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转载]在电影中写作,在电影中感悟

 阳光满城6536 2019-03-13
    感谢,感动,感恩。

关注王开东老师,由来已久。

喜欢开东老师的文字,更是根深蒂固。

因为爸爸是教师,从小我就对教师这个行业很尊重。也梦想着自己大学毕业之后,当一名像爸爸那样虽默默无闻却幸福无比的老师。但天不人愿,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我还是与教师失之交臂。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也更不能影响我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何况,因为命运的垂青,我接触到包括王君老师在内的很多优秀的甚至是非常出色而且名声在外的老师,他们给我力量,给我指引前行的方向,给我人生最美好的启迪和智慧。而开东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近来,有幸读到他刚出版的新作《中学语文电影课》。此书,引起我浓厚的阅读兴趣。前前后后读了两遍,有的章节,甚至读了多遍,还是那么喜欢。有时候兴起,竟会从夜晚读到东方既白,还是兴致勃勃竟无半点倦怠。从中,也会有很多的共鸣在心中激荡。可能因为我们都是同一时代的人吧,总有时代的一些认同感。我不教书,按理说,不会对教育的文字如此感兴趣。但开东老师的教育文字,我却一篇不落。他的博客上的文字,我每篇都细细读过,有的甚至还要留评,不管对与错,也会表明自己的观点与喜爱。可见,他充满智慧的、明亮的、涤荡心胸的文字,早已深得我心。

这本电影课,带给我很多直观的,暗含的甚至是心灵深处的美丽与悸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开东老师浪漫,执着,唯美,博学,真诚,坦荡。读他的文字,会带给你无穷的愉悦感与醍醐灌顶般的顿悟。无论是教育的、生活的、还是人文的,统统都体味深刻,让你爱你所爱,无怨无悔。

这本电影课一共分青春、教育、爱情、战争、励志和伦理六大板块,每个板块分别有对好几部电影的精彩解说,我挑选其中几部,来谈谈我读后的深切感受。

第一板块青春篇中的《青春,不沦陷——〈至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解读》。开东老师在自序里说道,“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短暂的人生无法重来,不可复制。每个人的一生,就是自己所写的一本书,无论精彩还是暗淡,都是自己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传奇。”那么,我们的青春,就是短暂的人生里更为短暂的那部分,更是不可复制,不可亵渎,是那么昂扬,那么美好,又那么绚丽。文中,开东老师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将电影中的几个主角人物当然还有配角的性格,命运,爱情观,价值观等等都做了很好的诠释。即使没看过这部电影,单从他的叙述里,就已经深深喜欢上了。主角一,死缠烂打的郑微。这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面对自己心爱的男生陈孝正,敢于坦露自己的心迹,哪怕是放下高贵,女追男又有何妨?!虽然最后,她还是与最爱的人分手,她也没有遗憾。毕竟,在自己最美的青春里真切地活过,爱过,就够了吧。开东老师说,她碰到了传说中的洋葱王子。他说,“你想要看到它的心,只有一层一层地剥掉它的外衣,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地让你流泪,最后才知道,原来洋葱根本就没有心。”我觉得这段论断说得太好了!世上有那么多痴情的女子都遇到了洋葱男,自己将爱全部付出的时候,却得不到对方的心。因为,这样的男人,根本就没有心。是女孩的不幸还是幸运呢?主角二,飞蛾扑火却无怨无悔的阮莞。面对不负责任的男友赵世永,哪怕是怀了他的孩子,因为他的一句害怕,阮莞义无返顾地打掉了自己的孩子,从此,与他一刀两断,恩断义绝。这该是多么有勇气又多么悲壮的举动。开东老师说,“其实,有时候男人的软弱就是不负责任,他不过是用软弱来躲避自己的责任。”真是一语中的!早知道不敢告诉妈妈,当初干嘛去了?为何还要招惹人家?这样的男人,真是让人不齿!阮莞最后还是因为爱而结束了自己年轻而美丽的生命。如飞蛾扑火,无怨无悔。开头老师最后说,“青春不朽的另一层含义,就是青春死了。一种可能是青春死了,我们老了。还有一层,是我们死了,把自己葬在青春里。阮莞选择了后者。”谁的青春不是在自己的心里是不朽的呢?即便我们老了,但青春却永在。主角三,贫穷自尊的朱小北。极度贫穷却极度自尊的朱小北,在开东老师的笔下,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小北虽穷,但有志气,有骨气,有自尊,有人格。当被污蔑偷了小店主人的东西而且遭受打骂侮辱时,她愤怒了,气疯了,把小卖部砸了个稀巴烂。但即使是这样的一位女孩子,对于爱情,却不敢奢望,只是单相思。以至后来,在自己喜欢的男孩面前,选择性失忆。开东老师说,“一个贫穷过的孩子,必然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必然是一个容易受惊的孩子,也必然是一个记忆力超群的孩子。她选择性失忆,这是她自尊民强大的另一个证据。”对于这个理解,我深以为然。试想,哪一个暗恋者愿意让自己喜欢的人看到自己的不堪呢?这是自尊心所不能容许的。主角四,深度拜物的黎维娟。在开东老师的笔下,这个拜金女的庸俗的爱情观,人生观还有她后来心酸的命运,在我们面前一一展现开来,读后让我们唏嘘不已,慨叹不已。开东老师最后说,“这样的人,我们见过太多了。宁愿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一些人青春还没有开场,世故老人就来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真正的爱情又有多少呢?一些女孩,特别是一些漂亮的女孩,凭着漂亮的资本,将爱情观也随着物质而物化,不再纯洁,美丽,只是庸俗,丑陋。让人心痛却又无可奈何。还有对配角曾毓和施洁的解说,也一样精彩。最后,开东老师说,“青春是用来怀念的,不是用来堕落的;青春是用来缅怀的,不是用来刺痛的。青春不会老,老去的只是青春的躯壳。”我们的青春岂不是如此?我们的青春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稍稍触碰,就会感觉到疼痛。我们的青春不老,相反,永远鲜活,美丽。

第二板块教育篇中的《每一个孩子都独一无二——<放牛班的春天>解读》。讲述了一个失意音乐家马修到一个叫“池塘之底”的学校担任教师的故事。这篇解读,更多的是教育方面的,更是充满智慧的,让人感受深刻的。我虽不能与开东老师一样教着学生,但我也是女儿的妈妈,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我也在做着教育工作。就像开东老师所言,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的女儿,当然也不例外。从中,我领悟到很多教育的智慧,教育的灵光。面对音乐家马修老师对于差生的耐心和不放弃的态度,开东老师这样说,“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生,马修对他们一视同仁,在平等的基础上,让天才散发出独特的光芒,进而成为独立思想和自由灵魂的人。而教育的本质就是用思想和灵魂造就完善的人。”我觉得这话说得真好!开东老师是名师,是大家,但本身更是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在他眼里,学生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好与差,只有差异和不同。这是一位教师所具备的很珍贵的教育品质。对于马修老师对学生的爱,他这样说,“爱是教育的根本语言。它甚至远远超过了教师的责任感。责任感可能是职业使然,而爱则是天性使然,天性使然的东西,更值得心灵的珍藏。爱就是爱,只是爱,不添加任何的附属。因为爱,所以爱。”这段话,尤其打动我。我是一位家长,当然期盼孩子的老师能用自己的爱来教育孩子,感染孩子,让她正直,善良,阳光,健康,快乐地长大。开东老师的宗旨也是这样。在他的博客的个人简介里,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王开东: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位普通的老师,一份平凡的职业,一份热烈的坚守,一个庄重的承诺:用心寻找春天和快乐,用爱编织秋天和自由。”一位名师,能用这样珍贵的情感来教育孩子,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用这样浪漫诗意的灵魂教书,且执着不悔,真是让人敬佩之至!

第四板块励志篇中的《失火的天堂——<小鞋子>解读》。说实话,这一篇是最为感动也是我流泪最多的一篇。虽没看过电影本身,但通过开东老师精彩的叙述和解说,我早已深深爱上了这部充满励志的影片。其实电影内容很简单,只是围绕丢失的一双小鞋子展开内容,开东老师从承担,到寻找,到创造,再到竞争,四部分精彩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于担当的,拥有美好心灵的,爱护妹妹的小小男子汉,看到了兄妹之间真纯的美好的情谊。这点最打动我。开东老师在解说阿里承担的过程,说得荡气回肠。兄妹两个轮换穿小鞋子的过程,让人无不潸然泪下。在哥哥阿里被迫退学边走边擦眼泪的过程里,开东老师这样说,“阿里苦苦哀求无用,泪盈于睫,只有转身走出学校,一边走一边擦眼泪。阿里的这双泪眼,让太阳失去了温度,让全世界看电影的心,都碎得无以复加……”读到这里,我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泪眼中,我眼前浮现了倔强的哥哥那无奈的眼神,那为没给妹妹实现承诺而难受心碎的心情。之所以如此,还有一个情结。一直不为人知的“哥哥情结”。我家都是女孩,有姐姐有妹妹,其实姐妹几个很团结很要好,我也很幸福。只是,唯一缺憾的,还是因为缺少一个爱我,疼我的哥哥。看着别的小朋友有哥哥疼爱和呵护,内心里就充满了向往和羡慕。虽然这件事直到如今也没人知道,包括我的爸爸妈妈。但却深深地藏在我的内心深处,稍有碰触,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我在看电影或电视剧的时候,听到有女孩“哥哥哥哥”地叫,我的内心就会特别柔软,特别触动,更是特别羡慕。所以,我特别羡慕阿里的妹妹,有这样一位爱她,呵护她的好哥哥。故事自然更会打动我一些。而在寻找过程中,当妹妹莎拉欣喜地发现自己的鞋子穿在别的小女孩的脚上的时候,兴奋得她回家告诉哥哥阿里,兄妹俩为小鞋子快要找到所表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让我很受感染。而后来因为看到小女孩牵着她的瞎眼爸爸的时候,兄妹俩对视一眼,没了言语。开东老师这样描述,“孩子的心灵就像小溪,干净地、温暖地、清亮地流淌,里面有淡淡的蓝天和随风而逝的白云,就像花草的呼吸。”开东老师说得多好!这该是一颗多么柔软细腻的心呢?他对小孩子的热爱和喜欢,不亚于我们做母亲的。这些,单凭从这些温暖的文字里,就能看到,体味到。

等到后来,因为要跑步竞争小鞋子的阿里,最终不小心跑了冠军而与小鞋子失之交臂。当他无法无法面对满怀希望的妹妹而是把满是血泡的脚浸在小池里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泪眼模糊。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承担,一种真情?哥哥对妹妹说到就要做到,可最终,还是没有做到,小小的心里,该是怎样的内疚和不安,该是怎样的难过与无奈呢?开东老师最后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超越,越过一个又一个界限,为了心中那一个隐隐约约的概念,不停地前行。然而,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认同上,在我们生命的某个阶段,我们每个个体终将被锁定在某个位置上,我们的脚步随之慢下来,并最终停止,不再寻找。心中曾有的那个‘隐隐约约的概念’逐渐模糊不清,直到完全隐没在岁月之河中。但倔强的阿里拷问着我们的良心,我们是否践踏了我们的生命?”作者这一生命的叩问,电光石火,石破天惊,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中不能自拔。

开东老师的《中学语文电影课》,还列出了80篇供小学和中学的孩子观看的电影。这在无形之中,给我们憧憬和期待。我与上小学的女儿约好,只要有空闲,妈妈就会和她一起观看这些电影,相互交流观后的感受,最好能形成文字格式。我想这也是阅读这本书的意义之一。

开东老师的这本《中学语文电影课》,可谓大手笔,大智慧,给我们启迪,给我们教育的光明和力量,给我们坚定的信心与勇气,让我们在感动和温暖中前行。这本书虽说是适合广大学生和教育者阅读,其实也更适合我们这些家长们阅读。内容简介中说,“通过深入阅读和写作分析,探究电影的叙事表达方法、情节架构、人物塑造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从素材到思维再到思想,作者打通了阅读和写作的通道,开阔了学生的人文视野,提供了解析文本的独特视角,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其实,这本书对我的意义,何尝不是如此?!

 

注:《中学语文电影课》,王开东著,漓江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