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处方,多大合适?

 松静空空 2019-03-16

有人说,不能超过八味,否则,即是庸医。但仲景亦有薯蓣丸,21味药;孙思邈有芫花散,64味药( 一切风冷痰饮,积宿食,癥癖痎疟,风病历节,虚损阳衰,消瘦骨立,噎膈冷痢,㿗痔疝瘕,奔豚冷气,中恶注忤,瘴气蛊毒,以及妇人带下崩中,月水前后不调,乍多乍少,月闭不通,冷病不产,子宫下垂诸病。)

医圣与药王肯定不是庸医。那么,药方到底该大还是该小呢?

我临床用方,多时有十数味,少时两三味,不拘泥药味多少。自己大约估算了一下,平均约十味吧。仲景的药方平均八味,小方居多。从用药数量上看,我不如仲景。我读叶天士医案,其用方多在五味左右,灵活机动,让人佩服。

关于用大方还是用小方,我有如下观点:

一则,不拘泥于必需开几味药,比如历史上有某某八味,某某七味,其实,大可不必。正如医圣、药王,有大方,亦有小方。以小方为主,亦不排斥大方。

二则,病不同,证不同,处方用药自然不同。证型复杂,要多所兼顾,用方就会杂一些。若证型简单,小方亦足矣。关键是灵活变化。

三则,一定要开大方吗?大方往往能兼顾多种病机。有医师偏好“大方治大病”,常把两三个甚至更多的药方叠加在一起,试图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我试验过,疗效亦甚高。

四则,有大方派存在,我抄了网上的一段话:“大方派注重兼治,病人得的胃病,也要将病人其他脏腑的情况号脉掌握。治疗胃病的同时,必须兼顾其他脏腑,补充气血,提高免疫力,这样才是中医讲究的根治,否则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西医没有区别。大方派中医水平的高低,可以简单的从其开方用药品种的多少来判断,用药种类越多,说明这位大方派大夫的水平越高。”

前贤治病处方,总以精简药味为原则。我辈中医人当学习这种精神,加强精确辨证,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药味。

我自己认为,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平均每方药味越少的医生,越属高明。我亦在临床工作中努力精简我的处方。当然,只是一管之见,愿意质诸高明。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         乐是学,学是乐。于乎!               天下之乐, 何如此学?               天下之学, 何如此乐?                  -王心斋《乐学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