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保“异地就医”,看这一篇就足够了

 njmzj 2019-03-14

截止国家2016年底统计的数字,中国有公立医院1.2万家,而大家眼中最好的“三甲”医院,只有1300家左右。

而中国最顶尖的“100强”医院中,大部分都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和各地的省会城市。

谁家如果有个病人,就算不是重疾,也都希望得到最好的治疗方案。

如果在北、上、广再有个亲戚朋友什么的,那去“顶尖”医院治病就成了必然。

目前医保(包括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也很普及,在大多数家庭还没有充足商业医疗保险的情况下,医保是唯一能降低医疗开支的手段。

但是,各省都有各省的医保政策,甚至地级市都不同:药品目录不同、计划待遇不同、报销比例不同,所以医保并不互通。因此,如果去其它省市看病,报销就成了大难题。

关于“异地就医”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两年前让我去写,我还真不知道怎样才能帮你完整梳理出方法流程,因为过于复杂、繁琐。

但今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不论从政策层面还是实操层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今天我就整体再细致的给大家做一次梳理,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具体内容如下:

●异地就医都有哪些情况?

●不同情况的异地就医手续该如何办理?

●异地就医的其它注意事项

异地就医都有哪些情况?

何为异地呢?就是你医保的“参保地”和你真实的“就医地”不一致,就属于“异地”。

异地就医情况,通常可以分为三种:长期在异地居住的就医、转诊异地医院的就医和异地出行临时的就医

1. 长期在异地居住的就医

长期在异地居住也分为三种不同的人群情况:

①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比如工作时在某城市,退休后回老家定居的人;或者迁移到子女定居地的老人。两种情况都要迁移户口。

②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在异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这个就是指之前在A城市交社保,后来长期到B城市生活的人,比如到大城市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等。

③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且符合参保地规定的人员

这是指那些长期被派往外地办公、出差、学习等的人员,比如长驻某城市办事处的人员等。

这三大类人员,在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之后,都是可以正常结算报销的。

2.转诊异地医院的就医

绝对实操!医保“异地就医”,看这一篇就足够了

这种情况也是属于遇到最多的一种情况。不论是省内从地级市医院往省会医院转诊,还是从省会医院往北上广顶尖医院转诊,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情况的人员,只有医院给你开具了“转诊转院证明”,同时你也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之后,才可以使用社保卡进行结算报销,否则是不行的。

所以,关键在于“医院开具转诊转院证明”环节这个环节大家一定仔细看好我下面讲的,否则后患无穷

按照官方的说法,“转诊转院”需要符合“逐级诊治、专家审核、双向转诊”的原则,即:

一是所患疾病属于本市定点医疗医院不能治疗的危重疑难病症;

二是经本市三级甲等定点医疗机构或市级以上专科定点医疗机构检查、专家会诊仍未确诊的;

三是接诊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高于本市诊疗水平。

说白了,不是病人想转院就能转的,而是给你主治的医院和医生说了算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再明确一下:

·正确的情况:如果A君在老家医院看病,疑似罹患了癌症,但是老家医院医疗水平不行,会给你开具“转诊转院证明”,转到省会医院或者你找好的大医院。

这个时候你可以顺利转院,在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后,在省会医院或者大医院的住院费用都是可以正常报销结算的。

·不正确情况:如果A君在省会三甲医院看病,确诊罹患了癌症,也给出了治疗方案,但是A君不放心,自己又跑到北京的顶尖医院做了确诊。果真是癌症,也给出同样的治疗方案或者更优的治疗方案,于是A君就在北京的医院进行了治疗。

治疗后,A君回到省会三甲医院请求之前的医生给开具“转诊转院证明”,这个时候人家未必给你开的!

因为按照“三个条件”,本省医院有治疗能力也给出方案,是可以不用转院治疗的。

如果没开证明,你自行就医,是无法用医保报销那些费用的。如果给你开了,那你真是太幸运了。

这就是“转诊转院”所述条件的真实情况,很多病人也都是事后才知道,导致巨额治疗费用一直未能报销。

为什么会这样?!一是因为医疗资源分配的问题,二是因为医保就是钱啊,医院也要吃医保过日子的,所以哪个医院轻易愿意放弃呢?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我也只能点到为止了。

所以想直接来大城市顶尖医院看病的朋友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否则可能真的费时费力又费钱。(大家看完这一点后,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文章留言给我)

那这个事儿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有,但是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人都具备。

如果你想跳过转诊转院环节,那必须在想去治疗医院所在地有常住的亲属。

这个时候,你可以按照“异地长期居住人员”的条件申请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只要备案成功,你就可以直接在你想要治疗的医院进行救治了,同样也可以正常报销结算。怎么办手续,后面会讲。

这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法,但凡医院能顺利的同意转诊转院,都不用去麻烦他人的。

3. 异地出行临时的就医

绝对实操!医保“异地就医”,看这一篇就足够了

这是一种临时的情况,比如出去旅行或者出差,突发生病要去医院。医保能不能给报呢?

这个情况,北斗哥打了几个城市的12333咨询,各地政策不一,我的建议是:

①如果是普通门诊,看个发烧、意外什么的,就别麻烦了,钱不多,自己付了吧。否则就要折腾到医保局去交材料审核,等待报销。

②如果是急诊,大部分城市是支持“先救治,后报销”的,至于报销比例很可能就会减少很多。

③如果费用预计很多,建议拨打你参保地“区号+12333”咨询清楚,有的省市是支持“电话登记备案”的,如果备了案,一切就都方便了。

以上就是三种不同的“异地就医”情况,只要按照规定正确的方式走,都是可以享受异地就医结算的。上面我一直提到的“备案手续”到底是什么呢?怎么办理呢?往下看。

不同情况的异地就医手续该如何办理?

其实现在去异地就医,只需要提前办理一项手续,即可直接用社保卡在外地住院,直接结算(门诊暂时不行),不用来回跑两地报销,即“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

前面说的三大类异地就医情况中的前两类,都是必须要进行备案的。

在介绍办理手续之前,我先要介绍一个公共的政府网站,这个网站在你日后的异地就医中会使用非常频繁。

这个网站叫:社会保险网上查询系统,网址为“http://si.”,打开后就是这个样子:

绝对实操!医保“异地就医”,看这一篇就足够了

里面有几个功能,在日后办理备案和报销时会用得到:

①异地定点医疗机构查询

绝对实操!医保“异地就医”,看这一篇就足够了

比如你要去北京的某某医院就医,这里有医院的地址信息(防山寨),医院全称、医院等级和医院编号,在填写备案表时会用到,所以要提前查好。

②异地就医经办机构查询

绝对实操!医保“异地就医”,看这一篇就足够了

病人的医保参保地是哪里,备案就去哪里,这里面都有具体参保地的医保管理中心地址,可以方便查找。

③参保人登记备案查询

这是在你申请登记备案后,可以查询到你的登记备案审核进度。没有申请登记备案前,这个功能无法使用。

④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查询

在异地就医后,可以在这里查询到花费的结算具体情况。

说完网站的这些常用功能,接下来我说说整个备案过程:

1.去哪儿备案?

前面我说了,参保地在哪,备案就去哪里的医保管理中心。参保地从哪知道呢?

如果是城镇职工医保,那就问问你们单位的HR,医保交给了哪个区县的医保管理中心;

如果是新农合或城乡居民医保,那你每年交费是在哪儿,那基本上就是那,或者可以去那问清楚。

问到参保地后,打开社会保险网上查询系统网站,可以搜索到医保管理中心具体地址。

2.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材料很简单,如果是本人去办理,需要带:

·本人身份证

·本人社会保障卡

注意,是“社会保障卡”,不是你买药的那种医保银行卡。应该长这个样子:

绝对实操!医保“异地就医”,看这一篇就足够了

广州市第二代社会保障卡

如果没有社保卡,那还要去参保地申领,具体申领地址,也可以在刚才那个网站的“社会保障卡服务渠道查询”功能里找到。申领的地方与备案的地方可不一定是同一个地方。

绝对实操!医保“异地就医”,看这一篇就足够了

真是很方便的信息查询系统!

如果是委托办理,需要带:

·病人的身份证

·病人的社会保障卡

·被委托人的身份证

·委托书

建议提前给医保管理中心打个电话咨询一下还需要哪些材料,免得白跑。

另外,如果是“异地转诊转院”的,还需要由转出医院开具《转诊转院证明》,各地名字不一定一样,但转出医院会给你。

3.备案流程是?

如果是“长期在异地居住的就医”人员备案,是必须要到所在地医保管理中心,填表备案的。具体填的表也是各地不一,有的还需要两地机构盖章。

比如北京市的,需要填写一张《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备案登记表》和《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医疗费用手工报销备案登记表》。

总之,完成填表后,你的备案信息就会上传到系统中,整个备案就完成了。

如果是“转诊异地医院就医”的情况,有些地区,是在医院填写《转外医备案表》,然后医院的医保科会上传信息,完成备案;也有的地区,是医院给你开具《转诊转院证明》,填写完成后到参保地医保管理中心填表提交完成备案。

各个地区实施不一,就看为官者为民着想的程度了。

4.就医后如何报销?

都完成备案后,就可以踏踏实实去异地的医院看病就医了。

目前,各地区的医院都仅支持“住院费”的直接线上结算,也就是你在异地医院住院时一定要出具“社会保障卡”,出院时,该报销的都已经直接报销完成,你只需要交剩余不能报销的住院费即可。

“门诊费”由于各地医事服务费不统一等原因,暂时是不可以直接线上结算的,依然需要你留好所有的医疗单据,拿回参保地的医保中心进行报销

5.能报销多少呢?

目前的政策是“参保地待遇,就医地目录,就医地管理”。翻译过来就是:

报销比例和最高报销金额还按照参保地的医保政策执行,而具体能报销哪些药品、诊疗项目,以及所有的治疗信息存档、医疗行为监控等都是按照就医地政策执行。

这里还要提一句,你所在地参保的医保,比如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或者城乡居民医保具体能报销多少,可以在办理备案时直接向当地医保管理中心咨询清楚,知道大概能报多少,也就知道自己能承担多少费用了。

异地就医的其它注意事项

1.手工报销与线上结算并存:

目前,大部分省市的医院都是支持直接线上结算的,所谓线上结算就是指看病时出示社保卡,交住院押金,出院时,医保直接结算完毕,该报销的都直接给报了,不用再回参保地报销的这种方式。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还需要“手工报销”的,出院时收取全部费用,病人拿医疗单据回参保地交给医保中心进行手工对账报销。

两种方式的区别是:线上的按就医地的医保目录结算,线下按参保地的医保目录报销。主要是指可以报销的药品和医疗项目目录不同。报销金额和报销比例还是按照参保地政策走。

2.及时换领新社保卡

有很多地方的居民是没有领取过“社会保障卡”的,只有一张某银行代发的个人账户医保卡,里面存有医保费,可以购药、看病使用。

还有的地方居民是老式的“社会保障卡”,需要换领新式的社保卡后,才可以进行异地就医直接线上结算。比如广州、深圳目前就派发了具有金融功能的“二代社保卡”,只有换领新社保卡,才可以直接结算。

建议各位提前就做好申领、换领工作,不要等到真需要异地就医时再一股脑扎堆去做,既麻烦又耽误时间。

3.省内异地就医

我前面讲的大部分都是跨省异地就医情况,如果是自己省内从地级市到其它城市就医,也属于异地就医,依然需要办理备案手续或者其它约定的手续

总之,怎么办、需要哪些材料,亲自跑一趟当地的医保局(中心)或社保局(中心)就全明白了。

北斗哥为了给大家整理上面这些内容,打了好几个省市的12333,还有的问题是直接拨打的地级市二甲、三乙、三甲等医院医保办咨询的。

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人工咨询很难拨通,地方医院都是大爷!

但是,异地就医一直以来就是让人很头疼的问题,如果不了解清楚实际的政策、办理的先后顺序,大概率会出现白折腾、多花冤枉钱的情况。

所以很多事情还要了解在前,准备在前,免得真遇到情况时,事情扎堆,心情烦躁,贻误了最佳就医时机。

啰嗦几句

医保,是国家惠及全民的一项基础保障福利,不论是否身体健康,不论是否报销过,只要按时参保,每年都会获得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医保终究是有界限的,依然解决不了自费药报销、收入中断、长期康复、偿还负债等完全不可避免的问题。

所以要用不同类型的商业保险去弥补医保的各种不足,去获得更优的治疗方案,给予病患及其背后家庭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其实,说到底,拥有充足的保障,不就是可以让你能在任意时刻都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嘛?

贫穷与富有,本质亦是如此。

最中立的保险评测和最专业的保险问答,帮你挑出最高性价比产品,省钱30%以上!

关注(头条号:北斗一下),查看更多评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