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友必看】可穿戴、植入式、异种移植,这些人工肾离我们还有多远?

 charlie7u4249h 2019-03-15

20世纪40年代,透析技术开始应用于终末期肾衰竭的治疗。透析虽然延长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但透析频率高、透析时间长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肾友。科研人员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研发更高科技含量的人工肾,期望改善肾友的生存质量。人工肾目前可分为四代,分别进展到哪一步了呢?



第一代:可穿戴人工肾

这种可穿戴人工肾实际上还属于透析机的浓缩精华版,同时利用透析液回收技术,使得患者可以随身携带,不用成天待在透析室。2019年1月1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可穿戴式人工肾获得重大突破,目前已经成功在新加坡中央医院进行了人体试验。这也意味着,终末期肾衰竭的肾友,离能用上新型的人工肾越来越近了!



第二代:植入式人工肾

第二代人工肾更多的是采用了纳米技术、3D打印技术,利用人体的动脉-静脉压力差来实现血液在硅芯片上滤过,体积小,且不需要电池驱动,可以实现体内移植。但这代人工肾目前遇到了难题,如果只比较透析功能,可穿戴人工肾已经从临床实验阶段到了工业优化阶段,更受产业资本的青睐。如果比较生物功能,它可能又会被我们接下来要说的纯生物化的人工肾超越。



第三代:纯生物植入式人工肾

利用人体的干细胞,培养分化出类肾脏功能的组织器官,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纯生物植入式人工肾。相比第二代人工肾,第三代可以优先拟合肾小管功能的器官,实现重吸收功能,相当于诞生了一个微型化的肾脏。日前第三代人工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之前在体外培养皿中,分化出来的这些肾脏腔室大多没有血管,不成熟。研究人员通过将干细胞来源的肾脏类器官暴露于射流剪切应力下,比起静态培养皿,它们显著扩展了细胞之间的血管网络,并促进肾室的成熟。虽然他们建立的血管网络,还不能保证肾脏类器官中的血液可以随时灌注,但比起之前动物宿主提供血管支持,他们的努力已经为体外促进血流增强发育的能力开辟了新途径,这为之后的肾脏再生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四代人工肾:异种移植

从异种动物中取出器官来移植不再是科幻小说了。但目前这项技术亟待解决的是猪和人生物相容性的问题(比如异种免疫、异种感染等),可以预见的是,运用CRISPR技术我们可以逐步将猪的基因修改为人的基因,来提高猪的人源性器官的生物相容性。如果这种器官种植方式成功的话,那不光是人工肾了,估计除了人工脑之外,其他人的器官都可以由猪产生。



所以肾友们,我们一方面期待科学的进步,早日实现人工肾的临床应用;另一方面,在那之前我们要规范治疗,保持好心态,更好地迎接那一天的到来!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