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身高增长有规律吗,如何为孩子准确的测量身高?

 咖啡莲子清风 2019-03-15

孩子身高的增长是有规律可循的。

(1)生后第一年。

正常足月的宝宝生后前3个月每个月能长4cm,4-6月龄的后3个月每个月长2cm,7-12月龄的半年里每个月增长1cm,所以到宝宝一周岁时,身长大约75cm(女孩平均74 cm,男孩平均76 cm)。

(2)生后第二年。

身长每个月约增加1cm,所以2周岁的宝宝大约87cm(女孩平均86 cm,男孩平均88 cm)。

(3)生后第三年。

全年身长增加约8-10厘米,所以3周岁时,宝宝约为96cm(女孩平均95cm,男孩平均97cm)。

(4)3周岁以后。

宝宝的生长速度约为每年5-7厘米,直到青春期。

女孩

男孩

表格中的P50相当于是平均水平,您家宝宝的身长/身高在P15~P85之间就说明是正常的。

在P3~P15之间呢就需要多关注了,还算正常,但确实偏低了,应该加强营养等。

而在P3以下的宝宝那就一定要带去看医生了。另外,宝宝生长是长期的、动态的,除了看宝宝单次的身高,更需要关注宝宝身高增长的情况。比如一些早产宝宝1岁以内可能一直在P3以下,但通过加强营养等,宝宝会逐渐达到P3,然后超过P3,达到P15。

如何测量?

1)婴儿测量法:将清洁布平铺在测量板上,脱去小儿的帽、鞋,使小儿仰卧于测量板的中线上,小儿的头顶部触及测量板的顶端,头部位置要直,双手自然平伸,测量者左手按住小儿双膝使两腿伸直,右手推动滑板贴至双足底部,推板与小儿身体长轴呈90°角时,读出身长的厘米数。

2)儿童测量法:脱去鞋、帽,小儿站立于测量器或有身高量杆的磅秤上,面向前,立正姿势站立,双眼平视正前方,头部保持正直位置,两臂自然下垂,足跟靠拢,足尖分开,约呈60°夹角,足跟、臀部、两肩胛和枕骨粗隆均同时靠在量杆上,推板至头顶,使推板与测量杆呈90°,读出身高的厘米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