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胡服骑射到拐子马,我国古代骑兵发展史

 好了明理 2019-03-12

我国军事史上大规模的骑兵建制,始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此前,中国的军制则以“车战”为主。而车战又是对付当时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的集团进攻最有效的兵种,因此早期的大国都以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自居。但车战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不灵活及速度慢,在遇到大规模的草原骑兵时,只能击溃骑兵,而不能歼灭骑兵。

从胡服骑射到拐子马,我国古代骑兵发展史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并建立起大规模骑兵部队后,我国的军事战术中,就有了以骑兵打步兵,又以车战抗骑兵这样相生相克的战术。不过,在很长一段时期,战争还是以步兵集团为主力的,骑兵并不是战场上的决胜兵种。史书上记载有很多以步克骑的战例,如卫青讨伐匈奴就大量使用过武钢车,李陵的步兵车阵也曾使匈奴束手无策。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更是在临朐布下车阵,以三万劣势兵力,大破南燕十万大军,其中就有上万具装重骑兵。刘裕也曾使用战车在河边布下劫月阵,力克北魏三万骑兵。具体战况可查阅小编之前所发《北府军兴衰志》系列文章里刘裕灭南燕时那一章,在此不再重复。

然而战场形势千变万化,步兵在遭到骑兵突袭时,往往来不及或根本就不可能利用随军车辆,这就使得步兵在与骑兵对抗中渐渐处于下风。这种劣势使得步兵必须找到一种紧急应对之策。

从胡服骑射到拐子马,我国古代骑兵发展史

于是,步兵拒马阵应运而生。这种战术简单灵活,随时随地可实施,甚至不需要像车阵那样严密训练。简单来说,拒马阵是按照什人为队的建制设定的。当遭遇骑兵突袭时,指挥官一声号令,步兵立即在什长带领下,以小队为单位,面对敌骑方向,前三名士兵席地而坐,将长枪末端顶在地上,两膝夹紧,双手紧握,枪尖斜刺向一人高的前方,形成拒马那样的效果;第二排三名士兵,则以跪姿贴其后,双手紧握长枪,未端夹在腋下,枪尖直刺前方约一人半至两人高处,这样布阵的目的,就是阻止马的前冲及跨跃;而站在最后一排的三名士兵,则持弓放箭,负责射杀正前方及左右两侧的人和马。什长负责指挥并观察接受上级各种命令。

这样一个个小队组成的拒马阵,间距则数米至十来米不等,布局错落,看似随意,却散而不乱。虽然在遭遇战前期步兵损失会比较惨重,但是可以迫使敌骑降下冲击速度,不得不在这些拒马阵中间乱窜,从主动攻击,变成被动挨打。这时步兵拒马阵可发挥灵活多变优势,枪刺箭射,给骑兵以有效杀伤。

从胡服骑射到拐子马,我国古代骑兵发展史

实战中,步兵们又发现敌骑虽然对己失去攻击能力,但毕竟并没失去机动。况且步兵人海拒马阵毕竟是一种被动的应对骑兵冲击战术,是无奈的选择,这种对抗模式步兵本身的损失十分惨重。于是,又有人开始尝试用长枪横扫侧方马腿,干扰马的奔跑,但仍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启发步兵想起在枪刺的下面,安装一把勾形镰刀,用以坐在地上或蹲在地上横割马腿。这就是麻扎刀:把镰刀用麻绳绑扎在长枪上的作战武器,也就是后世兵器谱上的“钩镰枪”。

但需要说明的是,士兵们发现这种兵器并不好用。为什么呢?因为这种武器较长,使用很吃力,对付快速奔跑的马匹,必须抡圆了使用,这就使得防守队形必须松散。而防守队形一旦松散,本身就降低了对骑兵的防御力,加之战马会灵活跳跃,松散的队形对战马并没有太多威胁。但队形要是密集的话,那这钩镰枪首先伤到的不是敌人骑兵,而是旁边的袍泽。加之镰刀形状非常容易和别人兵器钩缠在一起,更早时期的大戟就是这么被淘汰的。因此麻扎刀,或者叫钩镰枪在战场并没有得到大规模使用,故《宋史》里记载岳飞以麻扎刀大破拐子马是不正确的,破拐子马使用的是另一种武器,下文会专门讲解这个。

从胡服骑射到拐子马,我国古代骑兵发展史

那么,这是不是说,骑兵在步兵的拒马战术面前,就再也拿步兵没办法了呢?也不是。既然步兵可以根据自己特长,探索出新的战术及武器克制骑兵,骑兵也同样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探索出克制步兵的战术。

于是,在骑兵的发展史上,就出现了重装骑兵。所谓重装,就是让人与马都披挂上厚厚铠甲,这样就可以无视弓箭伤害肆意冲杀,战场中身挂数十支箭冲锋的记载比比皆是。而骑兵手中的武器,也不再是细长轻便的马刀,全都换上粗壮长达四米的长枪。作战时也是一手挺长枪,一手带缰绳,靠马的冲击发挥枪的冲刺威力。别问小编骑兵使用四米长枪的出处在哪里,三国时期许多骑将都开始使用丈八长矛,后来大量普及的贵族武器马槊,他们的长度都是四米。

但重装同时也限制了马的奔跑速度,及人与马的机动灵活性。所以,重装骑兵作战,最忌的就是单兵出击,或散漫式冲击。最佳战术,就是组成方阵,各自保持一定距离,同时起步,不求快,而求步调一致,速度虽比轻骑兵慢,但远超过步兵的奔跑速度,形成一排排、一方方不怕弓箭远距离杀伤的装甲“墙”,在一道道“墙”上挺出一排排穿透力空前强大的长枪,这就使步兵的应对之策顿失作用。

从胡服骑射到拐子马,我国古代骑兵发展史

第一,骑兵可以在马上端着几米长的枪,步兵能轮起几米长刀把的刀么?还没砍到敌人,先把队友削了。当然,唐代陌刀阵那样的存在是另类,但陌刀阵规模也不大,也不曾保证唐军每战必胜。第二,长刀威力最大的方式是斜劈横砍,但这就注定这步兵队伍站位是稀稀拉拉。稀稀拉拉的队伍在密集骑兵面前那就是渣渣,几下就趟破阵了。况且以战马的速度你怎么保证能准确无误的砍到马腿上?几米长的刀把子,划到战马的马甲上不仅不能确保砍上马腿,反而会被战马趟着带歪划伤一片自己人。第三,面对手持长枪的骑兵,就不能在地上坐着或跪着了,那是等死,必须站起来迎击,可在长枪与弓箭都失去防卫和攻击作用的情况下,步兵以血肉之躯面对这样恐怖的重骑兵方阵,如何不为之胆寒?可一旦军阵溃散,那无疑更是任人宰割了。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这也是装备了重铠的拐子马骑兵方阵在宋军面前肆意逞威的原因(关于拐子马的战术特点,上篇文章也已讲过,在此不再啰嗦,个别网友留言评论说拐子马是轻骑兵,但小编的依据是《宋史·岳飞传》中载:“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

从胡服骑射到拐子马,我国古代骑兵发展史

我们以女真人里不算太出名的完颜突合速的战绩来看下双方战损对比,以便对女真骑兵进一步了解。

第一次伐宋,完颜突合速以八谋克破石岭关屯兵数万,杀戮几尽。八谋克……也就两百人。

在山西,完颜突合速以九千人破宋兵三十万,斩杀八万人。

之后不久,又以剩下的八千人大破西军十万,阵斩西军统帅种师中。

第二次伐宋,在泽州,完颜突合速只带了五百前锋,遇到宋军一部万人,宋军背水列阵欲死战,然后宋军……全军覆没。

一行书生泪,不忍读宋史。每次看到上面这些数据,小编都抚卷长叹,可这就是真实的宋史啊,我奈其何?

最后小编想问问各位朋友,是不是对女真人的嚣张心生不喜呢?好吧,下一篇里,首开纪录破拐子马的盖世英雄就要出现了,猜猜他是谁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