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毓聪 | 中国写意画的哲学性

 lm70cc 2019-03-15

中国写意画的哲学性

文/庄毓聪

       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龙门自吞险,鲸海终涵量。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纵览中华文脉五千年浩浩汤汤、激浊扬清,中国画之根基乃哲学,其根须深汲于中国文化之厚土,于是乎构建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美学,形成大化通神、独具中国特色之写意精神。“哲学”源于先民仰观天宇,俯察大地,而后升华于思维,启迪于智慧,乃文化之根源,而哲性之内涵使其自然精气与最根本生命气息存焉。

 双鹤图 40x40cm 2008年

      一叶可障目,亦可知秋。传统文脉母体,清晰指向着哲学、美学之来处与归途。艺术之美非等同于简单感官之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文性积累塑造朴素精神之哲性体悟,于心灵觉醒和领悟直觉间,最终开启艺术美学之眼,方可知美,言美也。

 宿雨初收 45×200cm 2013年

       中国写意精神觉醒于文人写意意识之前,已有万年历程,甚至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今学术界达成共识者有距今八千年大地湾文化与距今九千年贾湖文化,二者皆发掘出带有写意意识纹饰、文字之陶罐骨器,可管窥出绚丽烂漫且完备美学追求体系,甚至中国礼乐文化之滥觞。写意之理念可鉴于“九方皋相马法”,其原则:观其天机,牝牡骊黄,观其神而忘其形;观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见其所不见。若没若失,恍惚、飘渺、神韵是也。

  听松 26×58cm 2017年

       中国写意画自创作开始便得哲性体验,下笔之一笔一墨,立势取形,生命便于其间呼吸律动,行笔顿挫变化间寄寓画者形而上之思维审美,传统中国画之丰厚得以汇聚。

冷月照无眠 45×45cm 2000年

       捻笔挥毫,决胜写意墨场,笔与墨交,气象氤氲,化机四出。蕴节奏、虚实、疏密、轻重、黑白等无限变化,纵横恣肆,超逸洒脱,说不可说之道,可谓尽精微,致广大。

 氤氲 69×69cm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生发天地万物。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乃以“内我而外物”的自然观去观察自然,以人之精神体悟外物,使之彻幽察微。观物取象,以象写神,以神体意,以意驭法,以法造境,境生气韵,归综乎道。

文禽共惜春将去 36×26cm 2017年

        然则中国写意画写形、貌色构图、立意,应忌过于割裂,壁垒森严。构图创作时即在传递胸中之意,写心中之象,非眼前之象,灵感妙造、自然灵机并不孤立,意蕴更重完整性体验。

  烟霞散落清涤露 136×68cm 2009年 

      试析一幅中国写意画之意蕴、意趣、意境,何以辨析格调之高低,立意之雅俗、乃至风神气象?唯以哲性之心,参天地、参万物、参岁月、参生命,剥离利害观念,打开朝阳初启的世界。如袁中道所言:“山之玲珑而多态,水之涟漪而多姿,花之生动而多致,此皆天地间一种慧黠之气所成,故倍为人所珍玩。”

 南塘旧梦  367×144cm 2017年

    “士气”、“雅谑”、“超形”、“机趣”,毫翰里伏机关,方寸间窥天地。优游于老庄绝对自由世界,体悟于禅家无言大美。除妄得真,得鱼忘筌,体悟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二十四重美学境界,诸体毕备,不主一格,喟叹艺术之多元博大,哲性之浩瀚深渺。

老鹤归来看梅花 136x68cm 2016年

    哲性之思考塑造艺术之格调,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与宇宙共死生,方可医俗气、窥天地、论今古。如黄公望所言:“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岂复有摹仿、粗疏无文之流弊,是谓心所欲不逾矩也,是谓情感之生生不息者也,是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夏日 27×37cm 2015年

    哲性视野下传统文脉非是狭义的保守主义,亦非古代某一时期文化现象或成就,而是有源有流,源为上古文化启蒙发源,流则贯穿今古。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中,无需刻意契合时代性,亦难以逾越时代性。

新秋花正好 180×96cm 2017年

       画者不可拘囿桎梏,亦不可自持圭臬。文脉之璀璨精髓,老庄境界、释儒哲思乃至诗学文史,皆可取之,笼百家精髓而无所避之。外练笔墨真功,集浓淡干枯湿以证变化,假朦胧以呈分明,托萧疏以蕴浓烈,于是神韵盎然出焉,或雄浑劲健,或自然冲淡,或萧散荒寒,不一而足。

独占一枝春 42×42cm 2017年

    离形尚意,意为形生,墨韵线条与精神内涵观照印证,穿透岁月隔阂壁障,融汇于无声,方可亦古亦新,跃动无限创造力,以致鱼龙化变,脱古而出,用智遂生,见真情,得天趣,始谓出于心之自然者也,乃中华文化之哲性观也。

                   清风 136x68cm 2014年

 作者介绍

庄毓聪,生于福建惠安,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家。八十年代初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以大写意花鸟画享誉当代画坛。

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务理事、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福州大学工艺美院客座教授。

曾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花鸟画展”评委、“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展”评委、“全国中国画名家小品展”评委、“全国第十一、第十二届美展福建展区”评委等。作品常年参加北京保利、中国瀚海、中国嘉德等举办的重要拍卖活动,并逐渐成为收藏热点。

其艺术博综集粹,渊源广大,由近现代之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诸巨匠,追溯至扬州八怪、八大山人、青藤白阳,悉为己用,蔚为一家。

学术体系上追求高古、苍古、古拙、古雅的艺术风格,尤其重视哲学思维、书法内涵和时代美学风范的彰显。主张以全方位的宏观思维及现代审美意识表现花鸟世界,立古承今,立中承西,立足民族精神、东方意蕴,注重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融汇,强调笔墨意境和构成意识,作品气势雄浑博大、高古奇拔、自成一格。

2015年始先后在北京、浙江宁波、广东肇庆、山东青州建立庄毓聪艺术馆;2016年开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大写至道——庄毓聪大写意花鸟画全国巡回展”已分别在山东济南、甘肃兰州、广东深圳、安徽合肥、山东青州、福建厦门、贵州贵阳、福建漳州以及全国其他主要城市巡回展览。庄毓聪的艺术成果和独特的艺术风貌,在国内外美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