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家燕子还唱歌 转载

 悠悠清莲 2019-03-14
                                               燕子,
                                               汝又来乎。
                                               旧巢破,不可居。
                                               衔泥衔草,
                                               重筑新巢。
                                               燕子,
                                               待汝巢成,
                                               吾当贺汝。
                                                     ——民国学生课文《燕子》

                        谁家燕子还唱歌

                                                 邓康延

  燕栖檐下,是一种环境叙述,也是一种善良的表达。故国家园皆是生来的信托,年年燕去燕归,是节令之约,也是故人信守。战火离乱,灾患拆迁,都使燕子长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轻巧地书写了另一种史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其实比二月春风更像剪刀的是燕尾。

  栖居,于屋于巢,都是一生的命运,为了后世的繁衍,人能伐木筑梁、烧砖垒墙,与那燕子一家的衔泥衔草筑巢,本就是异曲同工。燕子的快乐歌唱,呢喃互诉,并不亚于人的歌唱倾诉。燕子对大自然的倾情之爱,可歌可舞,不论烽火连天、江山易主,不论栖身豪门或百姓家,燕子仿佛在命运的归宿里,辗转一生。

  1906年,中国早期的留学生沈心工填词一首《燕燕》,成为最早的学堂乐歌之一。“燕燕,燕燕,别来又一年。飞来,飞来,借与你两三椽。你旧巢门户零落不完全,快去衔土,快去衔草,修补趁晴天。燕燕,燕燕,室内不可留。关窗。关窗,须问你归也不。你最好新巢移在廊檐头,你也方便,我也方便,永远意相投。”

  1957年,中国电影《护士日记》的一首插曲风靡一时:“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这旋律一直回荡于我的童年。此歌“文革”中遭禁,罪名好像是小资情调、靡靡之音。再后来莺莺燕燕的歌任人放开唱,可城乡也开始大拆大垒,檐和檐下的燕子都少了。

  一些自然的东西,历经人世沉浮,不再自然。那是燕子和诗人的忧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