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树节|诗情画意说植物

 风吟楼 2019-03-13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春天的脚步声欢快地响起,第一批使者永远是那些萌芽的植物,岁岁枯荣,它们遵循着大自然最公平的法则,不念亦不怨,静默又欢喜。植物的过去与未来是如此地漫长,封存了厚重的记忆,等待着你我去开启。

1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绝大多数的植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陆生植物(有胚植物)起源于水生植物绿藻中的轮藻(Chara),是复杂的多细胞生物。而绿藻是来源不一的“并系群”,有的被归为植物,有的则被归在原生生物界中。绿藻多为单细胞,几乎都拥有叶绿体。轮藻纲中鞘毛藻目和轮藻目与陆生植物的亲缘性最近,说明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

绿藻(Green algae)

轮藻(Chara stantoni

2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距今大约4.5亿年前,苔藓类植物开始登陆,为荒凉的陆地带来绿意与生机。苔藓植物是非正式类群,由三个非维管陆生植物(胚胎植物)组成:藓类、角苔类和苔类。它们的特点是体型有限,喜欢潮湿的栖息地,虽然它们在干燥的环境中也能生存。苔藓植物具有封闭的生殖结构(配子体和孢子囊),但它们不产生花或种子,只通过孢子繁殖。

苔类植物图谱

晚白垩世Taimyr琥珀中的苔藓植物化石

Taimyrobryum martynoviorum

3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维管植物(Vascular plants,源自拉丁语vasculum;tracheophytes,源自希腊语trachea),是由一大类植物(约308,312种公认的已知物种)组成,其定义是具有用于输送水分和矿物质的木质化组织(木质部)的陆地植物。它们也有一个特殊的非木质化组织(韧皮部)进行光合作用。维管植物包括石松类、木贼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包括针叶树)和被子植物(开花植物)。

维管植物的木质部(蓝)和韧皮部(橙)

4

何可无乔木,多年雨露成

石松类植物包括乔木、灌木或草本。有根、茎、叶的分化,茎直立。叶为小叶型叶,多为针状,茎和枝呈螺旋状或假轮状排列生长,具单脉。叶的基部大部分为茎、枝表面留下的印痕称为叶座。

石松纲不同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

5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裸子植物,是一组种子生产植物,包括针叶树、苏铁和银杏。“裸子植物”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复合词 γυμνόσπερμος,意为“赤裸的种子”。这个名字是基于它们的种子的不封闭状态(未受精状态被称为胚珠)。它们的种子不被包裹的状态与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和胚珠形成对比,后者被包裹在一个子房内。裸子植物的种子生长在鳞片或叶子的表面,这些鳞片或叶子经常被改造成锥状,或像紫杉、香榧、银杏那样单生。

裸子植物化石(Cearania heterophylla

裸子植物化石(Cearania heterophylla

6

本是天庭粉红仙,倾心一恋动尘寰

被子植物又称开花植物,是陆地植物中最多样化的类群,有416科,约13164个已知属,约369000个已知种。与裸子植物一样,被子植物也是能产生种子的植物。然而,它们与裸子植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还能产生花、种子内的胚乳和含有种子的果实。已知最早的被子植物则是在1.6亿年前。它们在白垩纪早期广泛分布,并在1亿年到0.6亿年间取代针叶树成为优势树种。

葡萄牙早白垩世睡莲化石及重建图

泰国睡莲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植物是食物链中重要的生产者,它们的生命承载着文明最初和最后的重量。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前进的脚步亦不会停止。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不得不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破坏和物种灭绝。然而我们确应从植物身上学到,落红有情、春泥护花。植下的这颗渺小的种子,他日长成,才能有诗情画意、绚丽葱茏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傅强,许汉奎. 远古的葱茏——古植物王国. 江苏. 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2】Friis EM, Pedersen KR, Crane PR. Fossil evidence of water lilies (Nymphaeales)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Nature, 2001, 410(6826):357-360.

【3Ignatov MS, Heinrichs J, Schäfer-Verwimp A, et al. The first record of a bryophyte in Upper Cretaceous amber from Taimyr, northern Siberia: Taimyrobryum martynoviorum gen. et sp. nov. (Bryopsida). Cretaceous Research, 2016, 65:25-31.

【4Knowlton FH. Description of a New Fossil Species of Chara. Botanical Gazette, 1893, 18(4):141-142.

【5Kunzmann L, Mohr BAR , Bernardes-De-Oliveira MEC. Cearania heterophylla gen. nov. et sp. nov. a fossil gymnosperm with affinities to the Gnetale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northern Gondwa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 Palynology, 2009, 158(1-2):193-212.

【6Mogucheva NK, Naugolnykh SV. Gagariostrobus cylindricus (Prynada) Mogutcheva and the Permian—Triassic Ecosystem Flora Reorganization in the Tunguska Basin. Stratigraphy and Geological Correlation, 2010, 18(1):31-41.

美编:张  岳

校对:黄志伟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微信公众号,文章只为学术新闻信息的传播,不代表我公众号所持的观点。具体信息请参考原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