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鸿墨轩3dec 2019-03-11
原创 陈洪标写字说画 2017-05-06 11:14:11

【画山石·吴蓬艺术研究】在分享国画大家吴蓬先生画山石之前,或许可以先看看他画湖石的系列图文,此前已在本头条号发布,具体链接如下:《大家画石头竟能画成人?这么有个性有气质还有萌萌的》《画湖石的每个步骤和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全在这里》《吴蓬画湖石的干货,六笔勾出轮廓+皴染+点苔等技巧》《一块好石头要符合七个条件,一幅画石头的作品呢?》《题款一见高下,看吴蓬52幅画石图怎么玩文化》。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主题“石法十一式”和“皴法十四式”,是属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山水画中的山石画法、步骤和分解。或许,有朋友会觉得奇怪,这山石和湖石,不都是石头吗?为什么要另外分开来说?没错,尽管都是石头,但湖石多在画梅兰竹菊和花鸟画中出现,而山石多出现在山水画中。这个差别有点大。

【这次分享的最大亮点】,是距今427年前康熙十八年(1680年)王概编集刊行的《芥子园画谱》第一集《山水谱》中画山石的图片,和吴蓬先生1996年开始历时四年完成的《芥子园画谱》彩色临本,两者一起发上,供大家欣赏。前者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木刻套印版,线条更尖细,似乎可以当素描版来看;后者是吴蓬先生的水墨画稿,有墨韵,有笔墨,还融入了自己的风格。

这样的墨图是本头条号的独家内容,也是唯一的首发。外加2500多字的讲解和加注,其中一些古代画家已有注解,见前期《从唐到元名家画芭蕉梧桐棕竹芦苇,点桃梅杏花等十七画法》等。

【以下为48幅比对图,其中黑白图为427年前康熙十八年的《芥子园画谱》影印,复古黄图为吴蓬先生《芥子园画谱》彩色临本水墨稿】

【石法十一式】

【起手当分三面法】

观人者,必曰气骨。石乃天地之骨,而气亦寓焉,故谓之曰“云根”。无气之石则为顽石,犹无气之骨则为朽骨。岂有朽骨而可施于骚人韵士笔下乎?

是画无气之石,固不可,而画有气之石,即觅气于无可捉摹之中,尤难乎其难。非胸中炼有娲皇,指上立有颠末,未可从事。而我今以为无难也,盖石有三面。

三面者,即石之凹深凸浅,参合阴阳,步伍(步伍:交互。参错相交;相互参证。——小编注)高下,称量厚薄,以及矾头(矾头:山顶的小石堆。形如矾石,故名。亦指类似矾石的山石。这里指后者。——小编注)菱面,负土胎(胎:根源)泉。此虽石之势也,熟此而气亦随势以生矣。秘法无多,请以一字金针相告,曰“活”。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画石下笔发及层次取势法】聚一,聚二,聚三,聚四,聚五

余所谓一字金针曰“活”者,尤须于三面未分,一笔初下,具有磊落雄壮气概。一笔须有数顿,使之矫若游龙。先用淡墨勾框,再以焦墨破(破:即渗化融洽浓淡墨色。——吴蓬注)之。石廓如左既勾浓,则右宜稍淡,以分阴阳向背。

千石万石,不外参伍其法。参伍中又有小间大、大间小之别。画成依廓加皴,渐有游刃。虽诸家皴法不一,石体因地而施,即于一家之中,尺幅之内,或弁(弁:放在最前面。加弁,亦为加冠的通称。——小编注)于山,或带于水,甚夥(夥:多。同“伙”。——小编注)其形,总不外此一二法,则他无论。即米山,乃全是墨点晕成,不须勾廓者,然于不勾之中,亦未尝不具此法,于层层烘染处逼出,甚森严也。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画石大间小 小间大二法】大间小法、小间大法。

树有穿插,石亦有穿插。树之穿插在枝柯,石之穿插更在血脉。大小相间有如置棋,穿插是也。近水,则稚子千拳而抱母;环山,则老臂独出而领孙,是有血脉存焉。

王思善(王思善:应为“黄公望 ”,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元代江苏常熟人。山水宗法董巨,水墨浅绛俱佳。著《写山水诀》。《写山水诀》:“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小编注)曰:画石之法,先从淡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为上。又云:画石之妙,用藤黄浸入墨笔,自然色润,不可多,多则滞笔,间用螺青入墨亦妙。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画石间坡法】

子久、云林,画石多间土坡,望而可施坐卧,水边竹下,正宜留此以待幽人。非一味蛮山蛮石,使人畏心生也。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北苑巨然石法】

此披麻皴也,北苑、巨然及松雪、大痴、仲圭皆画之。中有正开石面,如鼻隼(鼻隼:鼻子凸起的部分。——小编注)然,号曰“石隼”,子久尤喜为此。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云林石法】

云林石仿关仝,然仝用正锋,倪多侧笔,乃更秀润。所谓师法舍短也。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吴仲圭石法】

仲圭披麻皴最为纯熟,且于熟处用生,为他家所不及。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王叔明石法】

此披麻带解索皴也,独黄鹤山樵(黄鹤山樵: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小编注)画之,山樵为松雪(松雪: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小编注)甥,画乃追踪松雪,而石有出蓝之誉。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黄子久石法】

子久,常熟人,有谓其画多作虞山石,层层骀(骀:劣马。骀荡:放纵,舒展。——小编注)荡者,如王宰(王宰:唐代蜀中人,多画蜀山,玲珑巧峭。——小编注)蜀产,多画蜀中山水,玲珑窳(窳:yu,<书>事物恶劣;坏;)窆(窆:bian,埋葬。)(玲珑窳窆:玲珑剔透,形容山石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小编注),巉(巉:chan,<书>山势高险的样子。——小编注)嵯(cuo)巧峭(巉嵯巧峭:山势险峻峭拔),各因所见,其语良是。故子久实本石法于荆、关,而自为减塑,笔如画沙,益见高简。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二米石法】

此米点而微间之麻皴也。元晖父子,于高山茂林中,时一置之,层层点染,以烟润为主,虽不露石法棱角,然视其框廓下手处,实披麻也。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皴法十四式】

【诸家皴石详辨】王叔明皴法

四大家石,及各种皴,余既约略言之矣。然法有专兼,皴分工拙,既引升堂(升堂: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小编注),更当入室(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进入佳境。——小编注)。若王右丞之石如飞白;郭河阳之石似云头;董北苑之石形娟秀,意在江南;李思训之石涌波涛,神飞海外。有诸家共习此一皴者;有一家能擅此众长者;有一家本不习此皴法,而于机法,纯熟中流出,无心逼肖者,难为刻舟之见。今将诸家细皴石法,一一晰举,以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如此一则中,皴法犹有未尽,常(当)于后则画山头中,补见之。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黄子久皴法】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范宽、夏圭皴法】(按:夏圭可能曾经用过这种皴法。但不是夏圭画法的代表。)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荆浩、关仝皴法】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马远皴法】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刘松年皴法】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徐熙皴法】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解索皴法】范宽常为之。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大斧劈法】马远、夏圭多画之。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乱柴、乱麻二石法】元人多用之。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小斧劈法】本自刘松年、李唐,唐寅学之,深得其奥。周东村、沈石田皆用之。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披麻间斧劈法】王维每用之。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荷叶皴法】王右丞变体,全以骨法为主,色以青绿。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折带皴法】倪云林用之。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传统中国画画山石技法,48幅比对图外加2500字讲解

【谢谢您的关注,明天分享“画山法十二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