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非药物性因素

 adong1233 2019-03-14

文·程书权 广西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核苷类似物(NAs)治疗和控制慢性乙型肝炎(CHB)具有抑制HBV作用强、效果确切、使CHB患者肝功能长期稳定,大量减少与延缓服药者病情恶化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等特点,且服用方便,不良作用低微,患者易于接受。惟疗程长,停药易复发,HBV可突变耐药为其不足。在用药过程中,常常发现部分患者肝功能波动或病情反复,疗效并不尽如人意。目前已知许多非药物性因素对NAs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值得引起用药者的临床关注。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非药物性因素

1、是否有专科医师指导用药

知识爆炸时代的来临,使得临床分科日趋精细,而一些基层医师的认知水平远远滞后,对专科疾病的认识往往出现谬误。常有在专科医院治疗效果很好的CHB患者被不懂行的基层医生导入误区而复发、反弹的事例。甚至有些综合医院的中医、康复、肿瘤、妇产、小儿、消化外等专业的“大”医师亦经常以偏概全,对NAs的应用出现很大的失误或偏差情况。

2、是否彻底忌酒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非药物性因素

此点至关重要。酒精需要在肝脏中解毒,长期过量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病。感染HBV期间,肝细胞存在炎症、纤维化已经使得肝脏的解毒能力捉襟见肘、大打折扣。虽然服用NAs使HBV得以抑制,患者血清生化和病毒学指标得以恢复,但病毒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杀灭,潜存在肝细胞核内的HBVcccDNA做为“种子”随时有死灰复燃的可能。病人抗病毒有效后如果在饮酒方面依然故我、不加节制,酒精作为另一种外源性毒素在肝脏必会助纣为虐,其负性影响足以达到1+1>2的结果。

目前酒的种类形形色色,许多嗜酒的患者以为不喝高度白酒就是戒酒了,认为啤酒是饮料, 喝起来反而更加没有节制。一些中老年,常有风湿性关节炎或腰腿痛的毛病,喜欢自己配制一些药酒每天喝一点,观念上认为药酒不是酒,长此以往,吃药的疗效会被这些不是“酒”的酒打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可能诱发耐药病毒株的提前产生,甚至引发肝硬化、肝癌的出现。

3、是否有饮食因素影响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非药物性因素

目前上市的5种NAs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均为每日一次,每次1颗。除恩替卡韦宜空腹服用,以免进食影响药物吸收和有效的血药浓度外,其余4种餐前还是餐后服用没有特殊要求。严格来讲,服用恩替卡韦的前后2个小时除饮水外禁止其它食物。一般对一个生活规律的人而言,如果没有半夜吃宵夜的习惯,宜睡觉前服用。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非药物性因素

乙肝患者服药期间少或不饮浓茶较为重要,一方面,因NAs的有效成分多为生物碱,而茶叶里含有大量鞣酸,如果服药过程中喝茶,可能会使二者中和,进而导致药物失效;其次,茶叶中含有单宁酸、茶碱、咖啡碱等,饮用后会产生利尿作用,使血液中的药物被很快“冲刷”出去,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过短,有效血药浓度降低,不仅削弱抗病毒作用,长期处于低浓度环境的HBV还可能提前诱发耐药株的出现;再则,饭后立即饮茶、餐前1小时饮茶,还可稀释胃液、冲淡胃酸而妨碍机体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另一个问题是,我国民间或不同民族的群体,会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采集一些植物或菌类,作为食材之一加入食物、蔬菜、汤类、茶饮之中,这些物品对于多数人而言,不构成健康威胁,但对一些特异质患者或肝功能频临失代偿的严重患者,长此以往会潜移默化地加重肝脏负担,削弱药物作用。

4、是否合并其它基础疾病

许多中、老年患者可能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或已演变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腹水,需要长期透析、静脉输液或应用利尿、脱水药物等,此时均需要重新评价NAs的血药浓度以及对CHB的可能不利影响。合并感染结核杆菌、HIV、HCV等其它传染性疾病,还有可能因病原体之间的复杂交互干扰、治疗用药的相互拮抗、药物不良反应如肝毒性的发生和某些品种诱发HBV耐受等等,对NAs的疗效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

5、是否长期应用其它药物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非药物性因素

抗生素、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止痛剂、激素、精神药品、免疫抑制剂、中草药及中成药等许多品种均具有潜在的肝毒性,许多老年乙肝患者因合并各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这些药物除本身对的肝脏毒性外,还可能对胃肠道、肾功能等产生影响,加大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和患者的耐受性及依从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性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过久用药可抑制机体对HBV的免疫清除能力,促进HBV活化,对抗或削弱NAs的临床疗效。值得注意的是,中草药、“小偏方”、单方、验方等服用时间、剂量、配伍随心所欲,无科学规范的把控,对肝脏的影响不可小觑,因之诱发肝衰竭者屡见不鲜。

6、是否体重指数超标或潜存脂肪肝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非药物性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肥胖症、脂肪肝比比皆是。乙肝患者与肥胖症、脂肪肝并存者较多。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合并脂肪肝、肥胖症的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降低,耐药的发生率增高。

7、是否遵照医嘱用药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非药物性因素

不少人不严格按照医嘱及时服药,什么时候想起来才去服用,认为每天有1次药吃就行了。这样每天不规律地用药,使得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不均匀,1天24小时之间血药浓度似过山车般忽高忽低,久而久之轻者使疗效打折,甚至还有诱发药物耐受之虞。有的患者服用一段时间药物之后,自己各项指标都恢复了正常,服药时偷工减料,把一日的剂量分成两天使用或者干脆隔日一次服用。在三两个月短期内看不到什么变化,最终会为诱发耐药性买单。依时依量不折不扣的遵医嘱服药十分必要。

8、是否及时复查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非药物性因素

NAs的抗病毒治疗是一项精细的系统工程,绝非短期内一蹴而就。临床症状、肝功能、病毒学指标等的恢复仅仅是取得效果的起点,此后的追踪随访尤其是患者服药期间的定期复查,是保障疗效,及时发现病情反复、病毒耐药、疾病进展或恶变为肝癌等状况的后盾和基石。多数患者经过8~12周的NAs治疗,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病毒阴转、生化指标正常的应答期。病情稳定后患者往往逐渐放松了戒备,以为只要患者遵照医嘱用药就万事大吉。许多患者不知道多久复查一次,每次需要复查什么内容,到哪一级医院复查,找哪个专业的医师咨询复诊。有的干脆光吃药,几年都不进医院复查一次,有的是等到出现黄疸、腹水、肝区疼痛等肝硬化、肝癌信号才想起来复诊。

目前NAs治疗者肝癌的发病率已降低,但每一个患者,依然不能杜绝恶变为肝癌的可能,临床治愈并没有进入不患肝癌的保险箱。定期复查也有利于沟通、谅解,避免纠纷的产生。临床常见某位坚持服药多年、依从性一直很好的患者恶化成癌。一般要求患者服药期间起始2~4周酌情复查一次肝肾功能、HBVDNA等指标,视上述指标改变情况间隔4~6周复查一次,恢复正常后最好每12周复查,腹部B超、乙肝五项、肿瘤标记物等每年至少复查2~3次。CT、核磁共振类影像学检查视B超情况而定。肝脏弹性、肝纤四项等纤维化指标半年一次,肝硬化患者还应该关注血常规、凝血因子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复查中如果发现HBVDNA反弹,还要警惕病毒基因耐药突变的可能,及时加做相关检查,酌情调整治疗方案。

9、是否有长期用药的心理准备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非药物性因素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我国的相应指南要求服药最短时间不少于4年,HBeAg阳性者发生HBeAg血清转换后再巩固至少3年,HBeAg阴性者疗效不确定。因此治疗前宜告诉患者有长期服药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使患者明白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包括对CHB及其危害的知晓、自身疾病状况的评估、长期服药的依从性、定期到医院复诊的时限把握与顺从、对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认知与心理承受、经济方面准备情况的统筹等等。

10、是否配偶参与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非药物性因素

CHB患者服用NAs期间配偶的作用不可低估。开始治疗前,医师应注意让患者家人或配偶参与,令其明白HBV感染的危害、坚持长期服药的重要性,使家人积极参与患者服药过程之中,加以全程监督、管理、提醒、警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