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系指妊娠不到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而终止者。当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时则称为习惯性流产。中医称之为“滑胎”。主要表现为素有小产或滑胎史,妊娠三四月,胎动下坠,腰酸腹坠,阴道少量流血。气血虚弱者伴神疲,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肾阴亏虚多为屡次堕胎,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 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习惯性流产多与染色体异常、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免疫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子宫内膜的各种感染等有关。有些与母子血型不合、羊水中前列腺素增多、胎盘异常、母亲的严重精神刺激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气血虚弱,肾气不足,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所致。 中医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把它分成三种类型。 (1)肾虚型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现代科学证明,当人发生肾虚时,无论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会导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肾虚发生时,肾脏的免疫能力降低,而肾脏的微循环系统亦会发生阻塞,肾络呈现不通。对于容易习惯性流产孕妇出现肾虚,一般表现屡孕屡堕,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尺弱。 (2)气血虚弱型 气血虚弱是指气血均亏损不足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所致。可因气虚不能生血而致血虚,亦可因血虚而致气虚。临床表现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症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眩晕、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黄等。孕妇出现气血虚弱一般表现为,屡孕屡堕,神疲肢倦,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3)血瘀型 血淤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血淤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孕妇出现血瘀表现为,屡孕屡堕,肌肤无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薄,脉沉涩或沉弦。 艾灸治疗 主穴 气海、关元、中极、肾俞、足三里 气血虚弱者加 膈腧、隐白穴; 肾阴亏虚者加 命门、腰阳关、关元俞、百会穴。 注意事项 患上习惯性流产并非只是女性单方面原因,有时男性精子质量较差也会导致女性习惯性流产,因此夫妻双方在打算受孕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已患此病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情和规律的生活,孕妇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以防病菌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