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外部的黄巾起义让朝廷风雨飘摇,各地的诸侯占山为王;朝廷内部有宦官和外戚争斗,皇帝已经无力控制局面。灵帝在位时,东汉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 汉灵帝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刘辩,一个是刘协。刘辩是汉灵帝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但他的继位也经历过一番波折。
刘辩比较轻浮,没有帝王的霸气,不适合当皇帝,灵帝不喜欢刘辩而喜欢王美人生的刘协。但刘协是庶出,在朝廷也没有强大的支持力量,很有可能稳定不住其他势力。因此,灵帝就十分犹豫传位给谁,导致一直没立太子。 灵帝去世前,将刘协托付给宦官蹇硕。等到灵帝去世,蹇硕想清理掉何进,再拥护刘协上位,于是设局请何进进宫。
何进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蹇硕的手下潘隐就是他的眼线。何进刚刚踏入宫门,潘隐就赶紧走过去,用眼神暗示有危险。何进赶紧走人,并借口身体不好不能进宫。蹇硕的计划因此而破产,刘辩在外戚的拥护下得以顺利继位。
刘辩当时才十三岁,没有执政经验,权利落到何皇后和舅舅何进手里。当时,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和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激战正酣。何进想借助西凉董卓的力量,将宦官一锅端。结果风声走漏,何进自己反而被宦官清理。
奉命进京“勤王”的董卓,趁着朝廷的变故,凭借军事实力掌握大权。刘辩看到董卓率领的大军,吓得哭鼻子了,说话都语无伦次,而一旁的刘协却十分淡定地对答如流。董卓觉得刘协比刘辩更有帝王之相,抚养刘协的董太后与他又是同族,当时就有了换皇帝的想法。 董卓执政后,自封司空,但威不服众。在古代,臣子要提升权威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拥戴皇帝之功。董卓为了权倾朝野,决定废了刘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