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1894年10月生于北京前门外李铁拐斜街的一个京剧世家。他的祖父是北京著名的青衣花旦演员梅巧玲,父亲是一名优秀京剧琴师,擅长拉胡琴。梅兰芳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四岁丧父,十二岁丧母,由京剧琴师伯父梅雨田抚养成人。他9岁开始跟伯父学戏,后又拜著名京剧青衣花旦演员吴菱仙为师。师傅虽为人善良但教徒弟非常严格,梅兰芳学戏也颇为用功,再加上他天然遗传因素及自身感悟能力极强,戏路进步神速。10岁时,经师傅推荐为一个京剧班作助演,当时梅兰芳的师傅只是想为爱徒多增加一些实践经验,没想到小小年纪却一炮而轰。这是梅兰芳首次登台,无论扮相,还是唱、念、坐、打表演的相当出色,赢得了观众们的满堂喝彩。 经过五年艰苦的学习,梅兰芳终于正式出师了。13岁时,他加入当时著名的喜连成班,正式参加演出。读者不晓有所知?京剧中角色很多,而梅兰芳最擅长演的是旦角。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叫“正旦”,又称“青衣”,这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旦角还分为活泼可爱的“花旦”和有武戏的“刀马旦”。按约定俗成的戏观,这些分类彼此之间界限森严,不允许串演。而梅兰芳却将花旦的活泼可爱、正旦青衣的端庄高雅和刀马旦的威风凜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终成为历史上最为出色的京剧演员之一,誉名中外。 \众所周知,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在创建的上百年历史中从未走出过国门。然而到了民国时期,对外文化有所增加,梅兰芳也就带着这种京剧国粹进行了海外巡演。1919年4月底,梅兰芳首次访问日本,立即引爆了整个日本的新闻界,大批日本记者赶到港口进行釆访,以至于梅兰芳最终是被其它演员抬起来才冲出了拥挤的人流。5月1日这天,梅兰芳正式在日本剧场闪亮登场,演出《天女散花》、《千金一笑》、《贵妃醉酒》等多部曲目。很多日本的观众被梅大师的表演迷得如痴如醉,都认为梅兰芳一定是一位绝代佳人,纷纷要求梅兰芳卸妆后见面。结果,当这些观众看到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居然是个男人扮演的,顿时目瞪口呆。当时日本的报纸甚至发表评论说:“有梅兰芳的这双如玉般的美手,其余女人的手尽快剁去。”时隔5年,即1924年,因为日本发生大地震,梅兰芳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再次前往日本进行赈灾义演,又一次受到日本朝野内外的极度欢迎。梅兰芳的两次访日演出,虽然时间不长却连续轰动了日本。 就在梅兰芳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作为一名很有爱国心的演员,梅兰芳在战争期间再也没去访问过日本,也拒绝登台为日本人和汪伪政权演出。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沦陷,梅兰芳不愿意在日本控制区生活后移居香港。不幸的是香港也在1941年沦陷,夫妻却因日本人的监视无法脱身。当时日本人为了粉饰太平,鼓吹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一再要求梅兰芳上台演出。梅兰芳每次都以年纪大,身体不好为由予以拒绝。为了断绝日伪的念头,他干脆留起了胡须。谁都知道,梅大师演的是旦角,旦角是女人,有了胡须自然也就无法演出。不过留须也不行,日本人派汉奸三番五次地登门骚扰,他们说胡子是可以剃掉的,总是变着法子催促梅兰芳公开亮相。1942年,汪伪政府为了讨好日本主子,决定派梅兰芳赴日演出,梅兰芳接到了汪伪政府发出的强行赴日命令,非常焦急。梅先生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去朋友开设的医院连续打了三次伤寒预防针。这种针剂毒性很大,打完后,梅先生连日高烧不退。汪伪政府还不死心,派出医生前来查证,发现梅先生确实有病在身,这才就此罢休。 当然,日本人和汪伪政府对梅先生抗拒极为不满,寻机要报复梅兰芳。但由于梅兰芳的名气太大,故他们没有直接对其下手,怕引起民怒起而抗之,只好采用阴招。遂想出另一绝招,冻结梅兰芳银行里的存款。日伪认为梅兰芳一家人要吃饭要生活,钱已被冻结,那他就不得不出来演戏。面对此景,梅先生既不能登台演出,又没有学过其它的谋生手段,家中生活分外艰难。好在梅先生早年曾和画家王梦白学过画,又和徐悲鸿、齐白石等回家切磋过画艺,面对此时的绝境,他决定以卖画为生,多少会能赚一些钱来养活老小。但这事很快被日伪知道了,他们找来一些地痞流氓来捣乱,在梅兰芳的画作上贴上某某人已订购的标签。这些某某人都是大上海有名的汉奸头目,沒人敢惹,因此,想买梅先生画的人都纷纷避之。梅兰芳知道后,气愤之极可想而知,他赶到卖画的地方,将所有的画撕碎扔到地上,宁可自己的心血白费,也绝对不卖给日伪这些王八旦。如此一来,他再也不能以卖画为生了,只能另辟蹊径以求温饱糊家。因为原本以卖画养家糊口,却不料屋漏偏遭连阴雨,船坏又遇顶头风之恶境,这彻底地切断了梅兰芳的经济来源。不得已只好挥泪卖了北京的老宅,以解生活燃眉之急。由于梅先生交友甚广,开销很大,接着又相继卖了自己多年心爱的收藏宝贝。可惜即使这样,也是杯水车薪,他只好被迫举债度日了。他向每一位亲戚朋友们借钱,那时的梅先生生活十分潦倒,心中的苦处难以向别人诉说,只能自己独自地杠着。后来著名的画家丰子恺谈起这段历史,曾经盛赞梅先生说:“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又有几人?” 1945年日本投降后,梅兰芳又获得了戏剧的新生,他终于可以上台演出了。有幸览其生,方知——梅兰芳先生在舞台上度过近60个春秋,演过无数部经典剧目,而梅兰芳先生生前却总是低调地说,他是一位平凡的人,生在当下,要感谢共产党!——同贺!甚喜!愚认为,正是他这种平凡之人,却因为他心中始终拥有爱国之不平凡的伟大之心,才终成中国京剧的一代宗师!而他那种宁愿牺牲其终身所追求之京剧所爱,却在国将不国之时,宁愿守住我是中国人的底线,而不做亡国奴汉奸之辈的戏子们值得深思!我想,梅先生不愿为日伪演出的伟大壮举,值得今天毫无底线的一些戏子们所学习,并低头虔诚地去敬仰,去反思!艺术的本能或许是来指于自身,但要服务于社会。如一味戏子当道,会弱化民族之心,影响下一代兴国之根本。近闻科技表彰,感激英明主席!我坚决点赞!值得敬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