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宫外孕 经方案例

 学中医书馆 2019-03-14

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的位置在子宫外引起的怀孕,宫外孕的部位多在输卵管,少在卵巢,其危害性较大,所以对宫外孕要早发现、早治疗。再则,卵巢宫外孕虽然没有输卵管宫外孕发病率高,但其治疗难度较大。笔者结合多年临床诊治经验(服用中药期间,停用一切西药),体会到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宫外孕常常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于次试将临证诊治体会介绍于次,以抛砖引玉。

巴某,女,25岁,201242日初诊,郑州人。主诉:怀孕50余天,子宫出血量较多,腹部轻微不舒,经省级某医院B超检查,右侧卵巢有阴影包块,直径约2.6cm,采用β-hCG 放射免疫法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为360mIU/ml,诊断为(卵巢)宫外孕,住院治疗2周,经复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仍是360miu/ml,右侧卵巢中阴影包块仍是2.6cm,经某医师推荐前来诊治。

刻诊:孕期前阴出血,血色较暗,腹部轻微不舒,大便干结21次,小便略黄,口淡不渴,舌质红,舌边略夹瘀紫,苔薄黄,脉略涩。辨为瘀热夹寒证,治当泻热祛瘀,温阳通经,给予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与生化汤合方加味:桃仁12g,大黄12g,芒硝6g,桂枝12g,茯苓12g,牡丹皮12g,白芍12g,当归24g,川芎9g,干姜3g,海藻30g,炙甘草6g6剂,每日1剂,先以温水浸泡30分钟,再用大火将药煎至沸腾,后用小火煎熬30分钟,第二次加水用大火煎至沸腾,改用小火煎熬20分钟,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服。

二诊:49日,经血清检查人绒毛膜促激素为130mIU/ml,大便略溏,减大黄为10g,以前方6剂。

三诊:416日,经血清检查人绒毛膜促激素30mIU/mlB超检查右侧卵巢部位阴影包块直径约0.8cm,大便仍略溏,减大黄为6g,以前方6剂。

四诊:423日,经血清检查人绒毛膜促激素<5mIU/ml,大便正常,诸证悉除,以前方6剂。

五诊:430日,经血清检查人绒毛膜促激素<5mIU/mlB超检查右侧卵巢部位阴影包块消失。

按:桃核承气汤是《伤寒论》中辨治瘀热证的基础方,方中桃仁活血破瘀,大黄泻热祛瘀,芒硝软坚化瘀,桂枝通经散瘀,炙甘草益气帅血行瘀,方药相互为用,以奏泻热祛瘀之效;桂枝茯苓丸是《金匮要略》中辨治癥积的基础方,方中桂枝通经散瘀,茯苓渗利瘀浊,桃仁活血化瘀,牡丹皮凉血散瘀,芍药敛阴,兼防化瘀药伤血,方药相互为用,以奏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效;生化汤是《傅青主女科》中辨治寒瘀证的基础方,方中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桃仁破血逐瘀,炮姜温经散寒止痛,甘草益气帅血行瘀,方药相互为用,以奏温经祛瘀之效。根据孕期前阴出血夹瘀块,脉涩辨为瘀血阻滞,再根据大便略干,苔薄黄辨为热结阻滞,因口淡不渴辨为阳虚夹寒,以此综合、分析、判断宫外孕的病变证机是阳气不足而生寒,瘀血阻滞经脉而化热,治用桃核承气汤泻热逐瘀,通络止痛;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消癥散结;生化汤温阳散寒,活血化瘀,加海藻以软坚散结,三方用药相互为用,以奏寒以清热,温以散寒,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