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基友们不赚钱?听听基金经理的大实话

 三板斧的图书馆 2019-03-14

上万亿的股票基金,一年管理费超百亿,让基金公司大赚特赚,但买股票类基金的投资者中,赚钱的却不多,这是为什么呢?

天弘基金的基金经理肖志刚在雪球道出了真相:

总结成一句特别刺耳的词就是供给端坏需求端傻

供给端坏在哪呢投资分为选股和选时两件事股票基金基本上只能帮客户解决选股的问题而选时的权利或风险仍然在客户手里但基金公司宣传的时候基本上假装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在这个问题上一部分公司是真糊涂大多是是装糊涂

需求端呢则傻乎乎地以为基金公司真的解决了选股和选时每次都信基金公司销售人员说的还能涨真心希望投资者们可长点心吧

所以现在很多基金公司在产品经营上走的是分散布局的思路各个风格行业的基金产品都布局齐全然后等风市场的风来到了医药然后就使劲卖医药基金规模到手就好了至于后面基民是否赚钱先是看基金经理能力强的基金经理还能不给人亏钱剩下的就只能看运气了

所以,什么时候该买基金这件事上,不能随便听基金公司的。千万不要在牛市时冲进去大笔买入基金和股票!

对于普通投资者,我的建议是:

  • 坚持定投,锣鼓喧天时不要增加投入;哀鸿遍野时不要放弃,反而要增加投资。

  • 不预测市场,不猜牛熊。假设风险随时会降临,审慎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买入前至少要做好亏损20%以上的准备,否则亏损后会忍不住终止定投,甚至撤回资金。

  • 用闲钱投资,扔进股市和基金的钱就不要打算3年内能拿回来,同时规划好日常现金流,确保一直有钱定投,否则无法长期坚持定投。

具体投资额度,大致可以这么计算:

  • 最大投资额度 < 能承受的最大损失/ 20%。买入就要做好亏损的准备,预期损失率从20%起步。例如,如果能接受5万的损失,那么最大投资额度是25万。不要高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 最大投资额度 < 未来一年新增闲置资金 / 20%。万一跌了20%后,还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在低位继续定投。

  • 市值上涨过快时,请适度降低仓位。只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钱,不用在意是否会卖得太早。

  • 随着盈利的增加,自身能承受的最大损失往往会有所提升,但不能忘记风险、随意调低预期损失率。

  • 随着市场估值上涨,或者购买比指数基金风险更高的股票时,需要提高预期损失率,强制降低高风险投资标的的仓位。

  • 凡是犹豫不决时,都按最坏情况考虑。不清楚能不能买时,一律不买;不清楚该买10%还是20%时,只买10%。

举个例子:去年4季度市场最恐慌时,机构大举买入指数基金。今年2月以来连续大涨,大家蠢蠢欲动之时,机构又开始小幅减持指数基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