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自身哲学的心得

 杨正明499qcywm 2019-03-14

​​在某些时刻我也在想我现在做和将来要做之事是不是有意义的,我指的是对于我来说。从我懂事开始我就觉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这个与众不同是区别人们认为的那种人才。对的,我要做的是和多数人认为的那种人才相反的人。例如那些善良的人,有着某种义务的人,为集体服务的人,这些人都与我格格不入。

我有一个理想,那就是有一天我仅仅以我的存在就会激怒那些有卑劣和伪善的群氓,那些没有头脑的智者。我不为任何人而存在,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我自己,例如我对哲学相对来说非常亲近,这出于我的本能,我个人的喜好。我在哲学中找到了我自己,我找到了那个被禁锢的自己。那个自己在向我求救,他说他被善良和高尚的人们压得喘不过气,他说他被这个充满自由平等的世界不断的折磨。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噩梦。当我站在生命角度看待世界时发现一切都错了,真理被挤得粉碎,谎言贯穿人类世界。我们一直追求的那个理想虽然永远不会到来可是那终究是一种倒退,或者说一种下降。那是一种最低级的人类生存方式,这是将强者,将天才压得喘不过气的卑鄙手段。平等,这个看似美丽却充满了丑恶的词。它要求扼杀真理与天才,它热爱谎言与弱者。这就是平等,这就是所谓的集体。与其说我鼓足勇气,不如说这是我天生的能力。我是与毁灭并存之人,我就是毁灭。生存与毁灭并不是敌对,相反他们互相扶持,互相促进。例如我之前那被卑劣教育迫害的价值观念,毁灭那种价值意味着再生,意味着又一次攀登高峰。例如我的进步在于我忘记了学校里的卑鄙的模式教育,这与我格格不入,它损害了我的天性,降低了我的智慧。

对于我来说学者的工作是艰难的,负责传播文化的工作也固然伟大却与我格格不入。例如有某些画家到了中年喜欢学习某些前辈确立自己的风格,我觉得这是可笑的,哲学也一样。我认为没必要去在大学公开开设笛卡尔、康徳、叔本华或者尼采的哲学和著作的分析课。因为这根本就不适合多数人,有哲学嗅觉的人自然会去发现这类天才,无天才本能之人靠后天的灌输教育是行不通的,他们学会的仅仅是一些文字语言罢了,他们无勇气去承受那种极度危险的思想和使命。荷马和歌德的著作也是一样,过度的公开分析这毫无意义,这是促成教条主义的一种方式。况且古典英雄本身是高贵且独立的,公开去学习希腊英雄的高贵和勇气是行不通的。

成为一个天才首先是要从幼年时就有这种本能,成为一个与众不同之人的本能。这是第一步,没有了这个是不可能成功的。然后就是成为天才的过程,这个是我正在努力的,而且我希望我会成功,我对此的信心并不是很大,因为这本身非常困难。我希望我的未来会愉快的度过我接下来的时光,我花了这么多年才摆脱那种卑劣的社会价值是非常值得的,我对此感到骄傲和庆幸。希望未来我能有一种富有生命力量的思想,然后写出一本我个人满意的书。在最后我还是要说我对大提琴还是那么情有独钟,只要听到大提琴的声音就使我舒适且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