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有两个土,足阳明胃经戊土和足太阴脾经己土,糖尿病早期的“三多一少”症状主要是戊土的问题,此期迁延日久或者经失治误治便会虚化、寒化,阳明转属太阴,己土也出现了问题。中土有问题,木气不能正常疏泄,横逆中土,便出现相应的症状,病在戊土,则多食易饥,病在己土,则纳差,不消化,嗳气,形体肥胖。然土性本湿,加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日日不离空调、凉茶、饮料,损伤中阳,故临床上所见上述2种症状并不成比例,多是病在太阴,真正的阳明燥热百不见一。 朱章志教授认为三阴统于太阴:元气寄居于肾,肾主藏,为先天之本;脾胃为水谷之海,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脾胃太阴之气最为重要。三阴统于太阴,则治疗消渴病三阴证须以治太阴为主。消渴病的元气不足主要表现在脾的功能不足。 在治疗上,此种类型多选用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味。方中干姜气味辛、温,辛散温行,可祛中焦之寒;白术气味甘、温,为脾之正药,以祛中焦之湿;人参气味甘、微寒,恐刚燥剂中阳药太多,用人参以养阴配阳,臻于中和。炙甘草顾护中气,调和诸药。上药共奏祛除中焦寒湿、恢复脾胃阳气之功。可加用附子,合为附子理中汤,以补釜底之火,以复水中之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