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缺的不是灵感,缺的是文化底蕴和付诸行动的动力

 笨小孩KJH 2019-03-11

很多文学爱好者说写作没有创作灵感,这种说法我一贯都不赞成,生活中灵感常常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或者如火山爆发,或者是如大海汹涌澎湃而来

只是我们大脑的知识无法驾驭它,并以精湛娴熟的技巧来梳理完善它,并赋予其东方明珠生命之感,反而是弄巧成拙让它无数次自生自灭,毁于自我,不知你们是否有切肤痛感。

早晨坐在车上,听到众人言语家常琐事,工作经历,恩怨情仇,或着他们忙碌仓促的背影,蹒跚的脚步,还有哪老人饱经风霜的身躯眼神及老茧双手都是灵感的来源。

工作时间的电话交流,问候声音的大小变化,都可以揣摩出对方心情及修养家境,工作中的细节变化,与同事之间的言谈,完成工作效率高低,工作的月年底考评,经验方法总结,未来安排计划完成的比率都是创作灵感。

饮食期间感受莱的味道,色彩,做法,自己能否做出同质感的菜,以及联想到曾经和友人在一起吃饭的趣事,都是第一手灵感来源。

走在繁华如梦的闹市,看到造型设计别致的风景建筑,花草树木,大人小孩,路边的季节变化设置,美丽饰物都可以拍摄下来进行灵感创作。

最简单的是听一首触景生情的歌,或者看一本意味深长的书,看别人写的精彩评论,或者去公园,综合市场,有纷繁多样的情景值得你去思考,学习,灵感油然而生,火花四溅,浪漫岁月,挥手即得。

最直接的方法是看今日头条悟空提问,或者微信圈的最新动态,或者看每天的新闻报道,住宅小区百姓的衣食生活,瞬间激活了大脑思维空间,灵感线索随意涌入,万马奔腾的场景不请而来

随时复活盘点生活中的蛛丝马迹,现在你还能说没有灵感吗?

真正的根源是没有卓越的才华, 没有创意的思维。

坦率地说,我也有不计其数的灵感,可我没有灿烂星空,内心崇高风华正茂的文化底蕴,无法沉淀内心的惶恐和不安,对未来的盲目,对现实的怠慢懒惰。

所以我无法演绎诠释灵感与现实的实质,请大家在时光匆匆间,不忘提升自我文化知识的丰富博大精深,真正地做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或者坐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达到这种境界还需要灵感吗?

感谢您的认真阅读,点赞,评论,转发,收藏,不足之处,敬请多多指教!不胜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