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母最荣耀的寿辰,王妃公侯诰命悉数捧场,为何娘家人不给面子?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03-16

翻遍《红楼梦》全书,你会发现:除了史湘云频繁地出入荣国府,史家其他人基本上不登贾家的门。平时也就罢了,史家硕果仅存的长辈老姑奶奶的八旬之庆,娘家人史府却不见任何表示,简直太不给老姑奶面子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01

荣国公贾代善迎娶贾母,即金陵世勋保龄侯史家的小姐。

这是四大家族间的首次政治联姻。

按说,贾母福寿双全,她的存在就是贾史两家最好的黏合剂,确保两家之间亲睦友好,荣辱与共。

然而,除了史湘云来往频繁,史家的其他人基本上不登门,即便是老姑奶奶贾母八旬大寿这样的大日子,宾客云集。

身份最为贵重的顶数南安太妃、北静王妃,并多位公侯诰命,贾府请来陪客的锦乡侯诰命与临昌伯诰命。史家并无人到场。

南安太妃看到湘云,玩笑说:“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帐。”可见,贾母如此盛大的宴会,史家无人到场,即便说保龄侯史鼐迁任外省未归,还有忠靖侯史鼎那一门呢?史家无人到场,贺礼也淹没到堆积如山的礼物之中。

贾史两府是老亲,贾母又地位尊崇,史家人如此不讲情面,显然很蹊跷。

02

两府为何疏离不亲?似乎只能从两府的情感纽带贾母、史湘云的身上寻求答案。

从贾母来看,贾母明显与史湘云亲生父母,即史家大侄子更为亲近,而与史鼐、史鼎等其他侄儿关系一般。而大侄儿夫妻相继早逝,导致关系渐行渐远。贾母是以偏心著称的,这个因素不是没有可能。

03

在史湘云身上,我们也可看出端倪。

史湘云私下抱怨:在家里累得很,史家厉行节俭,不养那些儿针线裁缝们,差不多的针线活儿都是她们娘们自己动手。而贾府则不同,大多活计都有奴才匠人,而太太小姐基本上不动针线,偶尔也就做双鞋袜、绣个荷包而已。

从这个小小的细节,可以推断出贾史两府截然不同的治家理念,同是末世豪门,史家比贾家更加警醒务实。不难想象,挥霍无度的贾府与勤俭持家的史家,彼此迎来送往,会有多少不适?贾府的礼数浮华会让史家承担不起,而史家抠抠索索的做派也让贾家人看不上,与其彼此为难,还不如少来往呢!

04

女眷来往充其量只是润滑油,好上加好。两府有失和气归根结底在于男人。

贾史两家男人三观迥异,生活作风天差地别。

金陵《护官符》这样描述史家: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值得重视的是:贾家在战场摸爬滚打时,史家已然是侯爵,官拜尚书令,封保龄侯,既是勋贵又有实权。史家比贾家荣宠更早,也更为持久,他们把祖上承袭的侯爵混出了铁帽子的感觉,爷爷的保龄侯传到孙子史鼐头上依然是侯爵,而未曾袭爵的史鼎更争气,新封忠靖侯。

史家一门两侯,地位稳固,与励精图治、治家严谨的史家家风是密不可分的,抱负远大的史家侯爷们,自然不屑和尸位素餐、声色犬马的贾府子孙为伍的。

而对于贾家男人而言,与功勋卓绝地位荣耀的史家男人在一起,无时无刻不是再被打脸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