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翼城精神系列评论之四 让厚德成为翼城的底色 枣园文化的刀耕火种,让翼城可追溯的历史延绵7000余载。舜耕历山孝感天地,位列二十四孝之首。《诗经·唐风·蟋蟀》中吟唱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周成王剪桐封弟,肇启晋国600余年煌煌伟业,彰显信乃德之根本。介子推、文彦博、石家绍、吴梦麟……这些历史名人,崇礼尚德、成风化民。两坂村七勇士慷慨赴死,是民族大义之德。力挽狂澜的董万瑞将军,是精忠报国之德。吴春安、李鸿海、张丹华、贺斌、张美静……是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人民至上之德。“厚德”已经成为了翼城人的传统精神,千百年来深深地融入到翼城人的血脉当中。这也正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翼城精神的品格所在。 “厚德”是我们翼城立德扬善的首善品质和人文精神的典型反映。其意在善而重在行,新时代、新形势下践行“厚德”精神,还需我们更加努力。 践行“厚德”精神,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着力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载体,倡导互助、奉献、诚信的社会风尚,传承敬孝、仁义、感恩等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翼城和谐稳定创造厚重环境。 践行“厚德”精神,要充分发挥政策和法律在道德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既要靠社会的持续倡导和个体的能动自觉,也要靠法律支持、政策导向和保障。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抓好全民普法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扫黑除恶力度,严打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良性发展。 践行“厚德”精神,要积极推动道德建设制度化、机制化、常态化。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通过相关制度创新,使道德建设逐步成为一种社会思想的培育过程。要结合翼城实际把道德建设落到实处,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事做起,弘扬真善美的社会主流价值,以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