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伪的正统性:刘裕本是西汉宗室后裔,为何却不沿用汉作国号?

 思明居士 2019-03-15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在史书里,蜀汉政权的创立者刘备一向被视为明君。然而打着汉室宗亲旗号征战四方并最终称帝的刘备,却最终没有被后世视为汉室正统。人们总要称呼其国为蜀汉,虽然和汉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表明人们对他汉室正统身份的不认可。不过在汉亡两百年后,有一人建国称帝,乃是正儿八经的汉室正统,而国号却和“汉”毫无关系。

虚伪的正统性:刘裕本是西汉宗室后裔,为何却不沿用汉作国号?

▲蜀汉昭烈帝刘备剧照

说起来,两汉国祚长达四百余年,在历代王朝中可谓名列前茅。再加上两汉时期中原王朝无比强大,甚至有“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热血豪言,其荣光令后世帝王羡慕不已。为了标榜自己的正统性,无数帝王挖空心思都想和汉朝搭一点儿关系,甚至还以“汉”作为国号,比如西晋时期的匈奴左贤王刘渊、建立成汉政权的李特、占有六十州领地的刘龑,以及唐朝中期的叛臣朱泚等,他们都以汉为国号,希望能像汉朝那样一统全国,让四方蛮夷俯首称臣。

虚伪的正统性:刘裕本是西汉宗室后裔,为何却不沿用汉作国号?

▲匈奴贵族蜡像

然而最有资格以汉为国号的宋朝开国皇帝刘裕却没有这样做。要知道,他可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子渊之前曾经讲过,刘备先祖乃是被削去取爵位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压根连宗亲都算不上,根本就没有皇室继承权。至于刘裕,这一支刘氏族人向来充任汉朝宗正(负责管理皇室亲属)一职,与其他宗室相比地位颇高,非常亲近天子。那么,刘裕为何坚持不用汉作为国号呢?

虚伪的正统性:刘裕本是西汉宗室后裔,为何却不沿用汉作国号?

▲宋武帝刘裕画像

第一,当时汉朝已经灭亡两百余年,可谓余威已尽。虽然汉朝强盛时确实威震八方,就连匈奴也被打得衰弱不堪,不敢再与大汉争锋西域。要知道,纵横大漠的匈奴人凭借着骑兵的机动优势,来时呼啸而至,去时如风而退,几百年来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头大患。秦始皇尚且要修万里长城自保,汉高祖刘邦更是差点儿在白登山被匈奴活捉。然而匈奴最后却俯首称臣,可见大汉之强盛。但这毕竟都是过去的事了,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智者莫念昔日功”,在历经魏晋两朝之后,汉朝在民间已经没有太大的影响力,沿用汉号毫无意义。如果采用新国号,反倒有朝政更新之勃勃生机。

虚伪的正统性:刘裕本是西汉宗室后裔,为何却不沿用汉作国号?

▲魏国开国皇帝曹丕剧照

第二,则是因为受汉末时期民间谶纬之说的影响。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一种流传已久的说法,叫做“代汉者,当涂高也”。民间关于这句话争论不休,最后是曹魏太史令许芝出面解释“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也就是说是由魏代汉。历史也确实如此,无论是曹魏逼迫汉献帝禅位还是攻灭蜀汉,都是灭了汉。

虚伪的正统性:刘裕本是西汉宗室后裔,为何却不沿用汉作国号?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塑像

虽然刘裕建国时已经没有了三国时期的魏国,但拓跋珪却在北方建国,并于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6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如果刘裕再使用汉作为国号,那么就又满足了谶言上的两国关系,因此很不吉利。最终,刘裕放弃汉号,而沿用自己的宋王封号,定国号为宋,史称“刘宋”。事实上,刘裕确实也立下了不逊于刘备的功业,攻北魏、伐后秦、平卢循、灭谯蜀,被称为南朝第一帝。

参考文献:

《宋书·卷一·本纪第一》《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