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科补要】第二则 治伤法论、第三则 跌打损伤内治证

 石门易卜 2019-03-12

第二则  治伤法论

夫跌打损伤,坠堕磕 之证,专从血论。或有瘀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然后施治,庶不有者,宜补而行之。更察其所伤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先逐其瘀,而后和营止痛,自无不效。《内经》云∶形伤则痛,气伤则肿。又曰∶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凡打扑闪错,或恼怒气滞、血凝肿痛,或因叫号血气损伤,或过服克伐之剂,或外敷寒凉之药,致气血凝结者,宜活血顺气之法。夫损伤杂证,不及备载,俱分门晰类,详列于后,学人宜尽心焉。

第三则  跌打损伤内治证

是跌打损伤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败血必归于肝。

其痛多在胁肋小腹者,皆肝经之道路也。宜疏肝、调血、行经为主。王好古云∶登高坠下、撞打等伤,心腹胸中停积瘀血;或气瘀攻冲,昏迷不醒,或寒热往来,日轻夜重,变症多端,医者不审其原,不切脉之虚实,不分经络脏腑,妄投药剂,枉死者多矣。故临症时,须察脉之虚实,审症轻重,药配君臣佐使,治分老幼强弱,即从上、中、下三焦分别部位∶若瘀在上而吐血者,宜犀角地黄汤;在中者,桃仁承气汤;在下者,抵当汤。虚人,宜佐以四物汤。

若瘀散,复元通气散调之。或伤处青肿坚实,痛难转侧,脉涩而滞者,防其气瘀上冲,宜投参黄散逐瘀,又宜复元活血汤。或受伤日久才医者,败血坚凝,宜服紫金丹逐瘀;又祛伤散疏通为要,俟其色散淡,血和痛止为度。或有牙关紧闭,用通关散吹入鼻中取嚏,投三黄宝蜡丸或夺命丹。如口开纳药者可治,不纳药者危。须忌湿地当风坐卧,忌食生冷硬物,忌服寒凉药饵,恐其血凝难化,遗留后患也。凡视重伤,先解开衣服,遍观伤之重轻,穴之致命与否,察色闻声,脉探虚实。如六脉和缓者生;九候不调者死。阴囊内有肾子者,可治;如入小腹者,不治。如牙关闭,急用开牙散搽之,若能苏醒,再投黎洞丸,或可挽回。医者须细心审察,不可草率误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