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高手比武被KO:是武功越来越退化了吗?

 源来花开401 2017-05-02

咱们先来看一段比武视频:“太极高手对战格斗拳手,10秒被打趴”……

自动播放

 

看了视频,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不服啊:要是这太极拳由张三丰或者张无忌使用,你们还是对手吗?在金庸武侠世界中,张三丰的武功其实还不是最厉害的。你应该知道,金庸构建的武学体系有一个特点:故事年代越靠前,人物的武功就越厉害;故事年代越靠后,人物武功就越差劲。武学的发展轨迹,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退化之势。

构成金庸武侠世界武学高峰的时期是北宋,且不说像少林寺扫地僧、《九阴真经》撰写人黄裳那样的神级高人,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姑苏慕容的“斗转星移”、逍遥派的北溟神功,都是后世望尘莫及的超一流武功;北宋乔峰使出的降龙十八掌,威力要远胜于南宋洪七公、郭靖使用的降龙十八掌,这门武功的传承在百年间已有衰落的趋势,到了元末史火龙时代,降龙十八掌已全无昔日的威风了。至于明末袁承志的华山剑术、清代胡斐的胡家刀法、陈家洛的百花错拳,跟北宋武学成就相比,就如一堆渣土而已。

资料图

武学的演变为什么会呈现这样一种“一代不如一代”的走势?有人说,这是因为武术在传承过程中会发生递减,比如《倚天屠龙记》里说:“上代丐帮帮主所传的那降龙十八掌,在耶律齐手中便已没能学全,此后丐帮历任帮生,最多也只学到十四掌为止。史火龙所学到的共有十二掌。”这便是武学传承的递减效应。

但是,前人有智慧创造出降龙十八掌这样的武功,为什么后人就不能够呢?是因为后人更笨吗?自然不是。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人类社会的智力水平都是越发展到后面,越是聪明。

那为什么武功又会出现明显的退化呢?说穿了,这是因为人类社会对于武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了,越来越不需要武功了。武功所能提供的作用,不管是攻击的作用,还是自卫的作用,都被武器取代了。

你是不是要说,武器?自古就有武器,怎么宋代之前没有取代武功?嗯。反问得好。但,宋代之前的武器,都是刀枪剑戟之类的冷兵器,而我说的武器,是指热兵器。武功对于使用冷兵器有很大的优势,对于使用热兵器却毫无意义。

实际上,武功无非是人们对于热兵器的想象与模拟,比如说,一阳指就如驳壳枪,六脉神剑就如机关枪,火焰刀就如火箭筒,轻功就如飞行器。换言之,在火枪出现之后,六脉神剑就是多余的。因此,武功的退化,与热兵器的进化正好同步。

北宋是热兵器刚刚兴起的时代,汴京的“广备攻城作”,下设“火药作”,就是制造各种火器的兵工厂。宋人利用火药制作出“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烟毬”(毒气弹)、“引火球”(燃烧弹)等可投掷的火弹。鲁迅杂文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其实是鲁迅的鬼扯,因为事实上,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很快即将其应用于军事。

宋人还发明了“突火枪”。据《宋史·兵志》记载,“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这是世界最早的管状火枪,只不过是用竹管制造的。

北宋尚处在热兵器投入使用的起始阶段,火药通常只作用于燃烧,而不是爆炸,制造出来的火器,威力也远无法跟后世的火枪、火炮相比。这个时候,还有武功的用武之地,也因此,北宋出现了武学的“最后辉煌”。

南宋时,火器的威力又有所发展。宋王朝之所以能够抵御一波又一波的北方强敌,靠的可是火器,而不是什么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公元1161年,金兵渡江南下,虞允文在采石矶迎击金兵时,便使用了先进的“霹雳炮”火器:“舟中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人)逐大败之”。

元明时期,随着钢铁制造的管状火炮、管状火枪的发明与应用,武功又进一步失去了发挥作用的领地。到了清代,那基本上就是热兵器的世界了,武功差不多不管用了。话说《鹿鼎记》里的双儿,就有一把火枪,并用这把火枪杀了武林高手风标中:“但见双儿身前一团烟雾,手里握着一根短铳火枪,正是当年吴六奇和她结义为兄妹之时送给她的礼物。那是罗刹国的精制火器,实是厉害无比。风际中虽然卓绝,这血肉之躯却也经受不起。”

《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扬言“一个月内,我必亲上见性峰来。那时恒山之上若能留下一条狗、一只鸡,算是我姓任的没种”。少林、武当闻讯驰援,想到的抵抗之策,便是在恒山埋伏下大量火药,只等日月神教攻上来,即引爆炸药,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再厉害,也吸不了炸药爆炸的巨大能量,必被炸得粉身碎骨。这两个例子,预示着再强大的武功,在热兵器面前也是渣渣而已。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镖局。武侠小说告诉我们:镖局的镖师都是武功高强的好手,擅使暗器,身手不凡。真实的镖师当然需要懂一些武术,但武功这东西嘛,效用远没有武侠小说描述的那般神奇。实际上,镖局走镖,靠的是武器装备,包括火枪。镖局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晚,大约是在清代乾隆朝。乾隆朝之前,是没有镖局的。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西北的富商大贾前往东南购置绸缎布匹,往往都带着现银,动辄就是数万两,用骡子驮着。为保障安全,便雇佣“膂力过人、身娴武艺”的镖师一路护送。一位清政府官员向乾隆皇帝报告说:这些镖师带有鸟铳、弓箭,骄悍成性,沿途“纵任骡头践食田禾”;经过闹市则“强买食物,短少价银”;投宿旅店则“勒令先到之人搬移他处”;过渡乘船则“争先,辄将上船行李抛弃岸旁”;还“插旗放枪,虚张声势”,以“哄吓乡愚”为乐。可知那时候的镖师走镖,已经带有火铳防身。

(清郎世宁《乾隆御笔平定西域战图十六咏并图》局部。从图中可以看出清军使用了火器。)

到晚清时,镖局配置火枪的情况就很普遍了。在清政府巡警部外城巡警总厅登记、备案的京城十三家镖局所用枪支,就有一百三十四杆,包括大八响枪、大六出枪、小六轮子枪、后门炮枪等,都是当时非常先进、杀伤力比较厉害的洋枪。

由于镖局配枪的普遍性,清政府巡警部不得不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制订了一份《管理镖局枪支规则》,对镖局枪支实施管制:

一、各镖局前曾呈报枪支统由总厅烙印,编列号数,造册送部,以便调查。

二、此后有未经注册并未烙印之枪支,即系私枪,一经查出,除将该私枪充公外,仍酌量议罚。

三、各镖局如有添置枪支,准其随时呈报,总厅注册烙盖火印。

四、已经呈报注册枪支因护送事件出外者,等该枪支回京后呈报,总厅查核实与清册相符,当随时补烙火印。

五、此项注册烙印为调查枪支起见,概不收费。

六、烙印枪支如有损坏实不堪用者,须将毁枪呈验,以凭销号。

七、烙印枪支万一遗失,准其将遗失情形详细呈报总厅存案。

八、此项烙印枪支规则由部咨行崇文门税局及沿途关卡一体查照,并传知各分厅转饬各区,此后遇有有印枪支一体查验放行。

九、由外城巡警总厅刊刷执照,枪支烙印后发放执照。

十、护镖途中必须携带持枪执照,万一枪支遗失,尚有执照可凭。如无执照,虽有烙印,即作私带军火办理。

十一、烙印枪支万一遗失,必须立刻逐级上报,由总厅存案,最后报请巡警部调查。

这份《管理镖局枪支规则》的核心意思是说,京城所有镖局枪支,必须在外城巡警总厅统一编号,登记造册,然后申领持枪执照;镖局凡购置新枪,必须及时向警方备案;枪支如有损坏实不堪用者,必须将毁枪呈验,以凭销号;枪支遗失,必须呈报警方存案;镖局护镖途中必须携带持枪执照;镖师持有未经注册的枪支,即系私枪,一经查出,除将该私枪充公外,仍酌量议罚;镖师持有注册的合法枪支,但没有持枪执照,也作私带军火办理。

靠文学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武功,从此让位于靠科学理性制造出来的热兵器,不好意思再在江湖中逞强。请想象一下,在机关枪扫射之下,用独孤九剑的“破箭式”,能不能破得了?

*本文来源:“我们都爱大宋朝”公号。咱们先来看一段比武视频:“太极高手对战格斗拳手,10秒被打趴”……

自动播放

 

看了视频,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不服啊:要是这太极拳由张三丰或者张无忌使用,你们还是对手吗?在金庸武侠世界中,张三丰的武功其实还不是最厉害的。你应该知道,金庸构建的武学体系有一个特点:故事年代越靠前,人物的武功就越厉害;故事年代越靠后,人物武功就越差劲。武学的发展轨迹,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退化之势。

构成金庸武侠世界武学高峰的时期是北宋,且不说像少林寺扫地僧、《九阴真经》撰写人黄裳那样的神级高人,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姑苏慕容的“斗转星移”、逍遥派的北溟神功,都是后世望尘莫及的超一流武功;北宋乔峰使出的降龙十八掌,威力要远胜于南宋洪七公、郭靖使用的降龙十八掌,这门武功的传承在百年间已有衰落的趋势,到了元末史火龙时代,降龙十八掌已全无昔日的威风了。至于明末袁承志的华山剑术、清代胡斐的胡家刀法、陈家洛的百花错拳,跟北宋武学成就相比,就如一堆渣土而已。

资料图

武学的演变为什么会呈现这样一种“一代不如一代”的走势?有人说,这是因为武术在传承过程中会发生递减,比如《倚天屠龙记》里说:“上代丐帮帮主所传的那降龙十八掌,在耶律齐手中便已没能学全,此后丐帮历任帮生,最多也只学到十四掌为止。史火龙所学到的共有十二掌。”这便是武学传承的递减效应。

但是,前人有智慧创造出降龙十八掌这样的武功,为什么后人就不能够呢?是因为后人更笨吗?自然不是。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人类社会的智力水平都是越发展到后面,越是聪明。

那为什么武功又会出现明显的退化呢?说穿了,这是因为人类社会对于武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了,越来越不需要武功了。武功所能提供的作用,不管是攻击的作用,还是自卫的作用,都被武器取代了。

你是不是要说,武器?自古就有武器,怎么宋代之前没有取代武功?嗯。反问得好。但,宋代之前的武器,都是刀枪剑戟之类的冷兵器,而我说的武器,是指热兵器。武功对于使用冷兵器有很大的优势,对于使用热兵器却毫无意义。

实际上,武功无非是人们对于热兵器的想象与模拟,比如说,一阳指就如驳壳枪,六脉神剑就如机关枪,火焰刀就如火箭筒,轻功就如飞行器。换言之,在火枪出现之后,六脉神剑就是多余的。因此,武功的退化,与热兵器的进化正好同步。

北宋是热兵器刚刚兴起的时代,汴京的“广备攻城作”,下设“火药作”,就是制造各种火器的兵工厂。宋人利用火药制作出“霹雳火球”、“蔟藜火球”、“毒药烟毬”(毒气弹)、“引火球”(燃烧弹)等可投掷的火弹。鲁迅杂文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其实是鲁迅的鬼扯,因为事实上,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很快即将其应用于军事。

宋人还发明了“突火枪”。据《宋史·兵志》记载,“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这是世界最早的管状火枪,只不过是用竹管制造的。

北宋尚处在热兵器投入使用的起始阶段,火药通常只作用于燃烧,而不是爆炸,制造出来的火器,威力也远无法跟后世的火枪、火炮相比。这个时候,还有武功的用武之地,也因此,北宋出现了武学的“最后辉煌”。

南宋时,火器的威力又有所发展。宋王朝之所以能够抵御一波又一波的北方强敌,靠的可是火器,而不是什么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公元1161年,金兵渡江南下,虞允文在采石矶迎击金兵时,便使用了先进的“霹雳炮”火器:“舟中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人)逐大败之”。

元明时期,随着钢铁制造的管状火炮、管状火枪的发明与应用,武功又进一步失去了发挥作用的领地。到了清代,那基本上就是热兵器的世界了,武功差不多不管用了。话说《鹿鼎记》里的双儿,就有一把火枪,并用这把火枪杀了武林高手风标中:“但见双儿身前一团烟雾,手里握着一根短铳火枪,正是当年吴六奇和她结义为兄妹之时送给她的礼物。那是罗刹国的精制火器,实是厉害无比。风际中虽然卓绝,这血肉之躯却也经受不起。”

《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扬言“一个月内,我必亲上见性峰来。那时恒山之上若能留下一条狗、一只鸡,算是我姓任的没种”。少林、武当闻讯驰援,想到的抵抗之策,便是在恒山埋伏下大量火药,只等日月神教攻上来,即引爆炸药,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再厉害,也吸不了炸药爆炸的巨大能量,必被炸得粉身碎骨。这两个例子,预示着再强大的武功,在热兵器面前也是渣渣而已。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镖局。武侠小说告诉我们:镖局的镖师都是武功高强的好手,擅使暗器,身手不凡。真实的镖师当然需要懂一些武术,但武功这东西嘛,效用远没有武侠小说描述的那般神奇。实际上,镖局走镖,靠的是武器装备,包括火枪。镖局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晚,大约是在清代乾隆朝。乾隆朝之前,是没有镖局的。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西北的富商大贾前往东南购置绸缎布匹,往往都带着现银,动辄就是数万两,用骡子驮着。为保障安全,便雇佣“膂力过人、身娴武艺”的镖师一路护送。一位清政府官员向乾隆皇帝报告说:这些镖师带有鸟铳、弓箭,骄悍成性,沿途“纵任骡头践食田禾”;经过闹市则“强买食物,短少价银”;投宿旅店则“勒令先到之人搬移他处”;过渡乘船则“争先,辄将上船行李抛弃岸旁”;还“插旗放枪,虚张声势”,以“哄吓乡愚”为乐。可知那时候的镖师走镖,已经带有火铳防身。

(清郎世宁《乾隆御笔平定西域战图十六咏并图》局部。从图中可以看出清军使用了火器。)

到晚清时,镖局配置火枪的情况就很普遍了。在清政府巡警部外城巡警总厅登记、备案的京城十三家镖局所用枪支,就有一百三十四杆,包括大八响枪、大六出枪、小六轮子枪、后门炮枪等,都是当时非常先进、杀伤力比较厉害的洋枪。

由于镖局配枪的普遍性,清政府巡警部不得不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制订了一份《管理镖局枪支规则》,对镖局枪支实施管制:

一、各镖局前曾呈报枪支统由总厅烙印,编列号数,造册送部,以便调查。

二、此后有未经注册并未烙印之枪支,即系私枪,一经查出,除将该私枪充公外,仍酌量议罚。

三、各镖局如有添置枪支,准其随时呈报,总厅注册烙盖火印。

四、已经呈报注册枪支因护送事件出外者,等该枪支回京后呈报,总厅查核实与清册相符,当随时补烙火印。

五、此项注册烙印为调查枪支起见,概不收费。

六、烙印枪支如有损坏实不堪用者,须将毁枪呈验,以凭销号。

七、烙印枪支万一遗失,准其将遗失情形详细呈报总厅存案。

八、此项烙印枪支规则由部咨行崇文门税局及沿途关卡一体查照,并传知各分厅转饬各区,此后遇有有印枪支一体查验放行。

九、由外城巡警总厅刊刷执照,枪支烙印后发放执照。

十、护镖途中必须携带持枪执照,万一枪支遗失,尚有执照可凭。如无执照,虽有烙印,即作私带军火办理。

十一、烙印枪支万一遗失,必须立刻逐级上报,由总厅存案,最后报请巡警部调查。

这份《管理镖局枪支规则》的核心意思是说,京城所有镖局枪支,必须在外城巡警总厅统一编号,登记造册,然后申领持枪执照;镖局凡购置新枪,必须及时向警方备案;枪支如有损坏实不堪用者,必须将毁枪呈验,以凭销号;枪支遗失,必须呈报警方存案;镖局护镖途中必须携带持枪执照;镖师持有未经注册的枪支,即系私枪,一经查出,除将该私枪充公外,仍酌量议罚;镖师持有注册的合法枪支,但没有持枪执照,也作私带军火办理。

靠文学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武功,从此让位于靠科学理性制造出来的热兵器,不好意思再在江湖中逞强。请想象一下,在机关枪扫射之下,用独孤九剑的“破箭式”,能不能破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