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时还能放心吃到野生河鱼

 云中公子 2019-03-15
上市场买鱼,虽然那些鱼生猛活跳,但我知道,这鱼都是人工喂养的,都是饲料喂大的。无论怎么做,吃起来,就没有野生河鱼的鲜甜味儿。有时遇上一斤多几块钱的鱼,听档主说是水库鱼,不但不心痛那几块钱,还觉得碰到了好机会。

    经常想起几十年前,小时候,年青时候,吃鱼根本不用买,想吃鱼了,下河里去,一顿饭的鱼根本不用愁。

    老家附近有一条河,是翁江上游,发源于两省三县(广东的翁源、始兴,江西的全南)交界,一个名叫“船肚”的地方,还有一条支流来自大帽峰。这些地方,过去森林覆盖,河流水源充足,长年水量大而稳定,两岸青山,绿树掩映,河床空旷,河水清澈,鱼类繁多。有一种特别生猛的鱼,名叫“石鲣”,这种鱼,在水中静止时两翼呈金黄色,如它受到惊动,在水里游动的速度非常快,一眨眼便不见踪影。这种鱼,吃起来尤其清甜。

    小时候,我们经常下河摸鱼,选择水下石头较多的急水滩,先向水里扔石块,目的是将鱼赶到水中的石头底下。扔石块时,有时还能看到有鱼跳起来。扔完石块,立即下水,用手摸水中的石头。这时候,鱼都跑到石头底下的缝隙里了,有时候,从一个大石头里都可摸到几条鱼。摸鱼的时候,身上挂一个鱼篓,抓一条,装一条,一次抓几斤鱼根本不成问题。

    夏天,我们经常用这种办法抓鱼。到了冬天,想吃鱼怎么办?只要是晴天,不下水也能抓到鱼。选择有石头的浅水滩,带一个10来斤重的铁锤,瞄准露出水面的石头,砸上两锤,然后翻开石头,便有一些小鱼浮起水面。另外一个人手握一个长柄网兜,将浮上水面上的鱼网进兜里。用这种办法抓的鱼,大多是比较小的鱼,大鱼不会跑到浅水滩来。

    还有一种捕鱼办法,如今是绝对禁止的,那就是药鱼,这种办法需要很多人手。每到过中元节(农历7月15日),那时候,河水不大不小,气候也不太冷,生产队派出十几二十个精干男人,一人一担石灰,连夜挑到河边。等到天亮,所有人将石灰搬到河里,把箩筐里的石灰洗到水里去,河水一下变白了,即刻就见鱼儿乱蹿乱跳。洗完筐里的石灰,有人带鱼篓,有的带箩筐,每人手握一个短柄鱼网兜,沿着下游去捡鱼。河里的鱼,有的被药死了,有的还半死不活,一次药鱼,可以收获几百斤,甚至上千斤鱼。最后拿回来集中过秤,按人口分给各家各户。

    野生河鱼清甜可口,与当今的饲料鱼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那时候用了灭绝性的捕鱼办法,也不见得失去生态平衡。药完鱼后,河里的鱼确实明显减少,但发过几次洪水,河水生态又能恢复正常。一条河几十里,几百里,能被药死的鱼,也就在几里长范围内,加上整条河没有一个水坝,遇上洪水,下游的鱼又到上游来了。记得那时候大概每年都有一次药鱼,但河里的鱼每年都不见少。

    到如今,河还是那条河,但已面目全非。水量变少了,河床变窄了,河水变绿了,变成了深绿、墨绿,水下石头长满石衣青苔,滑溜溜的;10多公里河段便有几座发电站,水坝将河水拦腰截断,河水不再奔腾,河床不再空旷,长满比人还高的芒草灌木,几乎看不出河床了。河里更难见到鱼,即便还有少许生命力较强的鱼,也没人去捕,更没人敢吃了。那种叫“石鲣”的河鱼,如今市面上十分少见,即便有卖,也许不再是那种野生的“石鲣”了。

    如今没有大量捕鱼,为什么难见河鱼了?为什么有河鱼也不敢吃了?我认为,大概有如下原因:一是原始森林没了,宽叶林和混交林少了,失去了森林的储水功能,导致河流平时干涸,暴雨成灾。长年不能保持正常水量,河鱼就很难繁殖。二是大量使用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药物,加上附近乱开乱采稀土,导致河水污染,河鱼岂可生存?就算还有河鱼,谁还敢吃?三是一个个水坝将河水拦腰截断,下游的鱼根本上不来,何况,整条河都受到污染,还有河鱼的生存环境?

    不知其他地方如何,老家这河或许只是一个缩影。曾从市场上买来小鱼干,吃起来将信将疑,不知这鱼从哪条河捕来,也不知这河是否受到污染。

    怀念几十年前,捕河鱼,吃河鱼,不花钱,放心吃。

    什么时候,还能放心吃到野生河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