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石窟】西魏-249窟【1】南北壁说法图与天宫伎乐

 瓶本透明盛星河 2019-03-11
 
1.1西魏-249窟-西壁龛1【874x1200】

   
莫高窟西魏石窟鉴赏——第249窟与佛道相融

建于北魏晚-西魏初。单室,平面方形。窟顶正中藻井绘垂莲、火焰、忍冬、莲花纹。四披“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上部为佛教与道教同处的神佛世界。西披中间为阿修罗王,赤身,四目四臂,头顶青天,足立大海,手擎日月,双龙卫护,身后为须弥山和“忉利天宫”。须弥山两侧画雷公、礔电、风神、雨师、朱雀、羽人、乌获及迦楼罗、飞天等,颇有雷电交作、风雨并至之势。东披上部中间画二力士承托摩尼宝珠,左右飞天护持,朱雀和孔雀相对飞翔。北披上部正中的东王公已残,还可见其乘坐的四龙车。南披的西王母头梳高髻,大袖长袍,乘坐三凤车,车上有华盖,车后旌旗飘动。西壁开一圆券形大龛,窟顶覆斗形,殿堂窟。彩塑现存一佛二菩萨,头均重修。主尊为善跏坐佛像,内着斜领僧祗支、交领大袖襦服,外罩对襟红色袈裟,胸前系小结,左手后代重修。两菩萨侍立南北两壁西端,颈饰项圈,上身斜披络腋,下着长裙,足踏莲花。四壁壁画分段布局,上段绕窟一周画天宫伎乐。西壁中段龛内外画飞天、供养菩萨、婆薮仙、鹿头梵志;两侧壁中央相对绘说法图和供养人行列,周围画千佛;下段绘金刚力士。此窟前壁全部坍塌,窟顶东披和北披局部残毁,其他基本完好。
(此段文字引自:
敦煌研究院)

概述:

 莫高窟第249窟建于西魏初,清代重修,位于九层楼以北的石窟群中段。窟呈平面方形,覆斗形顶,西壁开一大龛,为殿堂窟。西壁圆券龛内塑一倚坐佛,龛壁绘飞天,供养菩萨,尼乾子和鹿头梵志,龛外塑二菩萨。洞窟四壁上部画天宫伎乐绕窟一周,中部西壁画飞天和供养菩萨,南北壁中央画说法图、飞天化生、供养菩萨,四周围绕千佛。南北壁下部上画供养人,下画药叉。东壁残存天宫伎乐。
   
窟顶莲花藻井,西披画赤身阿修罗,身后须弥山忉利天宫,侧有雷公、电神、风神、雨师、乌获、朱雀、羽人;与之相对的东披是二力士捧摩尼宝珠,两侧是飞天、朱雀、孔雀,下有胡人与乌获百戏,及龟蛇相交的玄武和九首人面兽身的开明;南披画乘凤车的西王母(帝释天妃),在浩浩荡荡的巡天队伍下方,有狂奔的野牛、黄羊和虎;北披画东王公(帝释天)乘四龙车,下方绘山林、黄羊等。四披壁画内容丰富,既有神话传说、佛道两教人物、天宫,又有古代建筑、人间生活和游牧狩猎的场景。绘画技法上运用中原传统晕染法,人物清秀,面颊红润;线描更加熟练、潇洒、遒劲有力。

 1.1西魏-249窟-西壁龛3【804x1110】

西壁中央的大龛占据了约一半的壁面,主尊身后龛壁绘火焰纹背光和头光。龛壁自上而下,绘飞天、菩萨等。龛楣绘忍冬、化生伎乐。龛两侧浮塑束帛龛柱,龛柱上的龙首浮塑及龛两侧的菩萨塑像已不存。龛外两侧上层绘天宫伎乐,以下绘飞天、菩萨等。


 1.2西魏-249窟窟内景(左)【1260x1600】

 1.2西魏-249窟窟内景(右)【1193x1600】

 1.2西魏-249窟-西壁龛与窟顶藻井【690x805】

 1.3西魏-285窟西壁-现代技术复原窟1

 1.3西魏-285窟西壁-现代技术复原窟2

1.3西魏-285窟西壁-现代技术复原窟3


2.1西魏-249窟西壁龛-佛陀

2.1西魏-249窟西壁龛-佛陀与背光
 
 2.2西魏-249窟西壁龛-佛陀背光五重火焰纹(图示)

 2.2西魏-249窟西壁龛-佛陀背光五重火焰纹


 2.3西魏-249窟-龛楣【1600x1119】
   
【上图说明:】
【下图说明:】

 2.3西魏-249窟龛楣局部:莲花伎乐化生

 2.3西魏-249窟龛楣【临摹】【792x776】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120
  

 2.3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飞天(佛背光上方)1左边一组【868x585】
 
 
 2.3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飞天(佛背光上方)2右边一组【868x585】


 2.3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飞天1左【1600x1181】
 
 2.3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飞天1左【临摹白描】

2.3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飞天2右【1600x1247】
  
 2.3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飞天(右)【上沿小花清晰】


 2.4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听法菩萨(右上)【850x1600】

2.4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听法菩萨(右下)【647x1600】
 

 2.4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听法菩萨(左上)【752x1600】

 2.4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听法菩萨(左下)【816x1600】

 2.5西魏-249窟西壁龛-鹿头梵志(右下)【1002x1600】

 2.5西魏-249窟西壁龛-婆薮仙(左下)【870x1600】


 2.5西魏-249窟西壁龛外侧-飞天与诸菩萨(右)【1243x1600】
 
 2.5西魏-249窟西壁龛外侧-飞天与诸菩萨(左)【1161x1600】
 
 2.5西魏-249窟西壁龛外侧-飞天,组合:位于佛背光左右两侧【临摹白描】【1600x620】
 
 2.5西魏-249窟西壁龛外侧-飞天1左【908x752】


 2.5西魏-249窟西壁龛外侧-飞天2右【895x752】


 2.6西魏-249窟西壁龛外侧-右下侧菩萨【622x1600】

 2.6西魏-249窟西壁龛外侧-右下侧菩萨局部【1130x1600】
  

 2.7西魏-249窟西壁龛上沿-天宫伎乐(总览)【1968x272】
 
 
 2.7西魏-249窟西壁龛上沿-天宫伎乐【1600x810】

 2.7西魏-249窟西壁龛上沿-天宫伎乐1-1特写
(上图里的这位天宫伎乐,即下图里左边数第二位:吹海螺(或法螺))

 2.7西魏-249窟西壁龛上沿-天宫伎乐1-1【1600x419】

2.7西魏-249窟西壁龛上沿-天宫伎乐1-2【1600x419】

 2.8西魏-249窟西壁龛上沿-天宫伎乐2-1【1600x402】
 
 2.8西魏-249窟西壁龛上沿-天宫伎乐2-2【1600x402】


 
 3.1西魏-249窟南壁(一览)【1600x1234】

南壁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画天宫伎乐十八身、劳度跋提头像一部。中部正中央画说法图一铺,佛两侧上方各绘两身飞天,下方各绘两身菩萨,说法图上部和左右均绘千佛,说法图下部绘数身供养人,多已模糊,下部通壁绘药叉、力士,多已模糊,南壁西端有菩萨塑像一身。

 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955x1112】

 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1600x1504】
    
 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华盖【1080x727】

 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华盖【临摹】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133

【提醒:可对比后面一幅图——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华盖【1080x727】,那幅图里的华盖两侧饰物是凤头,而上图里的华盖两侧饰物是龙头】


 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左上角飞天【1265x1554】
  

 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左上角与右上角飞天【1300x925】

 3.2西魏-249窟南壁下部-药叉1【1600x1247】

 3.2西魏-249窟南壁下部-药叉2【1600x1194】
 
 3.2西魏-249窟南壁下部-药叉2特写
 
 3.3西魏-249窟南壁

 
 4.1西魏-249窟北壁

北壁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画天宫伎乐二十身。中部正中央画说法图一铺,佛两侧上方各绘两身飞天,下方各绘两身菩萨,说法图上部和左右均绘千佛,说法图下部绘数身供养比丘与男供养人共二十身,优婆塞十二身。下部通壁绘药叉一排,存七身,北壁东部部分壁面已毁。北壁西端有菩萨塑像一身。

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1600x1562】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华盖【1080x727】
【提醒:可对比前面一幅图——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华盖【1080x727】,那幅图里的华盖两侧饰物是龙头,而上图里的华盖两侧饰物是凤头】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右上角飞天【1011x1600】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右上角飞天局部1【1565x1260】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右上角飞天局部2【1458x1600】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左上角飞天【正面俯冲,飘带打结成8字】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中央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左下角两位菩萨【临摹】纸本,62cm×40.5cm

    这是画在佛像右侧的两身菩萨,一身裸上身,着长裙,双臂作舞,一身斜披大巾,手持白莲。他们是供养佛陀的胁侍菩萨。菩萨身肢原是粉红肤色,经过千年氧化变爲黑灰。菩萨半身裸体,舞蹈手姿是印度艺术的遗风;头上的三珠冠,是中亚一带王者贵族的冠式;修长清秀的体形则是中国士大人物美的典型。绘画技法完全是西域的凹凸晕染之法。是印度、中亚与中国文化艺术融合的代表佳作。特别是那微扭动的腰姿,节奏鲜明舞蹈手臂,以及潇洒、奔放的笔法,细匀挺拔的线描,在艺术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

 
 4.2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下部药叉1【1600x828】
 
 4.2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下部药叉1右边三位特写【1600x1027】
 
 4.2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下部药叉1最右边两位特写

 4.2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下部药叉2【1600x775】
 
 4.2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下部药叉2左边两位特写【1600x1410】
 
 4.3西魏-249窟-边饰图案【临摹】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170


此窟背景资料:

 西魏是由北魏分裂出来的中国古代割据政权。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脱离权臣高欢,从洛阳逃至长安,投靠北魏将领、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535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从此,北魏政权分裂为西魏、东魏两个政权。 
在东、西魏分治的时期,元荣仍作为西魏的瓜州刺史,其统治直到544年。元荣统治敦煌近二十年,此时敦煌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元荣逝后,其子元康继任刺史之位,但元荣女婿邓彦杀康自立,西魏被迫承认邓彦的地位。545年,西魏河西大使申徽至敦煌,在当地大族令狐整等人的协助下,捉拿邓彦,并将其送至京师治罪。546年,申徽任瓜州刺史,为政勤简,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西魏时期,敦煌主要是在东阳王元荣家族的统治之下,从535至556年间莫高窟开凿10个洞窟,编号为246、247、249、285、286、288、431、432、435、437。其中,以第249、285窟为代表洞窟。洞窟形制有四类,中心塔柱窟、禅窟、殿堂窟和龛形窟。彩塑题材多为单体像和一佛二菩萨组合,主像有佛像和交脚菩萨像。壁画内容有天象图、千佛、天宫伎乐、说法图、各种故事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壁画人物造型有两种绘制风格:(1)壁画涂土红底色,人物身材粗壮,菩萨上身裸露,下身系裙,敷色浓丽、肌肤以凹凸画法叠染,线条遒劲挺拔;(2)以白粉为底色,人物身材修长,相貌清瘦,穿汉式方领深衣大袍,色调清新明快,线条秀劲洒脱。总体特点是运用中国传统神话题材说明佛教内容,艺术风格为中原与西域两种风格并存,北魏与南朝风格兼有。

5.0西魏-249窟西壁与窟顶考古照片。出自《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第三卷,编号72-111窟【1280x10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