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记载,袁崇焕是败军之将,为什么在死后却成了英雄? 历史上很多时候都是模糊不清的,我们现在所知道并且了解的都是第二历史,也就是从史书中,以及各种文献资料所得到推测出来的,至于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样,那无人能知道,除非我们真的掌握了穿梭时间的能力,著名的收藏界马未都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有意思的话:“历史没有真相,只是存在一个道理。”不得不说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我们都认为是正史的《史记》,之所以将《史记》纳入正史是因为司马迁这个人是严谨的,有理想的,因此他所搜集的资料也是能让人信服的。 ![]() 但是真正的历史什么样,司马迁也不知道,他也没见过,这就是问题的答案,至于我们所说的袁崇焕,为什么他死后成为了英雄,那是因为史书上记载的,而明朝的历史是谁写的呢?清朝写的明朝的历史,那么你认为清朝会将明朝写的有多么符合实际呢?要知道大家所熟悉的崇祯皇帝,也就是在煤山自缢的那位皇帝,他并非是亡国之君,虽然很多人愿意将他定义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比如东汉,名存实亡,如果要说,东汉若不是刘备续命,其实早就亡国了,而弘光皇帝呢?他就是该死了,因为他很昏庸,因为几百年以来,大家都这么认为,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 那为何崇祯不该死呢?因为他是被李自成打进北京后,自杀身亡的,而且李自成在清朝的记载上,是说他为流寇,也就是歹人,而且有意思的是,清军入关后,去剿灭李自成的路上,所说的口号居然是为崇祯皇帝报仇,如此一来,崇祯皇帝必定是正义的,因为崇祯那时候,清军还没有进来,他的死和清军没关系,但是弘光就不一样了,他是被清军消灭的,以清军的角度来说,当时和弘光就是对立面了,所以弘光必须要死,而且是非正义的,这样说起来,大家应该就清楚了吧!简而言之还是因为利益关系,清军想要入驻中原,他们就一定要有民心,除去祸端,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怎样去做,就需要一把钥匙开锁了,而袁崇焕无疑急速清军的钥匙。 ![]() 清朝对于崇祯的评价是很高的,顺治甚至还去给崇祯哭坟,这一切都是为了安抚民心而已,因此你会看见到了康熙时期,局势基本上平坦后,就觉得不对劲了,因为崇祯再怎么样都是明朝的皇帝,你把他夸了天上去,那么为何他还被灭呢?说不过去啊!但是都夸出去了,怎么解释呢?毫无疑问,只要有袁崇焕就可以了,因为袁崇焕是被崇祯杀死的,既然要捧杀崇祯,那就只需要将袁崇焕往天上夸,将他比作南宋时期的岳飞,但是却因为崇祯的一时气愤将他杀死就可以了,然后天下自然而然的就认为袁崇焕是一位大英雄,而崇祯不懂得赏识贤才,真的是一石二鸟,间接性就让崇祯的地位下降了,虽然也承认崇祯的优点,但是也给他 安排了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脾气不好,急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明朝最后才灭亡的,这个理由是多么顺理成章。 ![]() 如此一来,清朝的统治也显得是非常名正言顺,好像顺应了上天的旨意似的,只要将袁崇焕转变成明朝的对立面,至少让世人看起来是这样的没错,塑造出一副大英雄,大豪杰,不用太多的言语,老百姓就会觉得袁崇焕是大英雄,而明朝是残害忠良的,清朝凭借这样的手段来巩固国家的融合发展,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至少清朝的《明史》,从顺治开始,一直到乾隆才结束,写了这么长时间,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当中有不少BUG,甚至出土文物都会打《明史》的脸,由此可见,至少这本书,是远远不会去挖掘真正的明朝的,更大的作用,是当时的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