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局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可是到了清朝,镖师们却集体拒绝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连发火枪。这是为什么呢?您想知道这个镖行里的死谜?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镖师这个行业从何时兴起,目前还没有定论。但镖师行业完全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产生的。一种是为了保证富户,官僚家财产的安全,来看家护院的。另一种则是为了保证货物安全送达,请保镖一路护送。 拿人钱财,就等于和人签了合同,镖局和镖师们就得想尽办法,保障人员或货物的安全。 镖师们对手中的兵器选择,就有讲究了。在我国古代,十八般兵器,变幻了的样式怕要有上千种。那什么样的兵器最适合保镖呢?第一,长矛,可步战,可马战,轻便而且够杀伤力;第二,单刀,防身和近战的最佳兵刃。第三,小型的驽箭,还有飞磺石,它们都能出其不意地,在一定的距离外杀伤敌人。长久以来,这些就是古代镖师真实使用的兵器。 可是,一转眼到了清朝,西方的火器已经在国内出现了。当时,俄制的转轮手枪,德国的后装步枪,还有西方军队退役下来的转轮手枪,都在国内大量的出现。甚至,国人都已经能够仿制生产转轮手枪的步枪。只是,因为钢材,设备,技术水平等问题,国人自产的土枪性能还很差,有的连膛线都没有,基本只停留在滑撑枪的阶段。 那些行走在刀尖上的镖师们却很固执,他们仍然使用冷兵器,即使少数人使用火器,却仍然只选择性能差很的土枪,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点,来自清朝镖师错误的指导思想。古代的保镖行业看似要经常打打杀杀,实际上,却最讲究以和为贵。尤其到了清朝,保镖已经发展成为,最不需要动手的行业。于是,在选择镖师方面,首要的不再是武艺高强,而是能和各地的绿林好汉,还有官府都有联系。这种指导思想下,虽然新式武器已经出现,但已经不能吸引镖师们的注意了。 第二点,是清朝对火器认识的不足。清朝马上得天下,所以一直注重骑射。反过来,他们对火器一直瞧不上眼。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保镖向端王提出使用洋枪,以更好地保护王府,可这样的一个要求,端王竟然直接拒绝了。保镖退而求其次,提出用张之洞的汉阳兵工厂的,国产枪也行,可这个端王竟然连张之洞都给否了,直言:"耗中国之财力习舶来之淫巧,他造的枪,使不得!使不得!" 第三点,竟然是为了躲避义和团。当时,义和团已经占据了大片范围。镖师们走镖,经常要经过义和团的势力范围。义和团对走镖倒不怎么为难,但他们反对一切洋人的东西。于是,如果哪位镖师带一把洋枪,那直接一票否决了,这趟镖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走成的了。这样一来,镖师们对洋枪更是敬而远之了,实在功夫不行,也宁可选择本土造的土枪。据考证,当年有个高记铁铺生产的土枪最受镖师们欢迎。一个铁匠铺,能生产啥好枪?但名称还都挺响, “金眼毛瑟”,“六响炮”,虽然发火后子弹乱飞,打不了几枪,枪管就灼热膨胀不能再打,但那已经是当时中国民间能造出来的,很先进的火器了。 虽然传统意义的镖行业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也无意再去批评当时的人们。可是,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只有学习型的人,才不会落伍,只有学习型的社会,才会进步——这段非常有哲理的话,却需要我们世代牢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