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看到有人声讨朴门农艺

 梦泽赤子 2019-03-12

过完春节,很快就要离开家了,我把以前复印的朴门相关的书整理出来,准备寄给波波。

是时候,放下朴门了。

我在泰国清迈北的Panya 农场生活学习有一年多的时间。在16年1月回国前,我尽可能地收集朴门资料,复印朴门书籍。那时我期望着回国后有所作为。

16年在中国华东华南行走时去到一些地方。我发现在Panya农场之外,很多地方的朴门实践也有着很多的缺陷。后来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泰国执着两年的朴门的理论和实践可取之处很少。看到执着两年的价值观逐渐地崩塌,我沮丧了好几个月,但是不认同的终归还是要放下的。

朴门的实践需要结合本土智慧,自然智慧和现代技术。 然而朴门在中国的发展一直未能本土化。在中国的很多朴门实践都是与传统农业智慧完全脱节。中国的传统农业智慧有很多可以继承的东西,比如说指导耕作的二十四节气。

一些大陆以外的老师来中国教朴门设计课程PDC,教的很多东西直接照搬西方朴门的PDC内容。自比尔莫里森教授第一期PDC之后,PDC的内容已经被约定,被固化,被限制了。一些外国老师从未在中国生活过,对中国的气候,植被完全不理解,在从未有任何落地长期实践的情况下就去教授中国的学生,这样的学习会有很多的误导。

城池在Panya 建造蘑菇房

 

泰国Panya朴门实践

泰国的朴门学习中心Panya农场的老师来中国教过三期朴门设计课程(Permaculture designcourse,简称PDC)。前两期PDC所在的浙江杭州和湖南永州的朴门项目最后遗憾地失败。14年底到16年初我以实习生的身份在Panya农场生活过一年多。我可以分享一下我所见到的Panya农场的朴门实践。我认为Panya农场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社区,但是Panya很多具体的朴门实践是低效且明显的不合理的。这里只是列举一些。

我在Panya生活的这段时间里Panya农场有4位管理人,管理着菜园、自然建筑、食物森林和动物养殖。这4位管理人也是Panya的PDC的老师。

两位菜园管理人Ben 和Kyle管理的菜园的蔬菜产出非常低,平均到每天的产出勉强够一个人生活所需。经常有PDC学员困惑为什么厨房里的菜基本都是来自集市。虽然Panya的耕地面积小、旱季缺水的状况制约着菜园的食物生产,但是在我的观察里面,复杂而低效的朴门种植方式也是重要的原因。

Panya的种植方式是很杂糅的。当管理人决定不翻某块地时,他会说到福冈正信的免耕(No Digging)以保护土壤微生物群的自然农法,结果杂草长得非常茂盛。当管理人告诉我们开荒的草莓地需要双层耕地(Double digging) 时,我们又需要耗费一上午的时间才翻完10米长、一米宽的一小块地。有时管理人把木头埋入土壤中(称作募集床Hugelkultur),因为木头腐烂时释放营养到土壤中供蔬菜吸收。有时又会做厚土栽培(Lasagna beds),把牛粪、稻草和杂草层层堆叠后在上面挖小洞填土种菜。所以Panya的种植方式很混乱,没有什么是被坚持和认真对待的,都是不停地变化和反复,每种实践都能从从朴门复杂的理论里抽出某个名字来解释好处。

Panya的菜园

Panya的双层耕地(Double digging)

Panya每次朴门设计课程都会做18天堆肥。老师会带十几个学员把农场采集的杂草和从外面采购的稻草、干牛粪浇水并分层堆叠在一起,从第4天开始每隔2天翻一次。做这种堆肥是一个非常费力的事情,在Panya早期实践的几位老师后来谈到自己单独做农场的话不会去做堆肥,因为堆肥是很耗费精力的。

这些外购的稻草和干牛粪会把一些农药除草剂等化学残留引入堆肥中,进而进入Panya的菜园土壤中。堆肥只有在透气和温度适中以及材料配比合适的时候才能杀死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和杂草种子。但是这些堆肥条件都是不可控的,我没有见过有人拿着温度计去测量堆肥的温度。在使用这些堆肥的Panya的菜园我很少见到蚯蚓,我甚至见过因为土地硬化最后Ben不得不用镐去松土。

Panya的PDC学员做堆肥

Ben 曾经带着志愿者一起在Panya的果园的旱地上开荒种水稻。Ben为了保证每株水稻之间的间距是绝对的25cm,在土地上用石灰画出间距25cm的横竖线条来标记水稻的种植位置。有一天我经过那片长成的水稻时,我很惊讶地发现Ben在稻田里安装了滴灌系统,每一排水稻的根部都有一根滴水的黑色的塑料管经过,那是我从未见过也不能理解的水稻种植方式。

Panya的食物森林是由一片芒果园发展而来,Panya在芒果树之间种了很多树。尽管Kyle在PDC里面讲到害虫治理,但是我没有见过他尝试去解救生病的芒果树。在雨季的时候Kyle带我们种很多树苗。他走到树林里的的某块空地上说这里的光照适合种咖啡树。一个月后,种在那里的咖啡树苗很多都被杂草淹没。Panya种的很多小树最后都找不到了。Panya从这个食物森林获取的产出,基本上就只有那些芒果。而那些芒果在开始做食物森林之前就在那里了。

Panya的食物森林

在我的理解里,食物森林尝试在有限空间的各个维度去实现最大产出。即便你熟知土壤、植物、和气候详细分析和数据,你也无法实现那个最大产出,因为你无法以静止的理性思考去预测变化的自然没有哪棵芒果树会按照你的意志去在特定的年份长到特定的高度,也许芒果树下的香茅会长得太快而遮蔽掉旁边的咖啡树。如果你以一种自负的控制欲望去复制自然,自然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去嘲弄你。

食物森林是朴门创始人比尔莫里森创造的概念。有些老师说,食物森林早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当一个食物森林经过几十年建设起来,不需要多少维护就可以产出大量的食物。我听说的几个“国内第一个食物森林”没有熬过早期几年的经营就失败了。在我看来食物森林没有在人力效率和自然效益之间寻求平衡,是很大的冒险。

如果不能从自己出发,他人的食物森林的可复制性会是很低。因为这个复杂系统除了气候、土壤和植物这些变量,最大的变量是实践者自身。你和比尔莫里森的认知有着各自的局限性。

15年的下半年Panya 的鸡鸭都不生蛋了,动物养殖管理人Sam无法回答我们关于鸡鸭不生蛋的困惑。

我曾经仔细地看过介绍关键线设计(Keyline design)的书《water for every farm》。有一次Sam在PDC中解释关键线是在经过关键点的等高线,包括在山脊和山谷部分。我在书里看到的是关键线只是山谷中那部分的等高线。我问Sam有没有看过《water for every farm》这本书,他说没有。

我参加过Panya的两次PDC,一次是在14年10月由Panya当时的4位负责人授课,一次是在15年12月由在Panya早期实践的5位老师授课。我发现两次授课的讲义有多处类似。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很多朴门讲课的内容只会是大量重复前辈老师的讲义。我相信国内很多PDC的授课内容也是这样子。因为一个老师如果要获得足够可分享的系统的朴门亲身实践经验,需要实践近十年的时间甚至更多,这样的老师是极少的。

 

国内朴门学习

我说一下我知晓的一些国内的朴门老师吧。

Panya农场的第一期PDC是由澳洲的杰夫罗顿教的,他曾经在Panya所在的山坡的半山腰上取一把土,告诉缺水的Panya农场的创始人,这里的土适合建造水坝。于是Panya众筹修建水坝的资金,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最后因为土质粘性不够漏水。最后水坝就废弃在那里。这就是盲目信任权威的代价。

国内的华,创建朴门网站,在学习杰夫罗顿的网络朴门设计课程之后,自己开网络朴门课程。这是我认为的最糟糕的朴门学习方式,没有课堂学习的互动,也没有落地的一些实践学习,只有纸上谈兵。

来自台湾的颜,在我在最早见到的他教授的PDC课程以及可食地景工作坊的导师简介里这样描述他:朴门亚洲联盟PermacultureAsia Alliance(SE-ASIA)台湾区联络人;泛太平洋朴门防救灾(PermacultureAid)台湾区召集人。偶然的机会有人告诉我这些是不存在的组织。我在微信跟他有过一次交谈:

 截图来源:微信搜索:

2016年4月23-26号张家界朴门可食地景、生態廁所工作坊

在我看来,可食地景非常注重边界效应的曲线外形设计,而忽略了人的劳作效率。我相信可食地景的食物产出效率是远不如我们常见的矩形小菜畦的。一些人被可食地景独特的美感吸引着。但是在可食地景的菜长大后呢?你是吃还是不吃?你所见的可食地景的美好图片只是在收获前的短暂时间拍摄的而已。

写这些老师,我想说的是:不要轻易相信一些老师的自我营销。如果一个朴门老师是台湾或外国来的,地理阻隔使得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去亲眼见证他们的实践。有些朴门实践者评价杰夫罗顿是自我营销高手。我也不相信这位忙着拍视频的老师的食物森林。

16年在浙江曾有一次几天的朴门教师培训。不需要多少实践经验,几天的培训之后,从另一个老师那里接过来一纸证书,就可以成为朴门教师?

如果你生在农村, 你隔壁家的王大爷种菜可能都比一些朴门老师厉害。国外的老师教不了你种植。因为国内外的植物,气候都不一样。

国内泛滥的快餐式朴门学习,有很多对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权威的盲目尊崇,而很少落地到实际的操作实践中,这是国内朴门实践如此尴尬的重要原因。当你盲目尊崇这些权威,你就失去了自信并怀疑自己。放弃对权威的崇拜,从自己出发,你才能找到自己的力量。

这里我只是分享我对一些老师的认识,不是去否定所有朴门老师。我到现在还没有见过一位实践经验充足的好老师。这样的老师一定不会是跑来跑去不停地上课的,也不会是在网络上上课的。

 

国内生态建筑实践

朴门设计课程里的一部分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实践主要包括传统建筑和一些新兴建筑形式。夯土房、土坯房、抹灰篱笆墙这些古老的建筑智慧在这个星球存在了很久。而稻草房Strawbale也是在早在朴门之前就美国发起的。土袋房Earthbags和大地之舟Earthship这些新兴建筑完全是建筑师从严谨的建筑思考出发的探索。在我看来,尽管符合朴门的原则,这些建筑形式是独立于朴门之外的。如果你告诉一个农民他的夯土老屋是朴门的,他会说那是他祖先的。

16年3月的时候我参加广州龙洞的大地之舟项目。在很多的宣传里,大地之舟是用垃圾建造、非常经济、可以室内生产食物自给自足的建筑。通过一些资料的学习,以及与曾经在美国参与建造大地之舟建造的Davin的交流,我发现大地之舟是非常费钱耗力的建筑。回收材料如轮胎、易拉罐、玻璃瓶等只是大地之舟建筑结构里很少的一部分材料。大地之舟是非常复杂的结构,包含主体结构、水收集和水处理系统、室内温室、太阳能系统。大地之舟的结构里使用大量的木材,和高能耗的玻璃和水泥。大地之舟需要的同一规格的内嵌钢丝的废弃汽车轮胎在国内也是需要费钱才能买到的材料。此外轮胎里夯土是非常费体力的事情。大地之舟的室内温室只作为是灰水处理系统的终端部分,实际食物产出是非常少的。

最重要的是,大地之舟是迈克(MichaelReynolds)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探索出来的建筑形式,因此大地之舟的综合各种系统的封闭室内空间适用于昼夜温差大,雨水非常少的严峻沙漠气候。但是在国内很多的地方都是温润气候。在这样的气候里传统的露天种植和户外生活空间是不可忽略的。所以大地之舟在国内的很多地方都是不经济的。

大地之舟的发起人老迈克曾经被邀请在广州番禺建造大地之舟,最后那个历时3个月、花费50万建造(请迈克团队花费近30万)的20平米小房子被主人拆掉。

而广州龙洞的大地之舟项目因为组织者对大地之舟的认识不清晰,耗时半年多,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广东番禺的大地之舟被拆掉

16年7月到底到9月中我在湖南衡阳带土袋房工作坊。土袋房实际上是一种现代的夯土建筑形式。把土装入聚丙烯的袋子中用夯棒夯实,每层袋子之间用带刺铁丝连结在一起建成土袋墙。在衡阳近二十个参与者在将近2个月的实践之后建成国内第二个完工的土袋房(第一个完工的土袋房在云南,未被报道)。后来我又参加浙江安吉任卫中老师的夯土建造工作坊。与传统的夯土房相比,土袋房有对土质要求低、可做弧形墙和穹顶等优势,同时也有墙面平整等质量控制问题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土袋房这样的建筑形式在中国还需要更多时间的实践检验。


土袋房这样的新兴建筑吸引国内的一些自然教育的农场和学校。江苏的一个农场,从16年4月开始建造一个穹顶土袋房到现在还没有完工。这个房子已开办3期10天的土袋房工作坊。每一期工作坊的学员无法完整地参与从起地基、建墙到粉刷、做地面的建造过程的。这样的学习质量是有限的。有几个学校想邀请我带小孩子建造土袋房,我都以安全问题拒绝掉。小孩子参与这样耗费体力的建造是很冒险的,如果只是带着孩子耍一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写这么多,我是想说:

建筑,是要需要认真对待和长期亲身实践的事情。绝不是在朴门设计课程里听一两天的课就可以的。

 

把你的生活过成诗

在国内朴门普遍的的浮躁中,学习朴门的人很容易被带入一种过度理性分析和评判的世界。比尔莫里森的那本大厚书《Permaculture:ADesigner's Manual》有各种对自然的分析。当panya农场评判周围农民用农药的时候,周围的农民也会评判自给率很低的Panya采购使用农药种植的食物。

你需要去感受土壤的芳香,而不是去分析那里有多少线虫。无穷尽的理性分析思考评判,会在试图回归土地寻找内心安静的人的内心升起更多的躁动。当你往脑子里塞满分析和评判时,你就没有机会去真正地亲近土地,真正地如写出《一根稻草的革命》自然农法大师福冈正信那样享受安静自在的生活。

很多人往朴门投射了很多的对生活的美好幻想,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在食品安全严峻的现在,很多人刚开始思考自己的食物时,因为对西方的好奇而去学习朴门。我相信在中国回归美好的田园生活,一定是落地于传统农耕,辅以一些小技术。我相信这种田园生活的背后,一定是一种感知土地的力量,一种可以让我们谦卑地臣服于自然之道的力量。

在下半年,我逐渐地放开朴门,尝试不同的东西。我看到过去在泰国时我对朴门的执着限制了我接触更广的世界。在经历朴门价值观崩塌后的沮丧和失望之后,我学习到不要过多地执着于某些事物,而是投身到未知中去体验更多的可能性。

正如我在广州时和老茹说过的一句话:

放下朴门,去把你的生活过成诗吧。

城市山民老秦种的菜地

 

写在后面

过去的一年里我收到很多朴门圈子的人的好友申请,最近的几个月我很少添加备注“朴门交流”的好友申请了。我写下这些来解释我对朴门的淡漠。我表达我的观点,因此使用一些评价性(评判性)的词汇,这也是我在写下这篇文字时内心有些烦躁的原因。我希望我的文字里的“我认为”“一些”这些词汇可以让你们认识到这只是我对一部分朴门实践的个人观察,我无意以一种绝对的自负强加自己的认识给读这篇文字的人。写下这些,更多的是为了以文字清理我对朴门的纠结,写完之后,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沙漠里种花

触碰你的真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