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导管内穿线和槽盒内敷线 4.9.1 管内穿线回路1 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出厂合格证。2 镀锌铁丝或钢丝应顺直无死弯、扭结等现象,并具有相应的机械拉力。 1)接线盒、开关盒、插座盒及灯头盒内的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0mm。 2)配电箱内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体周长的1/2。 1)同一交流回路的绝缘导线应敷设于同一金属槽盒内或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 2)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3)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交流与直流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 (b)同一设备或同一设备的回路和无特殊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d)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的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5 敷设于垂直管路中的导线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的接线盒: 3)截面为120~240mm2及以下的导线为18m。4.9.2 导线接头位置1 绝缘导线接头应设置在专用接线盒(箱)或器具内。4.9.3 吊顶及装饰层内导线3 从接线盒引向器具的导线应采用金属导管或金属软管保护。4.9.4 与槽盒连接的接线盒(箱)应选用明装盒(箱)。 4.9.5 导线色标:多相供电的电线绝缘层颜色应一致,即保护导体(PE)应是黄-绿双色组合色,中性导体(N)用淡蓝色;相线L1、L2、L3用黄色、绿色、红色。4.9.6 槽盒内敷线1 线槽检查应无扭曲变形,槽盖齐整无翘角。线槽内壁光滑、无毛刺,线槽内紧固装置光滑相接。3 分支接头处绝缘导线的总截面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大于该点盒(箱)内截面面积的75%。 1)导线在槽盒内应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应大于1.5m; 2)当垂直或大于45º倾斜敷设时,应将绝缘导线分段固定在槽盒内壁的专用部件上,每段至少应有一个固定点且间距不应大于1.6m。7 不同回路抗干扰要求的线路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护套一端接地。8 电线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应大于2m。4.9.7 导线与器具连接1 截面为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2 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3 截面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接续端子后再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7 截面积在6 mm2及以下的铜芯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导线连接器件或缠绕搪锡连接(接 头缠绕搪锡后应采取可靠绝缘措施)。 2)单芯导线与多芯软导线连接时,多芯软导线应进行搪锡处理; 4)采用机械压紧方式制作终端头时,应使用确保压接力的专用工具; 5)多尘或潮湿场合,导线连接器的防护等级应为IP5X或IPX5。4.9.8 质量通病2 电缆、导线在梯架、托盘、槽盒内敷设过多,超过规定的截面占比。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留言“有用”或点个赞,小编会倍受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