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炎炎如何安全游泳?溺水救援知识知多D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3-14

广州市体育局游泳安全系列活动知识点满满,一起来看~

文/图 羊城派记者 苏荇

广州市体育局举办的“安全游泳,幸福万家”2018年游泳安全系列活动之游泳救生员岗前培训第五站(白云区)11日在南国酒店举行。白云区共有50多家游泳场所,90名多名游泳救生员参加了救生安全岗前培训。

今年的游泳救生理论培训在常用岗位技能的基础上侧重提高游泳救生员观察与判断能力,同时新增水质处理和AED除颤仪的讲授,在实操层面进行了赴救技术、200米连续游、25米速度游的练习和考核。

此外,现场还安排游泳救生团队进行2个应急演练科目的示范表演,使游泳救生员从理论素养到实践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夏日炎炎如何安全游泳?溺水救援知识知多D

培训现场

炎炎夏日,在泳池中畅游是许多市民群众消暑降温、健身锻炼的不二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广州游泳过千万人次。

游泳跟其他运动相比,专业性更强、技术要求更高,是国家级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如未进行专门学习培训,存在较高危险性,另外游泳场所的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为此,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游泳场所安全开放管理工作的广州市体育局,积极开展重点岗位人员(如场馆管理人员、游泳救生员等)岗前培训、游泳场所联合监督检查、学生防溺水宣讲、加强信息化管理等工作。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广州市体育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公司,协助完成培训工作,每年游泳救生员等重点岗位培训人数1300人以上,覆盖所有开放经营的游泳场所。使培训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成效化。这在国内属于首创。

夏日炎炎如何安全游泳?溺水救援知识知多D

培训现场

本次“安全游泳,幸福万家”2018年游泳安全系列活动―——游泳救生员岗前培训覆盖了全市11个区所有的对外经营游泳场馆及学校游泳场馆。

首场培训设在黄埔区,已于5月29日如期举行,目前已顺利完成了黄埔、增城、天河区、从化区四个区的培训,接下来会在其他区陆续展开,最后一站是花都区,6月22日完成全市游泳救生员培训。

通过培训与宣传,其目的主要是让游泳救生员、游泳场所经营者进一步了解游泳的专业性、危险性、安全要求等,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做好防范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游泳场所的安全开放,筑牢水上安全线,促进游泳项目的健康发展。(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温馨提示

广州市体育局温馨提醒广大市民,要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做好防范措施,安全游泳,快乐游泳。在游泳时,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游泳九不要:

(一)不要在靠近饭前和饭后的时段游泳.饭前饥饿时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因低血糖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症状。

(二)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可能会导致肌肉痉挛,也会使心脏加重负担;剧烈运动后马上进入泳池体温会下降,会使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三)女性卫生期不要游泳。卫生期游泳,容易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甚至不孕。卫生期,身体免疫力下降,游泳受风寒,容易生病。

(四)不要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保护身体,或涂防晒霜。

(五)没做准备活动不要游泳。水温通常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特别容易引起肌肉拉伤。

(六)有如以下病状时不要游泳:一是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药物不能控制,游泳有诱发中风的潜在风险;先天心脏病,严重冠心病、风湿性瓣膜病,严重心律失常应禁止游泳。

二是癫痫病,癫痫病发作时,意识失控,如果在游泳中突发,非常危险。

三是耳、眼病急患。无论是急慢性中耳炎,一旦水进入发炎的中耳,会使病情加重,甚至可使颅内感染。患急性眼结膜炎时,禁止游泳,此病毒在水中传播速度快。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发病时,避免到游泳池游泳。

四是皮肤病。如各个类型的癣,过敏性的皮肤病等,不仅会加重病情,还会诱发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并且给他人带来危害。

夏日炎炎如何安全游泳?溺水救援知识知多D

培训现场

(七)酒后不要游泳.酒后游泳,身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大量消耗会出现低血糖,另外,酒精能抵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转化及储备,从而发生意外。

(八)不要忽视游泳后的卫生。游泳后,应立即用软质干巾(毛巾或纸巾)擦去身上水珠,滴上氯霉素或硼酸眼药水,清理出鼻腔分泌物。如若耳部进水,可采用“同侧跳”将水排出。之后,现做几节放松体操及肢体按摩或小憩15-20分钟,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劳。

(九)不要野泳,或在陌生的公开水域游泳。由于公开水域受流速、水草、泥沙等影响,容易发生意外。建议泳客到有高危许可证的游泳场所游泳,游泳是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游泳池需符合国家关于游泳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后,如按要求配备救生岗和救生员等,办理高危许可证,方可对外经营。

二、泳客行为十项规范:

(一)服从救生、管理人员的指挥,在规定时间和区域内活动;

(二)遵守公共场所文明守则和游泳场馆活动管理规章制度;

(三)饮酒后不得进行游泳活动。

(四)不得进行跳水、潜泳、嬉水打闹等危险活动;

(五)患有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癣疹、酗酒者、精神病、癫痫病和各类传染性疾病不得入场进行游泳活动。

(六)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没有成年人陪同不得入场进行游泳活动。

(七)发生台风、雷暴雨等不适宜游泳的状况时,应中止游泳活动,听从管理人员指挥进入安全区域。

(八)游泳者不宜携带贵重财物进入游泳场所,对其携带的财物有特殊保管要求,游泳场所应提供特殊保管服务。

(九)游泳者不得携带宠物(动物)或危险品进场活动。

(十)泳客进入水池前,需佩戴泳帽,淋浴,通过浸脚消毒池。戴泳帽既保护自己的头发,也保持水池水质卫生,同时,也防止掉发堵住过滤水口,影响水过滤。


三、发生意外要有三意识:

(一)呼救意识;

(二)靠岸意识;

(三)争取时间意识。

如抽筋时采取仰泳方式,等待救援。

四、溺水救援三原则:

(一)评估环境和自我救助能力,首先确保自我安全。如不能胜任则第一时间向他人求助、求救以及及时报警。

(二)在救助的过程中,溺者清醒,离池岸较近。可利用物件进行间接赴救(池岸赴救),不建议采取直接赴救(水上赴救)。

(三)必须水上赴救(直接赴救)则建议:尽量选择背面接近,利用救生器材和衣物进行救助,避免徙手救助,防止被溺者抱持。总之,在救助他人前提条件:确保自身安全。(苏荇)

来源|羊城派

责编|吕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