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深感头痛的一件事是学校缺教师。向上级部门打报告,申请调派或招聘教师,得到的答复往往是你校教师编制已满额,不得调配或招聘。校长深感无奈,只得横做工作竖做工作,让本已满负荷的老师再兼一些工作量,总不至于让班级出现空堂吧。 吃瓜群众看不懂了,明明学校缺老师,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主管部门却说学校不缺老师,那那些老师哪里去了?主管部门真是官僚啊! 如果这样批评主管部门,主管部门真要喊冤了。 学校办公室每年九月份必须做一份详细的报表上交主管部门,报表详细地记录了全校在编在岗教师的信息;学校教务部门每年9月份也要做一份详细的全校学生情况报表,记录上报全校学生的在籍人数。主管部门根据学生人数和在编在岗教师人数,折算出学校师生比例;国家规定的师生比是1:10,如果比例中学生数大于10,即为缺教师,小于10即教师就多了。主管部门是完全按照学校上报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那么学校为什么叫嚷缺教师呢?学校是根据当年度可使用教师的人数来判断的。主管部门只看学校在编在岗人数,学校看的是能实际在一线上课的教师人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误差。 那么两者之间的差距数,即那些教师哪里去了呢? 1.被其他单位抽调去了。每所学校都有那么几个优秀骨干教师被其他单位抽调走,编制在原学校,工资福利待遇也都在原学校,但工作不在学校。像我所在的学校,就有3名教师被调到教育局工作,2名教师抽调到街道政府办工作,1名教师借到其他学校。如此,名册上是满编制,实际上缺了6名骨干教师。 2.生病请假或产假休养在家。生病请假实在没办法;二胎政策放开,一批年轻女教师争着生孩子,而现在学校女教师真正成为半边天了。生病请假的、生孩子请假的,如此,学校不缺教师才怪! 3.教学质量差的教师靠边站。有一些教师工作了大半辈子仍不会上课,不管上什么班级,一学期下来成绩和其他班级相差很大,引起家长不满,班主任不满,没有人愿意和这类老师合作。学校没法,只得让这类老师靠边站,不是转到后勤服务,就是上一些无关学生成绩痛痒的课。 4.年龄偏大教师不在担任主要学科的教学。教学也是一项体力活,年龄偏大的老师很难胜任繁重的教学任务,学校出于人性化考虑,一般不再安排这些老教师担任主要课程的教学。 第3、第4种情况的教师是实实在在占着学科教师的编制。 被好多老师批评的一种现象,即评上高级教师职称的老师不愿多上课,这种现象其实在我们这里是没有的,高级教师少上课只有一种可能,到了照顾的年龄才行,一般都在一线上课。 教师哪里去了?第一种情况最可恨。既然其他单位缺人,那你招人啊;既然你向学校要人,那你把那个人一股脑儿拿去啊,干么人要去了,编制还留在学校,使得学校人缺编制却不缺,这不是坑人吗? 学校缺教师,不可怕,招聘! 学校缺教师编制数不缺,是一种怪现象! 对学校缺教师不缺编制数的现象,不知各位有什么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