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迎向老龄社会,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着眼全局,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科学制定顺应老龄社会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快从年轻社会到老龄社会的制度创新。 公共政策五原则 参与 要鼓励全社会积极看待老龄人口,充分认清老龄群体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老龄群体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是宝贵的社会财富。要鼓励人们积极看待老龄生活,既不一味悲观,也不盲目乐观,积极构建百岁人生规划。要构建人人参与的参与型社会,保障每个人的参与权利,尊重每个人的参与愿望,发挥每个人的参与才能。 包容 要立足年龄包容、能力包容、理念包容和文化包容,统筹考虑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责任分担、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等问题。要加强社会美德教育,教育少儿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帮助中青年人自觉履行孝道文化,承担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引导老龄群体热情爱护、积极帮助年轻人。要促进不同年龄群体增强代际文化认同,共享社会资源和权利,共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融合 要充分激发不同年龄人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相互融合,形成合力。要充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由年轻社会转向老龄社会,加强政府、社会、市场、家庭、个人间的融合,使其各尽所职、各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迎接老龄社会的机遇与挑战。 精准 要充分考虑当地老龄化具体情况,制定政策时因地制宜、有的放矢,避免南橘北枳。要充分结合老龄化发展大势,找准问题关键所在,确保政策从细处着眼,精准发力。要充分认清老龄化的独特性和长期性,认清政策制定既无一定之规,也非一时之功,及时根据情况变化调整相关政策。 可持续 积极推动全民终身健康促进方略,鼓励个人积极构建健康计划,从孩童开始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并终身实行。探索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开展针对特殊家庭的帮扶服务,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引导社会与市场切实发挥多元利益群体参与的优势,实现在老龄社会条件下保持社会活力和持续发展等社会和经济目标。 老龄社会30人论坛由盘古智库、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创新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汇聚各方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成为老龄社会领域的研究、交流和影响力平台。 论坛成立于2018年4月,秘书处设在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 论坛致力于站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高度,从趋势、特征、文化变迁和公共政策等维度,结合数据和案例,组织老龄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深入研究和交流老龄化对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其演化的全方面影响,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
|
来自: Tomsp360lib > 《老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