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不是平庸,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于领导力和控制力的修炼

 为什么73 2019-03-14

枕着论语,睡出更好的自己,这里是小梁为您带来的《睡睡平安之梁注论语》。本文内容节选于喜马拉雅音频节目《睡睡平安之梁注论语》152期。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 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 ”

01

中庸不是平庸,而是努力的结果

本篇我们要学习的《论语》中的这句话,几乎可以用来统和小梁多年以来的一种思维——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很感慨地说:“中庸作为一种德行,其实是很了不起的,至高无上的品格,但大家现在好像已经偏离这种状态很久了。 ”

这难免会让大家产生一个疑惑,中庸怎么会是一种至高的品格状态呢?很多人都以为中庸就是平庸,和稀泥,面目模糊,骑墙、可左可右,忽左忽右……其实,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会。

程颐曾经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什么叫“不偏”?其实“不偏”是一种需要很努力才可以坚守的状态。比如一位领导,在面对很多部门、下属时,他是否能按照以前定下的游戏规则做奖惩,而不是心中有所偏颇——喜欢这个部门,就表扬;不喜欢这个部门,就花各种力气折腾;谁听话,就帮谁多点儿;谁不听话,就整谁多点儿。

做父母的也是一样。有的父母更喜欢听话的孩子,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总是给他找理由:“ 嗯,下次不要再犯啦。 ”如果父母不那么喜欢这个孩子,哪怕孩子做对了,也会对他进行批评,这种状态就叫“ 不中 ”。

“中”是一种原则性的坚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都不改变这种坚持,就叫“庸”。所以,中庸是努力的结果,实际上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于领导力和控制力的修炼。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02

儒家所讲的“中道”,它不来自道理,很多时候来自体验

《论语》是一本讲述如何做君子的言论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领导者用原则,用不偏不倚的规矩来管理,比用好恶、激情、当下某些随意的判断显然更具有可持续性。

关于中庸,历朝历代的许多先贤都进行了很深入的讨论,在这里小梁想和大家分享我能理解的中庸状态。

我们学物理的时候知道了一种叫合力的状态——当你拉开一张弓的时候,这根弓弦张开的力被分成上下两端,但它的合力却是居于拉开的弦上下两端的中间位置。如果你在中间位置放一支箭,合力会把这支箭沿着中间的这条线推送出去,如果你不放箭,合力还在吗?

其实,当你拉开弓的时候,没有搭上箭,这股合力几乎不能产生任何作用,你可以用手在一张拉开的弓放箭的位置挥来挥去。这种状态最接近空性的状态——有,又没有;没有,又有,似空非空,似有非有。

有一年,小梁带着儿子去练习弓道,弓道老师告诉我们:“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学生要掌握六艺,其中一个就是学习如何拉弓射箭。 ”我以前以为,学习拉弓射箭就是让知识分子拥有上战场的能力,能文能武、能吹牛、能打猎,后来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

在古代,君子练习拉弓,最重要的练习是拉一张没有搭上箭的弓——当你把弓拉满以后,能否体会那种本来应该放着箭,却没有放箭的地方所和合出的那种空空的,却具有合力的状态?

据说君子在练习弓道的过程中,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样练习的:拉开一张没有搭上箭的、空空如也的弓。

小梁在反复练习把弓拉开的过程中,突然感受到了孔子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拉开一张没有搭上箭的弓。原来是为了长时间定在那儿感受合力——没有放上箭,仅仅是一团空气的合力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许就是“中”的状态。

请不要指责小梁花了太多时间去描述这种状态,因为这种状态太重要了。它几乎可以让我们感受儒家所讲的“中道”,它不来自道理,很多时候来自体验。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03

儒家讲的中间态,道家讲的中脉,佛家讲的空性,或许是同一个东西

有一年,小梁去终南山见张道长,他告诉我:“ 要体会自己的中脉。”我一直不能理解什么是中脉,现在有点儿感觉了。

从道理上来说,中脉是人端坐,或者平衡站着的时候,从头顶的百会穴一直往下垂直的中空状态。

我们知道,人是左右对称的,如果我们身体左边和右边的肌肉、骨骼、筋脉是平衡对称地拉着,前后也是这样对称的。那么,当你在打坐或站桩的时候,整个身体会处于中间态的平衡,这种中空的能量平衡态,叫中脉。

举个例子,在广阔的大洋上,奔腾着许多洋流,它是冷流和暖流交汇后形成的海水运动的管道。有部电影叫《海底总动员》,里面有只小丑鱼叫尼莫,它之所以可以从大陆板块的这端到大陆板块的那端,游过整片大洋,其实并不是它在游,而是它处在洋流中。

在冷流和暖流交汇的状态下,激荡出了一个走势,在海洋里循环往复,是冷暖两种状态的动态平衡态。

如果你处于这种状态,不需要游,也会被激荡的洋流推动。这件事很难用语言描述,但精妙的人类,总是试图在所有对立中,寻找这样一种“惟精惟一”的平衡状态。

如果我们把一只球向天空抛去,从抛出的那一刻开始,它一直在上升,直到某个点不再上升,在马上下降之前的状态就是从抛起到落下的中间转折态。小梁窃以为它就是中态——介于升和降之间的转折态。

如果你把球从抛起到落下的整个过程视为一个整体,那个点就是中庸之点。

这种状态很重要,它既属于上升的波段,也属于下降的波段;它既不属于上升的波段,也不属于下降的波段。在数学里有一个类似的概念,是印度人发明的,在负无穷大和正无穷大的中间有个状态——零。

它本来没有,是被概念化创造出来的,但又明明白白地呈现在那里。每件事物、每条运动轨迹、每种生命状态、每群人,每种力量的博弈……都会出现这种态,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描绘的叫“纳什均衡”。

这些年,如果你写过字、练过太极、站桩……老师都会跟你讲找到那种平衡态——既属于,又不属于;既是,又不是。

小梁窃以为,这就是儒家讲的中间态,数学里的零的状态,道家讲的中脉的状态,佛家讲的空性的状态(这是我的猜测,可能不对,供您批评)。

在睡觉的时候,你有没有把从阳到阴——从醒着到睡着的交界点把握住呢?如果你能捕捉马上要睡着的时候,还能意识到睡着的感觉,那一定是种非常神奇而愉快的体验。关键在你觉察的同时,还能在下一个0.01秒里进入梦乡,你能捕捉到那种状态吗?

捕捉这种状态和拉一张空的弓、打坐的时候保持平衡、把球抛向半空停留在最高点,其实是一样的。这难道不是一种非常极致而玄妙的状态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