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括] 多动涣散动不安[1],禀亏过溺护产难[2]; 以虚为本辨标证,调和阴阳瘀热痰[3]。 肾肝易激用杞菊[4],温胆心烦痰火干[5], 遗忘失眠归脾麦[6],外推脾心[7]与肾肝[8]。 [注释] [1]涣散动不安:涣散,指神志涣散;动不安,指多语多动、冲动不安。 [2]禀亏过溺护产难:禀亏,指先天不足;过溺,指溺爱过度;护,指后天护养不当;产难,指有难产史。 [3]瘀热痰:指根据有无兼夹瘀、热、痰而配合化瘀、清热、化痰诸法。 [4]肾肝易激用杞菊:肾肝,指肝肾阴虚证;易激,指易于激怒;杞菊,指杞菊地黄丸。 [5]温胆心烦痰火干:温胆,指温胆汤;痰火干,指痰火内扰。 [6]归脾麦:归脾,指归脾汤;麦,指甘麦大枣汤。 [7]外推脾心:指补脾经、补心经等推拿手法,用于心脾气虚者。 [8]肾肝:指补肾经、清肝经等推拿手法,用于肝肾阴虚证。 [串解]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以神志涣散、多语多动、冲动不安、难以控制为特征。其病因为先天不足,后天失护,外伤、病后、情志失调;其病位在心、肝、脾、肾;病机为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阴静不足、阳动有余。以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根据兼夹瘀、热、痰的不同,佐以化痰、清热、祛瘀。 常分三证辨治。肝肾阴虚证以急躁易怒、冲动任性、五心烦热为特征,用杞菊地黄丸加龟甲、龙齿滋肾平肝;心脾两虚证以神思涣散、多动而不暴躁、健忘失眠、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虚为特征,宜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补益心脾;痰火内扰证则见多语多动,烦躁不宁,难以制约,胸烦懊恼不眠,舌苔黄腻,脉滑数,用黄连温胆汤加胆南星、石菖蒲、珍珠母清热化痰宁心。 此病可配合推拿:补脾经、补心经,对心脾气虚者有一定疗效;补肾经、清肝经,则用于肝肾阴虚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