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高窟——北凉三窟268、272、275

 坐看云起7512 2020-01-20

莫高窟也好,榆林窟也罢,为保护窟内的彩塑、壁画,窟门都是紧闭的。当打开窟门,进入这个窄小的入口,我们如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窟内的空间通常比我们从外面看到的大,有的像长方形的走廊,有的像宽敞的大厅,有的前后左右有套间,有的中间是四方塔柱可以绕行……抬头望去,有的是平顶,有的是穹窿,有的是人字披,有的是覆斗……窟外是一片单调的黄,窟内却有各种不同的色调,土红、石绿、石青、还有漫漫岁月后的灰,上面布满了图案,生动细腻的色彩搭配,流畅顺意的线条,丰富多彩的形象故事,那一铺铺蕴含着灵性与生机的画面让我们恨不得融入其中,看得清楚点,再清楚点……一尊尊造像或庄严、或妩媚、或宁静、或怒目……他们、我们、万物,众生以不同的方式穿插在一起,在这一个个寂静幽暗的洞窟中,无声诉说的、慈悲注视的,走马观花的、驻足不前的,茫然的、震撼的、顿悟的,不屑的、踟蹰的、虔诚的……世间百态,千年时光,都在这里上演……

     北凉三窟:268、272、275,这三窟为学术界公认敦煌石窟中时代最早的石窟,其洞窟形式和部分龛形在后代石窟中都找不到完全相同之例。

      268为多室组合的禅窟,中央是一个纵长方形过厅,后壁开一小龛,内有一交脚佛像,窟顶是连续不断的浮雕平棋图案。南北两侧各开两个小室,为僧人禅修之地。可能这组禅窟最初仅作为坐禅修行场所,没有绘制壁画,后来才逐渐出现塑像和壁画,现存壁画大多经隋代重绘。


       272、275均可称为殿堂窟。272窟平面方形,窟顶近似覆斗形,覆斗顶洞窟内空间宽敞明亮,适于聚众讲经和瞻仰礼拜。因此在石窟修建过程中,从北凉到元代一直被大量采用,是莫高窟中最多见、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石窟空间形式。

      顶部中央为方形藻井,浮雕叠涩式井心,莲花火焰飞天图案方井中的绿色区域表示莲池,正中央是一朵状如车轮的大莲花。外层四角绘有飞天从最外层方形边框到中心,每层边框转45度,共三层叠进,内层比外层超微上升一点。叠涩式藻井最早起源于西亚和中亚的宫殿建筑,巴米扬石窟中出现较多,印度的寺院建筑也能见到,已知在中国最早出现在东汉墓室顶部,但不普遍,佛教石窟中新疆克孜尔石窟出现较多,这种藻井形式应当是来自龟兹等地石窟的影响。

      在四壁和窟顶连接处,绘穹窿宫楼,内有天宫伎乐在演奏乐器。天宫伎乐,意为在佛的天宫内演奏乐器或者舞蹈的天人,属于飞天的一种表现形式。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伎乐,指的是在洞窟的四壁上方或藻井四周绘制的天宫门内奏乐歌舞的天人,早期的每个洞窟几乎都有这个题材。

       272窟正面开一龛,龛形简洁,只在龛沿上部画出仿束帛形的龛梁,龛梁上部绘火焰纹,两头绘饕餮纹。龛形较深,龛顶为穹窿形,这种龛形为敦煌石窟仅见。主尊彩塑佛像为倚坐像,也就是双腿自然下垂的坐姿,头部有重修痕迹,袈裟的衣纹以贴泥条的形式浮雕出来,佛座为朴素的方台。


佛的身光、头光均为四重光环,身光绘火焰纹、飞天、忍冬纹。飞天共有十身,身长仅十几厘米,手舞足蹈,姿态优美,有一种向上飞升的动势。细看可以发现这些自在翱翔于佛背光里的飞天们——颈上、腕上的配饰似乎涂有一层闪闪发光、犹如白色荧光粉的颜料,如果真是如此,可以想象在光线很少的窟内,这一道道、一圈圈的白色光带,该是如何炫目。头光绘火焰纹和一圈小佛

飞天是壁画中一个特殊的角色,佛经中叙述在佛说法时,佛本生故事中重要场合时,都会描述诸天人、天女赞叹歌舞或者散花的情景,受到中国传统神话的影响,这些形象就和中国的神仙、仙人结合了起来,在壁画中表现出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飞天。


       看敦煌的壁画,会发现人物面部出现黑鼻黑眼圈,身体也是黑色的圆环,这是时间漫长而出现“晕染变色”涉及“西域晕染”画法实际上早期壁画人物晕染基本是西域法,在敦煌石窟流行了250多年。西域晕染法是在人体肉白色的地色上,用浅朱红色粗笔沿人物头面,身体四肢外形勾画出粗壮的轮廓“线”,沿着粗壮轮廓“线”的内侧用笔晕开,使浅朱红色轮廓“线”与肉白地色相交融合,使两色之间形成一个过渡色(渐变),产生一种立体感。面部同样用粗“线”沿眼眶上下画一圆圈,粗线一端沿鼻两侧顺势而下,分绕至颧骨下部再折转直下,则与嘴角相接,加强立体效果这些粗壮的深色晕染“线”,并不去十分仔细地把它完全晕开,致使每个部位都成为一个个圆环状,头是一个大圆环,眼部是两个小圆环,胸是两个圆环,腹是一个圆环,四肢各是两节长桶圆,手掌足背也成一个圆。

       西壁佛龛两侧听法菩萨(供养菩萨),各画四排小菩萨,每排五位。设色以单纯的土红为底色,人物则以石绿、石青、白色为主,用褐色勾勒人物结构轮廓,稍加晕染,再用白色点出鼻眼隆起的部位,呈现出立体的效果,这是西域画的「凹凸」之法。色调热烈明快,呈现敦煌早期石窟艺术的特色。

       如果放大了看,人物虽已严重变色,但线条比例、手姿、面部表情都很优美,有一种内在的沉静。“供养菩萨”的称呼,并不是来源于佛教典籍,凡是在故事画、经变画、说法图之外,所画的呈礼佛和供养之状的而又没有具体名号的菩萨均称之为“供养菩萨”。其静时的姿态主要有坐、跪、胡跪半蹲半跪三种;手中经常持有花或供器,也有双手合十的;还有的供养菩萨画成舞蹈或奏乐的状态,造型各异,姿态万千。这里的40个小菩萨的舞姿竟无一雷同,持花、有的徒手有的或坐或跪于莲台之上,都作舞蹈状,以表示听佛说法时产生的欢欣鼓舞的热烈场面。舞姿竟无一雷同,保留下来了古代的四十个舞蹈动作。这些姿势各异的供养菩萨引起了人们的猜测:多数人认为她们是在表演印度的舞蹈;一些人认为她们是在炼气功,被称为敦煌脐密功;还有人认为她们的招式更像武术,所描绘的是一本印度武功密笈。众说纷纭,她们到底代表什么,仍是一个谜。

南北两侧画出两铺说法图,说法图中央佛结跏趺坐于佛座上,作说法印,佛教以佛陀为人中狮子,佛的坐具称为“狮子座”。佛陀座位旁就有两只狮子。两侧各有一身胁侍菩萨,菩萨身后各有二身佛弟子像,上部是伞形华盖和树,华盖两侧各有二飞天。南北东壁大部分壁画都画出千佛形象。千佛包括过去世庄严劫千佛、现在式贤劫千佛、未来世星宿劫千佛,称为“三世三千佛”。

    听法菩萨局部:


275窟基本都认为是莫高窟最早的一个洞窟与第272窟相连。甬道接主室,主室平面为纵长方形,正面不开龛,正壁为大型佛像,窟顶为盝顶,由于后代重修,最初的窟顶结构不是很明确,大致可判断顶部中央为纵长方形,四边有略向下倾斜的斜坡顶,残存有部分仿木构的椽子,估计是仿汉式建筑的四坡顶屋顶。这种形式的洞窟在莫高窟仅此一例。

正壁为交脚菩萨像,头戴三面宝冠,项饰璎珞,上身半裸,下着羊肠裙,紧缚双腿,以贴泥条和阴刻的方法表现出衣服褶皱和起伏。这种于突起的衣纹线上施阴刻线法见于公元四、五世纪的犍陀罗肩上有披帛,一手平伸于膝,一手上扬(已残),交脚坐在双狮座上,座旁各有一狮子,在古印度,狮子的形象,常出现于释迦旁边,代表佛陀修行正法之“勇猛精进”、犹如雄狮的精神。菩萨背后有倒三角靠背,以浮塑的手法塑造出如锦制般的纹饰,亦见于新疆和阿富汗的石窟中。这尊彩塑菩萨高3.34米,是北朝时期敦煌石窟中最高的塑像。

洞窟两侧壁上部开有列龛,现存南北壁各有阙形龛2个,树形圆拱龛各1个。阙形龛是将汉式建筑中子母阙形式化为佛龛,敦煌石窟中以阙来象征弥勒居住的兜率天宫,阙形龛中的交脚菩萨就是弥勒菩萨,是未来佛,在他未成佛之前,以菩萨的身份住在兜率天宫。两侧的交脚菩萨与主尊基本一致,手势有不同,这种形式在北魏洞窟中十分普遍,也表明北朝时期已流行将佛教主尊供奉于汉式殿堂内。

南壁上部阙形龛:

      圆形龛的佛龛两侧分别浮雕出一棵树,树冠部分向中央倾斜代替龛楣,也叫双树龛。龛的两侧和上缘绘有火焰纹,上部中央双树间有一个空隙,使龛缘形成一个尖形龛顶。龛内塑思维菩萨,坐于藤座上,北壁龛内为右腿支在左膝上,左手抚右足,右手支颐,右肘靠于右膝上,南壁龛内相反。有专家认为,这是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思维之相。相传这形象的起源可能与弥勒在兜率天宫常为信徒解决疑难有关。

北壁上部双树龛思维菩萨:

       弥勒造像如此流行,与弥勒的特殊身份密切相关。释尊曾预言授记,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在遥远的未来降生于阎浮提为婆罗门子,在龙华树下成佛,继释迦牟尼佛之后成道而为弥勒佛或弥勒如来。弥勒成佛后的未来世界:“一种七收”的庄稼可充饥肠辘辘之苦,“树上生衣”的美景可除衣不蔽体之难,“五百岁出嫁”仍是少女,“人寿四万八千岁”……人们都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未来世界的救 世主弥勒菩萨身上。因此,莫高窟早期石窟中的弥勒造像表现的都是身居兜率天宫中的菩萨形象,并且在北方地区也普遍流行体现了乱世中人们的愿望。

       交脚菩萨和思维菩萨造型都是健陀罗艺术典型风格。健陀罗地区指古代印度西北部,相当于现在巴基斯坦境内以白瓦沙为中心的地区,包括今阿富汗喀布尔以东地区。这一地区曾受到罗马帝国影响,接受了来自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到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又受佛教文化深刻影响,在公元1世纪到3世纪,健陀罗地区佛教十分发达,出现大量佛教雕刻,这些雕刻表现出浓厚的古希腊罗马雕刻风格,因此,健陀罗风格实际上是古希腊艺术和印度艺术结合的产物,随着佛教的东传影响到中国西部早期石窟,敦煌也不例外。

       北壁下部五铺佛本生故事,图右至左为毗楞竭梨王本生(身钉千钉)、虔阇shé尼婆梨王本生剜身燃千灯、尸毘[pí]王本生割肉贸鸽、月光王本生以头施人、快目王本生施眼等故事画。此联幅画,总体看是一个整体,分解看则为各自独立的五幅画,既受新疆地区石窟单幅画的影响,又有向汉画像石式组合故事画转化的新意。佛陀前世的本生故事,犹如一幕幕戏剧片段,就发生、上演于这样一个神圣的环境空间里,由神人共同见证和上部的交脚菩萨、思维菩萨一起,表现出佛因为生生世世在吃苦修行,所以能成就上界的果位、与垂悯天下的心胸;又因为本是天上生命,来源之深厚,所以下凡后在人间表现出诸多常人不能做到的大德高行。

       这几个佛本生故事都是讲诉为求佛道而忍辱牺牲的精神,反映了早期佛教注重修“六度”的思想,即“六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达彼岸,达成理想之意,六波罗蜜就是大乘菩萨成就佛道必须实践的六种德行,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毗楞竭梨王本生(身钉千钉):

       北壁下层,绘一排男性供养人,多达33身以上。这些世俗供养人均做同样装扮打扮,头戴圆筒形高帽,帽后悬一布条,上身紧身窄袖衣,下着紧腿裤。这类便于骑射的胡装,据段文杰先生研究,正是那时统治敦煌的匈奴族的装扮打扮。这些匈奴供养人多各手持一枝长茎花朵,依次整齐排列,姿态恭谨,双手合十,很是虔敬。

壁的佛传故事为出游四门,故事讲:太子婚后不好娱乐,仍思出家,国王十分忧虑,与诸臣商议令太子出游,以化散其出家之意,于是太子在诸侍从的陪伴下出宫游观。但出东门时见老人,出南门时见病人,出西门时见死人,出北门时见僧人,于是太子更欲舍俗出家。画面为汉晋传统形式的横卷连环画,人物和景物作不分远近的平列构图,人物的形象、服饰、晕染则明显受西域艺术的影响,风格古朴雄浑。值得注意的是,画面中人物着装皆为印度式,上身半裸,下着长裙,但其中表现的城门,则完全是中国式的城阙建筑,说明敦煌初期石窟中,就已经是印度等外来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并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