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血钾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案例

 学中医书馆 2019-03-14

周某,女,58岁,郑州人。主诉有2年低血钾型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病史,服用中西药虽有治疗效果,但病证常常因停药而发作,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化验尿常规:测定酸、NH4+减少,尿pH>5.5。刻诊:尿频,尿急,肌肉无力,周期性肌肉麻痹,心悸,腰酸,手足烦热,渴欲饮水,失眠,嗜睡,口干咽燥,舌质红夹瘀紫,少苔,脉沉涩。辨为心肾阴虚,瘀血阻滞证,治当滋补心肾,活血化瘀;给予百合地黄汤、增液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味:百合15g,生地黄80g,麦冬24g,玄参30g,桂枝12g,桃仁12g,茯苓12g,牡丹皮12g,白芍12g,水蛭3g,虻虫3g,黄芪24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二诊:尿频、尿急好转,以前方6剂。三诊:手足烦热减轻,以前方6剂。四诊:心悸止,以前方6剂。五诊:肌肉无力麻痹好转,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60余剂,经尿常规复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以前方又治疗30余剂,诸证悉除。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服,治疗半年。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心悸、失眠辨为心阴虚,再根据尿频、尿急、腰酸辨为肾阴虚,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辨为阴虚生热,又因周期性麻痹、舌质瘀紫辨为瘀阻脉络,更因嗜睡辨为气虚,以此辨为心肾阴虚,瘀血阻滞证。方以百合地黄汤、增液汤滋补阴津,清退虚热,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通利脉络,加水蛭、虻虫,破血逐瘀,黄芪补益中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