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恩兄弟如何利用摄影、调色、配乐达到风格化

 昵称m5Gu5 2019-03-15

科恩兄弟以独具魅力的黑色喜剧风格,长年交出诸多影迷喜爱的作品。然而,于创作上的尝试,他们也从不马虎,曾与知名摄影指导罗杰·狄金斯在《逃狱三王》、《大地惊雷》等片,尝试极为风格化的灯光与色调;也在《醉乡民谣》中,与摄影指导布鲁诺·德尔邦内尔使用低饱和的影像,打造如梦似幻的画面质感。

科恩兄弟与Netflix合作的新片《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则再度与摄影指导布鲁诺·德尔邦内尔、长年合作的配乐师卡特·布尔维尔,擦出别开生面的创作火花,以六个短故事,构成一幅跨度人性、命运与生死的荒野史诗。

文章转载自:DC FILM SCHOOL  https:///article/

为角色与剧情打造——独具魅力的光线设计与色调

“一场戏的光线与色调外观,应该完全围绕着正在发生的故事。”

——导演 Ethan Coen

科恩兄弟善用光线勾勒人物的线条轮廓,并且常仿自然光,制造出写实、但带有强烈角色观点的光影。《大地惊雷》一片,当女主角Mattie初见警官Rooster,渴望聘请他为父亲复仇杀人时,Rooster背后撒着梦幻耀眼的窗光,宛如让Mattie望见一丝希望。

罗杰·狄金斯说:「这是科恩兄弟做的一个相当精巧的选择,从Mattie的观点介绍这个角色。」剧组于每扇窗外,装设庞大的舞台灯,仿造日照光线效果,斜入房间内;但由于光线仍是背光照射角色Rooster,使得他的脸、身形仍半数处于阴影,显示人物介于善恶间的暧昧性。

「数字化」胶片,运用后期技术调配色彩

科恩兄弟也借由风格化的色调,表现角色与情节的调性。如:2000年的《逃狱三王》原为胶片摄影,但借由数字中间片技术,营造出剧中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时代氛围,也成为史上第一部,完整经数字化的胶卷电影。

由于,电影拍摄于仲夏时分的密西西比州森林,日照过于强烈,影像色彩也会太过鲜明。罗杰·狄金斯说:「一切都会变得非常绿,这不是科恩兄弟想要的。」因而,才将胶卷扫描成2K的数字档,针对人物、环境细部调整,呈现宛如「褪色明信片」质感。「我们不想拥有只是传统的褐棕色,但又想彻底摆脱绿色,因此选择数字,才能让我们自由调配。」

拍摄《醉乡民谣》时,摄影指导布鲁诺·德尔邦内尔则以柔光摄影,呈现剧中音乐人心中,阴郁迷离、但柔美虚幻的纽约。他笑称:「导演们想要拥有充满泥泞、污秽的冬季纽约,这是他们给我的唯一参考。」因此,后期他也与调光师Peter Doyle抽掉胶片的蓝色,重新以红、绿色调配取代,并且加入更多晕光,增添朦胧的质感。

卡通化的西部电影——《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光影、颜色运用

「不该以技术限制你拍摄的手法,你永远能找出新的方式,这也是Joel 和 Ethan Coen的优势之一。」——《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摄影指导布鲁诺·德尔邦内尔

新片《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 》由于多为外景,难以掌握天气,加上片中有高达800个视效镜头,摄影指导布鲁诺·德尔邦内尔最终选择以Arri Alexa数字摄影机拍摄,成为科恩兄弟的首部数字电影,也让布鲁诺·德尔邦内尔在现场拍摄、后期调色时,得以更精准控制色彩,表现极端风格化的影像。

片中第一段落,描绘角色Buster Scruggs游走荒野歌唱、打斗与猎杀的行径,情节残酷却以鲜明色调呈现。「这是全片最鲜艳、浮夸的桥段。」布鲁诺·德尔邦内尔表示,拍摄时导演们不断提醒他,光线需更加明亮,并以《雨中曲》比拟片中的音乐场面:「我一直想要光线阴沉,但他们说不用那么严肃。」

后期调色时,布鲁诺·德尔邦内尔与调色师PeterDoyle为使画面更加花俏,他们减少25%的黄色,并同时增添更多红色,让影像更具有「卡通感」;相对在〈黄金谷〉段落,为呈现浓郁的山林地茂,调色处理上则较为保守,布鲁诺·德尔邦内尔说:「我们回到《国家地理杂志》的外观,但仍保持图画般的质地,虽不用过于真实,不过依然可信。」

加入乐音让画面更加戏谑——御用配乐师卡特·布尔维尔的创作原则

“卡特·布尔维尔 非常擅长处理相异的类型电影,讲述不同的故事。”

——导演 Joel Coen

自首部合作电影《血迷宫》,配乐师 卡特·布尔维尔(Carter Burwell)即参与 科恩兄弟 几乎每部作品的制作。不论是传统管弦配乐、吉他乡村乐曲,抑或是北欧民俗音乐或电子合成声响,都成为他替科恩兄弟的影像画面,变得更加戏谑、更具魅力的手法之一。

卡特·布尔维尔说:「我的方法在电影中,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相同的旋律,创造一个贯穿全片的线索。」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冰血暴》片头开天破地的主旋律〈Fargo, North Dakota〉。由于全片场景布满白雪,情节显示人性阴险冷酷,促使他改编北欧民谣,使用挪威民俗小提琴,创作空灵肃穆的弦乐乐曲,对比片中行为滑稽的人物。

科恩兄弟的作品中,配乐与音效更经常紧密结合。例如:卡特·布尔维尔为《巴顿芬克》创作时,需切合主角居住的破旧旅馆中,不时发出开关门、风吹进建筑的声响,甚至与蚊子声的音效相互配合。卡特·布尔维尔说:「我们将乐谱分为配乐和音效两部分,非常地成功,但很难得看到配乐师和声音设计师,坐下来一起工作。」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替每则故事,编奏辨识性配乐

新片〈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中,卡特·布尔维尔研究20世纪初,美国官方录制的西部牛仔演唱、演奏的曲目,从中取材寻找创作灵感,但他强调仍以「管弦乐编写的民谣」为基调,而非传统西部音乐,并以吉他、口琴和大头钉钢琴(Tack Piano)等乐器编写。他说:「它依然是一部科恩兄弟的电影。」

卡特·布尔维尔原先也想为片中的六个故事,创作统一风格的曲目:「这是把电影拼凑起来的最终手段。」但由于故事太过迥异,他仍为每个段落添增相异元素,如〈不安的女孩〉参考西部片配乐师Dimitri Tiomkin的作品,编写更为饱满、响亮的管乐:「音乐为那些前往俄勒冈州的货车车队,给予希望和梦想,让你相信这一切,能为这些人带来希望。」

第二段〈安哥多纳斯近郊〉的配乐,由于情节显示生命的虚无飘渺,卡特·布尔维尔说:「我运用吉他滑音以及电子成音,营造出『空洞感』。」因为该段落画面,仿义大利式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他也试图仿造《荒野大镖客》导演SergioLeone的作品,编写出朴素、节制的配乐。

“为什么我们会成功?天知道为什么!'

——导演 Ethan Coen

科恩兄弟自拿着超8mm摄影机,对电影满怀热血的青少年,直至今日已成为步入奥斯卡殿堂、当代重要的作者导演之一,秉持着对传统布景、胶片的热爱,但也不吝于尝试新技术,拥抱数字技术或网媒平台。科恩兄弟认为,两人的黑色喜剧风格,从过去到现在皆未曾改变,更戏谑地说:「我们始终让电影自己生长,也自己灭亡。」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