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键】如何提高大眼幼体下塘后成活率?

 远方t5m9mv2pqe 2019-03-15

又到一年一度大眼幼体下塘时节,蟹农开始繁忙起来,播撒希望,期盼收获。大眼幼体下塘后怎么管理?如何提高成活率?这些都是困扰很多蟹农的头疼问题,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正在准备放大眼幼体的朋友一帮有所助。

一、 大眼幼体食性分析

大眼幼体形态是介于溞状幼体和幼蟹之间的过渡阶段,其后的幼蟹阶段适宜于淡水浅滩环境生活。大眼幼体凶猛、敏捷、捕食能力强

具有较广泛的食性 :

1、滤食水中细小浮游生物

1、捕食水中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池塘中最重要的开口饵料

2、当食物缺乏时,会捕食体型小或者活力弱的大眼幼体,在人工繁育苗塘中较为常见

4、适口性好的人工饵料

二、 大眼幼体下塘管理要点

1、增加池塘水体溶氧:苗塘里面现在有大量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浮游动物,耗氧严重,水体溶氧偏低,这也是限制大眼幼体下塘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增氧机的塘口提前打开,如果没有增氧机的塘口可以提前5—10个小时使用:原子氧一袋1亩地,放氧时间长达40小时以上,可有效持续增加池塘水体溶氧量。

2、降低应激反应:大眼幼体下塘水质存在水温、pH、硬度等理化指标上的差异,下塘会产生应激反应,所以大眼幼体在下塘前做好抗应激准备。建议方案:黄金多糖+抗激灵一套1亩地,放苗前2—3小时化水全塘泼洒。

3、培育饵料:大眼幼体下塘快速捕食水中枝角类等浮游动物,饵料密度快速降低,需要及时培育浮游动物:可以使用黄金益菌素B型发酵液5斤/亩一天,黄金益菌素B型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浮游动物最好的饵料),连续使用3—4天。

4、人工投喂:每年都有部分塘口前期肥水培育浮游动物失败,导致大眼幼体下塘严重缺乏食物,成活率很低。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人工投喂,投喂方案:

人工饵料制作:30—50目纱布将煮熟的鸡蛋黄在水中磨碎成细小颗粒,鲜鱼肉剁碎小颗粒,将做好的蛋黄和鱼肉颗粒按重量1:1比列混合均匀备用。

投喂:将制作的人工饵料加适量水,延边均匀泼洒,每天3—4次,每天泼洒饵料重量(鱼肉和蛋黄重量)200—400克。

5、及时转口:优质大眼幼体下塘2—3天变态结束,及时投喂优质配合开口饲料。

总结:要想大眼幼体成活率好,增氧、抗应激、饵料少不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在水世纪微信平台发起对话。



本文来源:华东战区丨本文作者:黄万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