年前大战,开战半月交战五场赵光义才出发

无需跟赵光义朝面了,现在还没到举国相争、贴身肉搏的地步,自己达到目的就行了。于是凯旋而还

十九日,赵光义到达大名府,瓦桥关上报说,契丹都逃了。

好,敌人这是望风而逃啊。耶律贤,你怎么不等等我,连再见都不说一声!

赵光义还是挺高兴的,写诗说道,“一箭未施戎马遁,六军空恨阵云高”。十足的洋洋自得。耶律贤这是怕了我嘛。

宋史笔谈97:雄安新区千年前大战,开战半月交战五场赵光义才出发

而自己心里明白,战局没有这么理想。

皇帝亲征连敌人都没见到,那走还是留?

接下来,赵光义在大名府住了二十天。不能直接返程,因为大举亲征,结果未开一战,面子搁哪!既然他怕我们,那我们继续,攻取幽州。

十二月初九,他分别任命曹翰、刘遇为攻取幽州的东西路统帅。

又一次临时起意。文臣武将们不禁怀疑,难道他又忘记了高粱河了吗?

不,他不敢忘,也不会忘!他的亲征,只是装腔作势

因为,他这次没有再独断专行了。他命宰相向翰林学士李昉、扈蒙问计。

李昉等人是这样回答的:

契丹秋天入侵,自来都有。但这次陛下您不辞辛劳亲征,敌人望风而逃。所以大兵攻取幽州,易如反掌。

不过,现在后勤准备不足。况且您亲自去,太过于重视这些北鄙戎人了。

不如,我们凯旋而归,养骁雄,精训练,广积粮,修攻具,等到国家强盛了,再来收取它也不迟!

这话说的真好听,还给了把梯子给赵光义。

赵光义这次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说,你说的很对,下诏南归吧。

大臣们现在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宋史笔谈97:雄安新区千年前大战,开战半月交战五场赵光义才出发

回到京师后,又有人提出要速取幽蓟。看来,这是有人要报高粱河之仇,或者有人还没有明白皇帝的真正心思,意图迎合皇帝的。

但赵光义刚返回京师,决定休养生息,哪还敢轻提北伐?

幸好张齐贤(对,就是刚中进士三年的张齐贤)上书阻止了。他写了快一千字,核心意思两个:

契丹不足为虑;“先本而后末,安内以养外”。

就是说,建议赵光义先选好人、用好人,把国家治理好,等准备充分后,再取幽蓟。

意思跟李昉差不多。所以,赵光义欣然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