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学年鉴】知识服务、价值共创与创新绩效——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仰天长笑123 2019-03-15

周文辉.知识服务、价值共创与创新绩效——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33(04):567-573+626.

知识服务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知识服务如何转化为创新绩效是一个重要而尚未有效解决的难题。该文运用扎根理论编码的案例研究方法,选取1家研发服务机构与4家中小制造企业之间的互动案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知识服务的内容包括创新规划、需求管理、团队建设与流程规范4个要素;(2)价值共创的过程包括价值共识、价值共生、价值共享与价值共赢4个要素;(3)在创新领导者的推动下,知识服务的内容与价值共创的过程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知识服务转化为创新绩效。

如何将知识服务转化为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对这一重要问题尚缺乏有力解释。该文从价值共创视角,整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研发创新的主要观点,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知识服务的内容、价值共创的过程与创新绩效的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归纳。该文选择1家研发服务机构与4家中小制造企业之间的互动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数据编码分析,发掘了“创新规划”“需求管理”“团队建设”与“流程规范”4个范畴构成知识服务的内容,归纳了“价值共识”“价值共生”“价值共享”与“价值共赢”4个范畴构成价值共创的过程(也可称为“知识服务的过程”),多案例分析补充了“创新领导者”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构建了知识服务、价值共创与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我们发现,当中小制造企业面临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的挑战时,借助知识服务机构提供的结构化创新知识,通过双方价值共创的过程,有利于将外部知识转化为创新绩效。

该文的理论贡献在于:一是传统的产品创新理论强调技术本身的创新,该文发现创新规划、需求管理、团队建设与流程规范等创新管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非常大;二是现有的价值共创过程模型重视了体验、互动与资源整合的价值创造过程,却忽视了正确的价值观共识与价值共享机制的设计,导致双方价值共创的观念不一致与共创动力不足。

该文的实践贡献在于:一是知识服务机构不仅要拥有经由最佳实践总结出来的创新方法论,而且要掌握将创新方法论转化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教练技术;二是中小制造企业要善于将外部知识学习与内部产品创新融为一体,实现将知识转化为绩效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