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许多人逛召稼楼的方式都是一路走一路吃,然后渐渐被各种小吃、糕团塞饱肚子。走不动了就坐在临河的廊檐下,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悠哉地欣赏水岸风景,格外惬意。说召稼楼就不得不说这里的众多美味,首先就是招牌召楼羊肉以及召楼拆蹄(手撕走油红烧蹄膀),那个味道绝对是正宗的老上海浓油赤酱;无论是2元一只的本地汤团,三林猪皮,各式口味的烧卖,还是经典的浦东老八样,放学路上的油墩子,记忆中的海棠糕都可以满足各位吃货的挑剔味蕾。加之价格也跟公道,很多上海人离开古镇之前还会买一些回去,作为给亲朋好友的手信。 ![]() 很多人都会把召稼楼和市区的“七宝老街”作比较,不过作为两个地方都去过的我来说,七宝的定性更倾向于仿古的美食“老街”,而召稼楼更像是一座正儿八经的江南古镇,无论格局规模还是街巷特色,抑或水乡韵味,都不比七宝古镇逊色,甚至由于在“修旧如旧”标准把握上的不同(七宝太新),而更显古味。 ![]() ![]() ![]() 即使交通不算便利,但是这里每一天都挤满了前来感受上海民俗民风的游客,绝大部分都是上海本地人,因为外地游客基本都去朱家角了。尤其是到了春节前夕,来召稼楼走一走,再采办一些具有上海特色的年货,然后满载而归,是上海老一辈最喜欢的过年方式了。这大概就是我们父母辈最怀念的,“老底子”的味道了。 ![]() 每逢春节,北上广都像一座空城。尤其是上海,年味越来越少,除夕夜市区连鞭炮声都听不到。如果你也因为感受不到年味而越来越不期待春节,倒不如来召稼楼走一走,感受一下古镇在春节前夕、摩肩接踵的人潮背后,大家依旧守着的那份对于过年的仪式感;以及面对四时交替,内心的敬畏与欣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