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中的10句精华,养生原典,建议每天读一读!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9-03-14

《黄帝内经》中的10句精华,养生原典,建议每天读一读.

1.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

五脏化生成五液,心脏主要化生出汗液,肝脏主要化生出泪液,肺脏主要化生出涕液,肾脏主要化生出唾液,脾脏主要化生出涎液。

2.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不好的嗜好是不能够吸引他们的眼睛,淫邪之事业不能够蛊惑他们的内心。无论是愚笨还是有智慧,有贤德还是低下,都不能够被外界事物所干扰,这样才是符合养生之道。

3.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过久视物伤血,过久躺卧伤气,过久坐伤肉,过久站立伤骨,过久行走伤筋,这就是五劳所伤。

4. 五藏者,故得六腑互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所说的五脏,自然包括与其相表里的六腑,还有经络所联系的支节,受邪后各有虚实。其病所在的部位,随具体情况而调治。

5.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所说的真气,是指接受的自然界清气,与水谷之气相并合,起着充养人身作用的一种气。

6.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

清气无法上升而滞于下,便会产生完谷不化的泄泻,如果胃中的浊气在上塞在,便会产生胃胀等疾病。

7. 睛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灵枢·脉度》

眼睛的色彩,脸部的五色,是五脏精气在外部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8. 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素问.皮部论》

络脉气血不足,经脉气血有余,其表现为脉口部位热而尺肤皮寒,发生在秋冬为逆,发生在春夏则为顺,治疗时可泻经灸络。

9.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中焦出自胃部的上面,经过脾胃吸收营养精华之后,化生为营气和津液经过经脉汇集在肺部,并且通过呼吸,在肺部经过气体交换之后,化而为血。

10. 人卧血归于肝。——《黄帝内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