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参考答案】(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心理辅导的对象以正常学生为主,面向全体学生。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教师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 (2)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3)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在辅导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的作用。 (4)个别化对待原则。 (5)整体性发展原则。 2.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在保教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参考答案】(1)布置良好的园区为幼儿构筑有益于心理发育的环境; (2)用爱心为幼儿编织有利于发展的心理环境; (3)用气氛为幼儿烘托有利于成长的心理环境; (4)用理解为幼儿搭建有利于沟通的心理环境; (5)用教育艺术为幼儿营造有益于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 (6)知识的学习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3.请简述影响知识掌握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1)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2)有关知识的准备; (3)心智技能的掌握; (4)教材结构。 4.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 【参考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以下两点:①通过比较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差异,确定概念的内涵,形成牢固的科学概念;②利用直观手段,生动地显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学生的已有经验得到重组和调整。 (3)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 (4)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地利用“变式”。 (5)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6)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概念的应用可以表现在两方面:①举例说明概念,阐述概念的内涵;②处理实际问题,如解题、试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等。 5.“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下降的现象。请简要回答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高原现象”作为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主要表现为: 教学中力不从心,对自己职业的责任和义务缺乏清晰的认识,教学态度也发生明显的变化,热情日渐耗尽,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得过且过; 对新的教学理念缺乏敏感和认同,不寻求教学创新,满足于已经获得的基本技能,进行单调重复的教学,无法将新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 在教学水平、业务技能及科研等方面难以提高,出现了相对停滞的阶段,好像很难再上一个台阶。 6.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中,小学生处于哪个阶段?其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1)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中,小学生处于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岁)阶段。 (2)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在这个时期,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们并期望他们完成的任务。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长辈 的认可和赞许。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 成功、嘉奖为荣,形成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就容易形成自卑感。 7.简述对学生进行动作示范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1)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2)示范者的身份、示范的准确性、以及何时给予示范很重要; (3)动作示范与言语讲解相结合(通过讲解突出重点、言语讲解要简洁概括、鼓励学生发出声音进行语言描述); (4)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 (5)加强模仿练习和评价。 8.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参考答案】(1)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2)让他们观察那些学习能力与自己差不多的学生取得成功的学习行为,通过获得替代性经验和强化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3)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从失败中找出可以改进的因素,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增强获得成功的自信。 9.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参考答案】首先,从客观来说,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其次,从主观来说:第一,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第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第三,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10.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种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 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 及迁移的程度。(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义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11.简述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 【参考答案】复述策略:包括划线、复习等。精细加工策略:是指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包括记忆术、作笔记以及提问策略等等。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系统结构图、网络关系图、流程图、表格等。 12.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 【参考答案】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激活功能(2)定向功能(3)维持功能(4)调节功能。 13.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信? 【参考答案】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如下:(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的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14.在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哪几条途径? 【参考答案】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六种途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小组辅导。 15.复述策略有哪些? 【参考答案】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复述策略方法有:(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 16.如何提高知识的直观效果? 【参考答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知识的直观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充分利用言语直观,突出词与形象的结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形象的特点; (4)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参与直观过程; (5)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1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达方式。(2)功能固着与原型启发。(3)定势的影响。(4)迁移的作用。(5)情绪与动机的影响。(6)个性因素的作用等。 18.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开头、中间、结尾哪部分遗忘最多?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中间部分忘得多。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研究表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 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中间部分的学习分别受到开头和结尾的学习材料的干扰,忘得比较多。 19.简述如何预防学习疲劳。 【参考答案】(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2)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20.简述教师应具备的专业心理素质。 【参考答案】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职业活动的各种心理素质,以自己优秀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的心灵,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心理素质,主要包括: 高尚的师德; 预约的情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的人格。 21.简述问题解决的主要过程。 【参考答案】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1)发现问题;(2)理解与表征问题;(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22.中学生易产生那些心理障碍? 【参考答案】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应把心理障碍理解为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不良刺激而引发的心理异常现象。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网络成瘾、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人际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等。 23.简述操作技能的特点。 【参考答案】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
|
来自: 昵称6265406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